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

通红甸乡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通红甸

通红甸是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管辖的乡,车牌云F,长途区号0877,人口约未知,面积11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6个行政村(社区)

通红甸乡概况

地名:通红甸乡
隶属:华宁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77
车牌:云F
邮编:652800
区划代码:530424201
身份证前6位:530424
面积:115平方公里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地处玉溪市华宁县城东北部,东隔南盘江同弥勒市西二镇相望,东南接盘溪镇,西北、北部连青龙镇,西南毗邻宁州镇。乡人民政府驻地通红甸村距县城51公里。地形纵长横短,西高东低,略呈菱形。东西最大横距1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公里,幅员面积114.5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起伏,气势雄浑,形成山高、坡陡、箐深、岭谷相间的亚高山、中山、低山河谷地貌。最高峰么波冲大水井岩头,海拔2624米,最低点小滴水村,海拔1170米,两极高差1454米。

通红甸乡历史沿革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通红甸乡)因政府驻地在通红甸村而得名。该村得名据《华宁县地名志》引用通红甸村旁碑文记载说明:该村下有一温泉,且地处交通要道,明、清两朝,曾设驿站于此,往来人员很多。当地有一家姓“拖”的和一家姓“洪”的,在此开设两个客店,方便行人食宿,人们便把此村叫做“拖洪店”,后演变为“通红甸”,就沿用至今。辖区内西北部与青龙镇接壤的大龙树、大婆左两个村委会的全部,小得勒村委会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前归青龙区的中法乡管辖;通红甸村委会现辖的部分村落,则属青龙区的玉泉乡管辖。建国初,原中法乡改称则勒乡;玉泉乡所属的通红甸一带,则并入矣则乡。1950年,上列地区均划归盘溪区管辖。1953年,则勒乡划回青龙区。1959年,该乡再次划归盘溪人民公社。 辖区内南头的山羊母、所梅早两个村委会的全部和小得勒村委会的冬瓜林、苟崩竜等部分地区,过去统称“西北山”,原来归盘溪镇管辖。1913年,婆兮(盘溪)下设4个保:内南保、外南保、内北保和东保。西北山区属内北保管辖。1930年,黎县(华宁)分5个区。盘溪为第五区,领3镇8乡,即兴文镇、临江镇、龙泉镇、醒狮乡、麟凤乡、龙田乡、联珠乡、明旗乡、玉案乡、文笔乡和云屏乡。西北山区属玉案乡和文笔乡。1940年,国民党政府废区建置,扩建乡和镇,全县分为13个乡镇。盘溪合为兴文和临江两个镇,西北山归临江镇管辖。此建置一直延续到盘溪解放。1949年4月,中共华宁县委成立,在西北山矣则村建立了西北山区委,并开辟西北山游击区。6月1日,在新发寨宣告成立新西区人民政府。西北山区成为华宁县第一个人民政权的诞生地。

