超赞地名网>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坎墩街道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坎墩

坎墩是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管辖的街道,车牌浙B,长途区号0574,人口约4.80万,面积3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社区(行政村)

坎墩街道概况

地名:坎墩街道
隶属:慈溪市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574
车牌:浙B
邮编:315300
区划代码:330282003000
身份证前6位:330282
面积:30平方公里
人口:4.80万人
人口密度:1583人/平方公里

坎墩街道,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浙江著名的戏曲之乡,是宁波北部的商贸名镇,是慈溪城区北门户,东距宁波港62公里,南连中横线(329国道复线)和杭甬高速,北经杭州湾跨海大桥连通上海。

明代在此筑塘时,因主要聚居地二塘相对梅川乡的卦象座于坎位,故称坎塘。后来为建设海防,明朝抗倭将领戚继光在坎塘边筑一数丈高之烽墩,垒筑土墩一台,用烟火传递抗倭信号,而称为坎墩。

坎墩街道历史沿革

自明成化七年(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至清嘉庆元年(1796年)筑成晏海塘,历时325年,坎墩现境全部形成。

明至清初,坎墩地界东部归余姚县梅川乡辖制,西部归余姚县云柯乡辖制。梅川乡与云柯乡曾出现在佚名诗作《余姚县十五乡》中:“独上云楼望四乡,东山高远冶山长。四明流水龙泉出,双雁传书孝义扬。古凤亭空溪烛静,云柯风细上林香,梅川富贵开原好,通德兰风各一方”;

1909年,清宣统元年,余姚县根据《城乡镇地方自治章程》重新划分为1城区46乡,坎墩地界遂分设为保德乡和沐仁乡;

1940年,民国29年置坎墩镇;

1949年,随余姚县一起划归宁波专署;

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直塘3乡;

1954年,划归宁波专署慈溪县;

1956年2月,坎东、坎西复并成坎墩镇,次年直塘乡并入;

1958年,改称为红旗公社十三、十四、十五大队,后改称为六灶、坎东、幸福、直塘管理区;1961年11月,建立坎东、幸福、直塘公社,后直塘并入幸福公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幸福公社改称为坎西公社;

1983年9月,改制为坎东、坎西乡,次年6月坎西乡改制为坎墩镇;

1992年5月5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同意批复慈溪市“撤区、扩镇、并乡”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其中包括撤销坎墩镇、坎东乡的上级行政单位——浒山区公所;坎墩镇、坎东乡合并置新的坎墩镇,下辖36个村委会。

2001年2月,坎墩将自然村合并为行政村。调整后,坎墩下辖村委会由原来36个,变为12个。

2001年10月,坎墩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并入慈溪市主城。

2007年9月,为加快推进慈溪市主城区“东延北扩”战略,市政府决定将坎墩街道新潮塘村地域范围,划归浒山街道。调整后,坎墩下辖村委会由原来12个,变为11个。

坎墩街道历史文化

围垦文化

史书记载,潮塘全名新御潮塘,二塘又叫坎塘,三塘即名榆柳塘,四塘为利济塘,五塘旧称晏海塘,六塘又称永清塘,七塘又称澄清塘。沿海居民附塘而居。民国《余姚六仓志》(下称《仓志》)载:二新潮塘,俗名二塘,又名坎塘。其东又谓之央水塘、赖水塘。唯梁下距海近,则无此塘。《余姚志》载,(大古塘后)次第添筑者:曰新塘、曰周塘、曰夜塘(俗称界塘)、曰新御潮塘、曰坎塘(亦称二新潮塘,上皆明时筑)、曰榆柳塘(亦称三新潮塘,雍正二年筑)……

移民文化

自明时筑塘围涂以来,四方移民陆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形成坎墩市,又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

常住居民都是来自绍兴府、宁波府周围几个县的移民后裔,众多的姓氏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至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247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大姓共12个。至2005年底,全街道4.8万人,247个姓氏中1000人以上大姓12个,胡、孙、陈、沈都在2000人以上,其中以胡氏为最,胡姓总人数达10400人。

商贸文化

坎墩的工商贸发端较早,历史悠久,素有“十里长街”之称。

坎墩街市的起始,可追溯到明成化间坎塘成筑之初。那时,潮塘之北,坎塘之南已经涂老在垦,而傍坎塘之北连片新露高涂足可沥卤煎盐。垦农、渔户、灶民纷纷沿坎塘搭舍建房,流民、工匠等也先后来此栖居,四方移民陆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坎塘由此初聚人气。

