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

夹寒箐镇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夹寒箐

夹寒箐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管辖的镇,车牌云H,长途区号0876,人口约4.30万,面积25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夹寒箐镇概况

地名:夹寒箐镇
隶属:马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76
车牌:云H
邮编:663700
区划代码:532625105
身份证前6位:532625
面积:252平方公里
人口:4.30万人
人口密度:170人/平方公里

夹寒箐镇,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地处马关县东南部,东接都龙镇,南连金厂镇,西邻仁和镇和小坝子镇,北接马白镇,镇人民政府距马关县城22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252.2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夹寒箐镇户籍人口中为44192人。

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夹寒箐镇境域与都龙合称南区,区公所驻都龙。1988年,区改镇。 截至2020年6月,夹寒箐镇辖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夹寒箐村49号。

2019年,夹寒箐镇有工业企业17个,有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夹寒箐镇历史沿革

民国十九年(1930年)前,夹寒箐镇境域与都龙合称南区,区公所驻都龙。民国二十年(1931年),南区改称四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都龙划归麻栗坡督办署,夹寒箐为第六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与仁和并称永仁乡,仁和为正乡,夹寒箐为副乡。

1950年,属第五区。

1969年,区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区,从水碓房乡分出通寺等村另成立通寺乡,从牛马榔乡分出么龙等村男成立么龙乡由原9乡增加为11乡。

1988年,区改镇。

夹寒箐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夹寒箐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夹寒箐村而得名。“夹寒”系壮语“掌映”译音而来,意为铁苞茅草,当地铁苞茅草茂盛。

民间艺术

夹寒箐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倒爬杆、壮族手巾舞、苗族芦笙工艺制作等。

夹寒箐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夹寒箐镇地处马关县东南部,东接都龙镇,南连金厂镇,西邻仁和镇和小坝子镇,北接马白镇,镇人民政府距马关县城22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252.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夹寒箐镇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南部边缘,地势中间高,东西低。地形分为高山、中山、河谷相间地区,石灰岩山地与峡谷相间地貌,北宽南窄。主要山脉有老君山,境内最高点达报箐顶峰位于达布斯村南部,海拔1970米;最低点小白河畔位于南部炭低村脚,海拔322米。

气候

夹寒箐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的垂直差异大,低坝河谷炎热,半山浅丘温暖,高山寒凉。多年平均气温17℃,1月平均气温9,7℃,极端最低气温-4℃(1975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2.1℃(1994年3月4日);最低月均气温6.3℃(196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3.4℃(1983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1℃,最大日较差20.2℃(1968年12月30日),生长期年平均354天,无霜期年平均350天,最长达360天,最短为33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01小时,年总辐射121.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82天,最多达213天(1964年),最少为156天(1969年)。极端年最大降雨量1776.2毫米(1978年),极端年最少降雨量1027.3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夹寒箐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响水河和小白河2条,总长40千米,河网密度0.16千米/平方千米,总流域面积110平方千米。其中东南边缘小白河由东北向西南环绕,径流面积96.8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8立方米/秒;西北响水河由北向南流交大梁子河,径流面积7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5.1立方米/秒。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响水河,从马白镇花枝格至小坝子镇流经境内布都老寨村、新堡寨村,长12千米,流域面积7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5.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十二道河。

自然灾害

夹寒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低温、洪涝、冰雹、地质滑坡等。洪涝灾害平均两年一遇,多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0年,出现大风夹暴雨,受灾农作物5200亩,成灾2100亩,粮食减产70余吨,倒塌房屋13间,直接经济损失150余万元。

自然资源

夹寒箐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铅、锌、铜等。其中铅储量1万吨,已经开发的有2矿4个井口,位于水碓房村上寨、三家、十二道河片区,矿区面积3平方千米。可开采量0.6万吨,年产量500吨。

2011年,夹寒箐镇有耕地面积5.1万亩;可利用林地面积12万亩,累计造林13.7万亩,生态公益林8.88万亩,经济林4.82万亩。

夹寒箐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夹寒箐镇财政总收入11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4%。人均财政收入287元,比上年增长12.11%。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

2019年,夹寒箐镇有工业企业17个,有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夹寒箐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4.8%,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7709吨,其中水稻6272吨,玉米7459吨,小麦57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籽、三七、烤烟、茶叶等,油菜种植面积5800亩,产量400吨;三七种植面积1207亩,产量11.3吨;烤烟种植面积416亩,产量561吨;茶园种植面积3435亩,产量23.4吨。

2011年,夹寒箐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7.7万头,年末存栏3.7万头;牛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1.3万头;家禽饲养量30.9万羽,上市家禽15.9万羽,生产肉类6800吨,其中猪肉6000吨,牛肉800吨;禽蛋74.9吨;畜牧业总产值6137万元。

2011年末,夹寒箐镇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2.5万株,林木覆盖率33%,活立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水果主要为香蕉,香蕉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531吨,主要品种有巴西蕉、西贡蕉,其中巴西蕉480吨,西贡蕉51吨。

工业

2011年,夹寒箐镇工业是马关县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达到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工业企业17家,职工1160人,实现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2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工业增加值1209万元,比上年增长32%,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65万元。

商贸

2011年末,夹寒箐镇有商业网点256个,职工460人,社会商品零售额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生产资料销售总额430万元,比上年增长12.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城镇集市贸易综合市场1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1万元,比上年增长11%。

金融

2011年末,夹寒箐镇有各类存款余额7423万元,比上年增长40.6%;人均储蓄1870元;各项贷款余额3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7.4%。

邮政电信

2011年,夹寒箐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69万元。邮政业务收入43.8万元。

夹寒箐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夹寒箐镇位于马关县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东接都龙镇,南连金厂镇、小坝子镇,西邻仁和镇,北靠马白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145个自然村、206个村民小组,共9432户43368人,有苗、壮、汉、彝、傣、白、蒙古、回等11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4129人,占总人口的78.7%;农业人口40952人,占总人口的94.4%。全镇国土面积252.27平方千米,拥有耕地50036亩,林地17.63万亩,荒山荒坡面积2.3万亩,水域面积646亩。全镇大部分地貌为高山、中山、河谷相间区,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2%,半山区面积占18%。境内最高海拔1970米,最低海拔322米,平均海拔1400米,属亚热带混合型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323天。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占粮食总产量的80%。经济作物有油菜、三七、烤烟、茶叶、甘蔗、香蕉、苦参、砂仁等,瓦子山、老寨等地种植茶树2000余亩,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温差、湿度等自然优势,茶叶茶色翠绿、味浓清醇,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醒眩安神等作用,市场前景较好。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3%,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东瓜树等,经济林果主要有茶叶、八角、砂仁、草果、柑橘、核桃、石斛等。矿产资源有铜、铅、锌等,以铅储藏量最大,初步探明蕴藏量1万吨。马关工业园区达号片区坐落于通寺村委会和水碓房村委会辖区内,已初步形成以锌锡铟为主的精深加工基地。201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粮食总产量2215.2万公斤,同比增长4.95%,农民人均有粮36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46元,同比增长12.2%。

  2021年3月,夹寒箐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大簸腻中越界线告示摩崖石刻

  大簸腻中越界线告示摩崖石刻位于马关县夹寒箐镇新堡寨村委会簸腻村小组东南面500米的隔界山山脚的一天然石壁上,年代为清雍正四年(1726年),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大簸腻中越界线告示摩崖石刻为马……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夹寒箐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夹寒箐镇地图

导航去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