1961年,西山公社建立。西山公社的建立是通红甸乡在历史上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区级行政机构出现于华宁县,公社驻地设在山羊母村,而管辖区域已包括现属的全部地区。1963年初,西山公社和盘溪公社合并,成立二区区公所。1968年4月,第二区区公所改为革命委员会,1969年10月,第二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盘溪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初区划调整,全县4区1镇调整为城郊、东山、新城、盘溪、红山、红旗、华山、华溪8个人民公社,通红甸为红山公社。同年1月,正式成立红山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公社驻地通红甸村,各管理区调整为新寨、所梅早、山羊母、长麦地、冬瓜林、小得勒、大婆左、则勒、大龙树、通红甸10个大队。从此,红山公社成为华宁县一个区级行政机构。1972年1月,经中共玉溪地 委批准,建立了红山人民公社党委会。1981年8月,红山公社更名为通红甸人民公社。1983年12月,通红甸公社改称通红甸区公所。原l0个大队调整为6个乡。其中,新寨、所梅早合为所梅早乡;长麦地、山羊母合为山羊母乡;冬瓜林、小得勒合为小得勒乡;则勒、大婆左合为大婆左乡;通红甸、大龙树各独立为一个乡。在此期间,把1967年划归所梅早大队的小寨,重归盘溪平坝乡管辖。1987年3月,华宁县召开第十届人代会,决定对区级以下行政机构作进一步调整,撤销区公所建置,建立乡人民政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原区所辖乡政府改为村公所,作为乡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11月,通红甸区改为乡,辖6个村公所,60个合作社。同年,由于境内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达到总人口的37.8%,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成立通红甸彝族苗族乡。1999年11月,根据县委的安排,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为依据,依法进行了村级体制改革,通红甸乡所辖的6个村公所改为村委会,所辖区域不变。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1949年2月,中共华宁县地下党组织派党员杨大明、杨丕德、熊正华等人深入西北山区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工作。同年4月,建立中共华宁县西北山区委员会。建国后至1972年,通红甸地区党员归盘溪区(公社)党组织领导。1972年1月,成立中共红山人民公社委员会,1988年3月,成立中共通红甸彝族苗族乡委员会。2002年,全乡有7个基层党支部、7个党小组、281名党员,党员中男255名,女26名,少数民族96名。1961年,成立西山公社,建立公社管理委员会。1970年成立红山人民公社,建立革命委员会。1983年,成立通红甸区公所。1984年1月,召开通红甸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11人。1988年1月5日,在通红甸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人民政府,建立乡人大主席团,代表115人。从第四届开始,代表人数改为50人,其中女代表14名、彝族代表15名、苗族代表5名。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70年1月红山公社成立后,通红甸便成立了相应的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

通红甸乡地理气候

通红甸乡境内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可分为南亚暖热低山区,中亚温暖低山区,北亚冷凉 中山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气候垂直、集中分布在偏狭的坡面上,使不同海拔高度的各个区域热量,光照、降雨等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5.7℃左右,气候最炎热月均温23.3℃,最冷月均温11.8℃,极端低温-7.4℃,日照年平均达2100小时左右,无霜期260天左右。雨季一般在5—10月份,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西北风。

通红甸乡农村经济

2006年全乡实现(现价)乡内生产总值368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3万元,人均3393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689万元,工业产值100万元,农业产值358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170万元,比2005年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1834元,比2005年增长5.5%。固定资产396.2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本级)231.73万元,财政支出(本级)262.95万元。全乡种植业主要以烤烟、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桔子等为主,2006年粮食总产量462.97万公斤,人均产粮461公斤。烤烟总产量95.99万公斤。水果产量42.28万公斤。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鸡为主,2006年大牲畜年末存栏4506头,出栏357头;生猪存栏12771头,出栏10851头;羊存栏5337只,出栏2225只;家禽存栏20506只,出栏15053只。

通红甸乡文化教育

华宁县第九中学设在通红甸乡,在校初中学生282人,教职工30人(中学专职教师26人、工作人员4人)教学班7个。小学6所,在校小学生1085人,教职工80人(小学专职教师65人、工作人员15人),教学班40个,入学率100%。文化站1 所,村级党员活动室6个,文艺宣传队14支。能收40套电视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551户,电视机2237台。电话机1252部,其中:移动电话机1116部。

通红甸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距县城51公里,幅员面积114.50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10866人,最高海拔2624米,最低海拔1170米,两极高差1454米,呈明显的立体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也是原云南省506个扶贫攻坚乡和17个革命老区之一。
  全乡拥有耕地面积18033亩。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磷矿、铅锌矿、重晶石、铜矿、石膏等。地热资源有鸳鸯温泉,出露于志留系玉龙寺组灰岩含水层中,为断裂带型温泉,属深循环地下水,内含硼、锂、锶等多种元素,水温为48—49℃,平均出流量0.2立方米/秒。森林面积43951.5亩,森林覆盖率27.93%。
  少数民族以彝族、苗族为主,聚居和散杂居的村民小组25个,纯少数民族聚居村民小组20个。彝族使用苏聂、西期、阿哲三种方言,苗语属汉藏语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学龄儿童需进行双语教学。民族风情浓郁。
  十一五期间,乡党委、政府确立了 “生态立乡、农业活乡、科教兴乡”的发展战略和突出“烟、畜、果、菜”四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目前,全乡已按规划有条不紊分步实施。
  。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通红甸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通红甸乡地图

导航去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