明末清初之时,大姓望族之民看到坎墩一带产业经营的前景,纷纷迁入此地。一时间,坎墩十里横塘,民居骤增,人烟之稠,人气之旺可谓创历史新高。自然,街市也因此由原来的周家路市段往东西两边延伸,新增了不少店铺,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至此,十里长街规模初步底定。而长白染坊、源泰商号、咸恒泰当典行、姚同春等商铺则在长街上红极一时。

至清末民初,坎墩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集镇之一,为当时姚北著名的山货药材、渔盐棉茧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诗人胡杰人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等诗句描述其时人气之旺、商业之盛。

近代革命传统

坎墩镇素有光荣革命传统。民国元年(1912),陶成章在上海被暗杀,费德昭悲愤交集,几次潜入上海为陶报仇未成,遂隐居乡里,整顿学校教育工作,任保德小学及储德小学校长10余年,11年被推举为保德乡自治委员及余姚县议员。曾任姚北水巡队队长,打击海盗抢粮活动,威望日增。12年秋,姚北水灾,盐民、农民饥寒交迫,政府置若罔闻,廒商、篷长甚至借故搜捕灾民,敲诈勒索。费德昭正在县城开会,闻讯后星夜赶回坎墩,与廒商恶吏斗争。半月后,当局慑于众怒,撤走盐警,释放被捕灾民。

民国15年(1926年)已在此建立"中共坎镇支部",为当时姚北第一个基层党组织。

民国19年8月初,中共派员策动姚北坎墩原浙东人民自卫军领导人费德昭,在一灶(今三群村源昌弄)创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实行武装暴动。"红一师"有武装100余人,成立后即不断向姚北、慈西各地地主庄园及警察所、缉私盐兵发起袭击,以收缴武器,扩大影响,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进行过不屈的斗争。8月20日,省保安队第六团陈鹏华营赶赴坎墩镇压。"红一师"转移至村外,隐伏田间,与省保安队周旋两月之久。10月下旬,野外气温日低,且作物收尽,无法隐蔽,始告疏散。

坎墩街道地理位置

坎墩街道位于北纬30°和东经121°。处于浙东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北部,南接古塘街道、北连崇寿镇、东北望胜山镇,西面宗汉街道。

坎墩街道自然环境

由于地处宁绍平原和北亚热带季风区,全境地貌一马平川,年平均气温16c°,平均降水量1273mm,无霜期长达25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南边的潮塘江汹涌澎湃,北面的三塘江旖旎秀丽,和十里长街一起汇成坎墩最美丽的风景。

潮塘

名为“新御潮塘”,即“潮塘”。东起坎墩东潮塘,经西潮塘、福源村(癞头庵根)、宗汉(潮塘乡)张家、拆落市、宗汉(高王乡)高王村、长河镇街、周巷(精忠乡)驿亭、西褚巷、石板弄,西至西缪路村入余姚市曹娥。

二塘(坎塘)

二塘又叫坎塘,是坎墩最早的居民聚集区。坎塘的分支有直塘,在坎东段名央水塘、赖水塘。

三塘(榆柳塘)

那是清雍正年间增筑三塘掘泥取土的遗存。“海涛万顷拍天浮,蜃气横空幻作楼”,同大海搏斗的先人们遍植柳榆,稳固海塘,轻风绿影,三塘便有了榆柳塘的美名。而今,古堤塘旧址旁,三塘江芦苇、水荭蓼花齐岸,紧挨河边纤夫脚印踏出的小路,随江道曲折,一同伸向平芜深处。

三塘横江是三北平原中部地区主要的横向汇流排涝河道,是慈溪市“三横十一纵”(三横为三塘横江、八塘横江及十塘横江)骨干河网规划实施河道之一,属于慈溪市各水系中的中河水系(共有四大水系,东河水系、中河水系、西河水系、西北河水系),也是上个世纪宁波市域北部重要的水运航道。

三塘横江(陆中湾至水云浦)拓疏工程列入宁波市“治水强基”三年行动计划,为宁波、慈溪市2015年重大前期项目。西起陆中湾,东至水云浦,全长9.92公里,其中陆中湾至大路沿江段长约4.5km,现河道宽约20m,按规划拓宽至45m;大路沿江至水云浦段长约5.42km,为新开挖河道,面宽为45m。建造跨江主桥梁14座,新建引水泵闸1座、两岸河道护坡19.84公里及配套防洪堤防、机耕桥、涵管等设施建设。

坎墩街道经济

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色,以“间种套作”的立体栽培为主要模式,著名特产有大白蚕豆、麦冬、辣椒干、紫香大头菜等。

木棉花

棉花,古称斑枝花、琼花、吉贝,明、清时期,坎墩人称之为木棉花。

坎墩植棉历史悠久。棉花栽种始于明代,清代普遍种植。据光绪《余姚县志》引录乾隆六十年(1795)《修助海侯庙碑记》中记载:“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民国《余姚六仓志》也说:“木棉产海滨沙地,有大树种、南阳种,花黄实大,其衣薄。槿黍花种,花有黄、白、红、紫四色,实小而繁,其衣薄。”嘉靖《余姚县志》写道:“木棉产海地,以为繁,或纺之作布,民之大利之。”可见,当时棉花已成为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产品。

其实,棉花种植也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起先种植于塘地,随着盐场地不断向北推移,植棉地域也随之向北推进,由潮塘南——潮塘北——坎塘北——三塘北,最后到四塘北。坎墩的熟化耕地,大部分面积一直种植棉花并兼种各类粮、油、麦冬、瓜果、蔬菜等作物。明嘉靖时期,沿海一带常遭倭寇侵扰,老百姓无法搞农业,棉花种植曾一度衰落。直到康熙年间(1662—1722),社会稳定,棉花生产又得到快速发展,产品远销闽、粤、赣等地。

耕作制度:长期来沿用一年棉粮两熟套种植制。即冬季种植“春花”(春季开花夏季收获的作物,如蚕头、油菜、大小麦等),或与蔬菜(主要是大头菜、大白菜)间作,夏季把棉花套种在春花行阐。也有实行油棉(或麦棉)连作制,冬作为满畦油菜(或大小麦),初夏棉花采用育苗移栽或“春花”收获后直播。

坎墩种植的棉花品种:民国时期,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中棉,俗称“本花”)为主。可分为:乌子、红穿、紫花、绿树、槿黍花数种。此品种产量低、纤维短。也曾推广改良中棉“百万棉”、“陆地棉”和“德字棉”等品种,但未能普及。

姚麦冬

姚麦冬因产地原属余姚,被俗称为姚麦冬,又称浙麦冬,是全国重点产地之一,浙麦冬为植物的干燥块根,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优于四川、福建所产。坎墩历来是三北地区中姚北麦冬的主产区,所产麦冬呈纺锤形,似枣核,短壮饱满,色泽黄亮,质量胜过各地。所以有史以来,盛销不衰。

自明代开始,坎墩人就会种植麦冬。据民国《余姚六仓志》记载:“麦门冬产塘北沙地(今坎墩一带),俗称麦冬,相传种子来自四川。初栽花园,后渐广,故昔以花园子著名。今迤东出者较胜,产地设行收买,远销甬江药铺,产额甚巨。”光绪《余姚县志》记载:“麦冬以根肥大者为佳,根有须,夏日焚之,可避蚊,近盛产塘北沙地。医家言胜于川产,故称麦冬。

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争购浙麦冬,运销香港,日本乃东南亚诸国和全国各大药店,成为当时包括白术、象贝在内的三大浙货之一。麦冬、白术、象贝这三大宁波名药材之一,又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小小麦冬创大业,闻名遐迩出坎墩”,这是一百年来坎墩人对麦冬产业出自内心的感慨。

三北大头菜

头菜,学名芜菁,根肥大,质较萝卜致密,有甜味,呈球形或扁圆形,主要为白色,也有上部绿或紫,下部为白色者。本种原产我国,洋种原产欧洲北部。烧煮大头菜只要放上水、盐、酱油和茴香就鲜美可口,食后帮助消化,健身祛病。

慈溪主产地在坎墩、胜山、新浦一带。大头菜的块根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紫香菜、龙须菜、辣片、什锦菜等。清光绪时,慈溪已有种大头菜的历史记载。

新中国成立前后,三北大头菜因为巨大的销量而在沪杭甬一带很有名声。

1987年,坎墩一带大头菜种植面积达1.14万亩。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旬移植,12月中下旬收获,总产量达1.57万吨。如今坎墩镇菜农多采用洋大头菜种,个头大,产量高,腌制、晒干后远销省内外。

农业生态园

按照全域生态化、产业化、景区化要求,构建优势产业群,总体布局为“一圈二轴五园”,沿园区四周的三塘横江景观带、浒崇公路景观林、五塘横江防护堤和坎胜公路防护林构建一个环状的农业生态景观带;以南北向周家路和东西向祝墩横路为轴线,既作交通主线,又作休闲观光与采摘旅游主线,打造水果产业园、蔬菜瓜果产业园、花卉产业园、农业创业实践园和民俗文化园,形成集农业生产、科技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农业生态公园。

工业服务业

改革开放后,服装针织、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摩配件、塑料化纤等行业在坎墩迅速崛起,并相继成为支柱产业。

2006年,全街道共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4.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税收收入1.28亿元,财政可用资金8169 万元,居民人均收入8865元。

坎墩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坎墩街道是长三角都市群中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慈溪主城的北区,位于杭州湾南岸,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东距东方大港宁波港62公里,南连中横线(329国道复线)和杭甬高速,北经杭州湾跨海大桥连通国际大都市上海。由于地处宁绍平原和北亚热带季风区,全境地貌一马平川,年平均气温16c°,平均降水量1273mm,无霜期长达25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坎墩的形成史是一部筑塘围涂史,也是一部移民史。自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至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筑成晏海塘,历时325年,坎墩现境全部形成。因主要聚居地二塘卦象座于坎位,故称坎塘,后为防海在坎塘边筑一数丈高之烽墩而称为坎墩。现有常住人口4.8万人、暂住人口约2.6万余人。常住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后裔,众多的姓氏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至2005年底,全街道共有247个姓氏,其中1000人以上大姓共12个。胡、孙、陈、沈均在2000人以上,胡姓总人数为10400人。移民过程主要有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以汉族移民为主;1978年以后以少数民族移民为主。至2005年底,全街道有壮族、苗族、满族等常住少数民族13个共540人,大多是改革开放后,以婚嫁方式落户坎墩的新移民。

  坎墩的建制区划历史上有多次变动:原属绍兴府余姚县,明至清初,东部归梅川乡辖制,西部归云柯乡辖制,清时分设保德乡和沐仁乡;民国29年(公元1940年)置坎墩镇;1950年析置坎西、坎东、直塘3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1983年9月改制为坎东、坎西乡,次年6月坎西乡改制为坎墩镇;1992年5月坎东、坎墩两乡镇合并置坎墩镇;2001年10月,原坎墩镇撤镇设立街道办事处,并入慈溪市主城。现区域总面积30.32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工商贸发端较早,历史悠久,素有“十里长街”之称。自明时筑塘围涂以来,四方移民陆续迁入,沿坎塘聚居人口不断增加,自西向东逐渐形成四个街区以及周家路市、二灶市两大中心集市。至清末民初,坎墩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集镇之一,为当时姚北著名的山货药材、渔盐棉茧等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清代诗人胡杰人曾以“十里横塘住万家”等诗句描述其时人气之旺、商业之盛。老街中部的周家路江以前可通航20吨级船舶。邮电事业发端较早,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已在周家路设邮政代办所,民国36年通达电话。现有程控电话万门,2003年开通了小灵通业务。改革开放后,服装针织、机械电子、家用电器、汽摩配件、塑料化纤等行业在坎墩迅速崛起,并相继成为支柱产业。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色,以“间种套作”的立体栽培为主要模式,著名特产有大白蚕豆、麦冬、辣椒干、紫香大头菜等。2006年,全街道共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4.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1亿元,税收收入1.28亿元,财政可用资金8169 万元,居民人均收入8865元。

  “十里长街”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清时有著名诗人潘朗、施烺、乡绅沈伊水、诗人兼名医胡杰人、举人胡价人;近代有原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长费德昭烈士、著名诗人施叔范先生;现当代有著名连环画大师胡若佛、历史学家胡玉堂、美国总统奖获得者陈贵强博士等乡贤精英。通过数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贸文化三大地方文化体系,孕育了宁波市第二大地方剧种——姚剧。

  为抢抓"大桥经济"和慈溪主城"东延北扩"的战略机遇,加快与中心城区的接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审时度势,及时编制了《慈溪主城——坎墩分区规划》(2003——2020年),主要内容: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划分了三个功能区。在三塘横江以南,以浒崇公路为界,西片为现代制造业基地,集聚适合城市要求的工业企业,为市民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并为城市化的推进积聚财力;东片按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进行建设和改造,以青少年宫路北段为主轴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在三塘横江至五塘江之间的2万亩农保区,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立足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城郊型农业,即发展面向城市的菜篮子农业及旅游、休闲和观光农业。二是在发展时序上,制定了三步走战略。明确了产业转型在各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近期,做大、做强和做优工业经济,为城市化的推进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中期,依托城市建设,逐步实现二、三产业并重;远期,则以商贸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街道按照“规划先行、骨架优先、主动接轨、注重品位”的要求,不断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行政文化中心、中心农贸市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分区道路骨架之一的环北路和环西路工程也在加快实施当中。下步,将适时启动青少年宫路北段商业街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培育商贸服务业亮点,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向坎墩集聚,再创“十里长街”新辉煌!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坎墩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坎墩街道地图

导航去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