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

格萨拉彝族乡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格萨拉彝族

格萨拉彝族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管辖的乡,车牌川D,长途区号0812,人口约1.28万(截至2018年),面积3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格萨拉彝族乡概况

地名:格萨拉彝族乡
隶属:盐边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12
车牌:川D
邮编:617100
区划代码:510422211
身份证前6位:510422
面积:344平方公里
人口:1.28万人
人口密度:37人/平方公里

格萨拉彝族乡,隶属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地处川滇两省及盐边县、盐源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东与盐边县箐河乡接壤,南与盐边县温泉彝族乡毗邻,西与云南省宁蒗县烂泥箐乡、蝉战河乡和盐源县乌木乡相连,北与盐源县黄草镇毗邻。 辖区总面积343.65平方千米。

1968年10月,设岩口乡。2005年8月,与洼落乡合并为格萨拉彝族乡。 截至2020年6月,格萨拉彝族乡下辖6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大坪子村。 截至2018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户籍人口12822人。

截至2018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格萨拉彝族乡历史沿革

1968年10月,设岩口乡。

1972年5月,乡改公社。

1983年5月,公社改乡。

2005年8月,与洼落乡合并为格萨拉彝族乡。

格萨拉彝族乡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格萨拉彝族乡地名由“格萨拉”彝语意为“好玩好耍的人间天堂”,因此得名。

格萨拉彝族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格萨拉彝族乡地处川滇两省及盐边县、盐源县、宁蒗彝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东与盐边县箐河乡接壤,南与盐边县温泉彝族乡毗邻,西与云南省宁蒗县烂泥箐乡、蝉战河乡和盐源县乌木乡相连,北与盐源县黄草镇毗邻。 辖区总面积343.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格萨拉彝族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最高点位于哨所,海拔3400米;最低点位于岔河桥,海拔1500米。

气候

格萨拉彝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冷夏凉。多年平均气温14度,1月平均气温6度,极端最低气温0度(2011年1月);7月平均气温20度,极端最高气温28度(2008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度。生长期年平均206天,无霜期年平均195天,最长220天,最短16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70小时,年总辐射117.3千卡/平方厘米。0度以上持续275天(一般为3月1日至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000毫米(200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200毫米(2011年)。

水文

格萨拉彝族乡境内有支六河、响水河、透底河上游茅坪子河段及三发沟河,河道长46千米。流域面积23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87.6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格萨拉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三遇,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09年9月27日,降雹时间约20分钟,受灾面积达333公顷。大旱、大涝年各3年一遇。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08年9月5日,造成2400亩玉米受灾,减产50吨。霜冻每3年一次,最严重的一次霜冻灾害发生在2009年4月28日,造成1500亩养麦苗受灾,减产100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

格萨拉彝族乡自然资源

格萨拉彝族乡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重金石、铜、石棉等。有野生动物2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野猪、野鸡、猴等。有野生植物2种,为云杉、红豆杉;境内有耕地面积4.6万亩,林地面积2.6万亩;截至2011年末,格萨拉彝族乡累计造林1.5万亩,其中防护林1.3万亩,经济林0.2万亩,竹林1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1万株。

格萨拉彝族乡经济

综述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财税收入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4%;格萨拉彝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

截至2018年末,格萨拉彝族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农业总产值76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30%

格萨拉彝族乡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养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589吨,其中玉米1200吨,马铃薯2900吨,养麦17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干果。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2500亩,产量0.7万担;核桃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92吨;青花椒种植面积500亩,产量15吨。

格萨拉彝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1万头,年末存栏2.7万头;牛饲养量0.9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2.9万只,年末存栏2.9万只;家禽饲养量6.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700吨,其中猪肉1700吨,牛肉430吨,羊肉429吨;禽蛋123吨。

工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工业总产值6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的42%。

商业

2011年,格萨拉彝族乡有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1200万元。

格萨拉彝族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角,格萨拉是盐边县的一个彝族乡。把“格萨拉”译成汉语,就是“好耍的地方”。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高山草甸和彝家风情等组成。这里群山绵绵,峰回路转间,时而黄土高坡,时而丛林密布,茶花万朵,地质地貌变化极大。一位资深的地质学者曾说“此地山川地貌堪与九寨黄龙媲美”。

  高山草甸层峦起伏,低矮的盘松虬劲有力;在盐边岩口、洼落一带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拥有1000余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漏斗群,漏斗群中面积较大的约5000余平方米,深度约30多米,小的面积约400余平方米,深度不一。在这些溶洞中,一号天洞格外引人注目。在200多米的峭壁之下,向竖洞投石10秒后,方听得訇然水声,约有155米深,其周围5个大小不等的溶洞富有彝族民族文化的色彩,如灵泽洞,洞中的岩溶景观别致新颖,有“观音殿”、“罗汉群”、“骆驼峰”、“狮子山”、“罗汉群”等。 格萨拉石林的奇特性,在于它是组合性石林,石灰岩、地漏、草甸、地衣、苔藓、原始森林融为一体,是少有的世界地质奇观。

  2001年,此地已列入盐边县旅游发展规划,作为生态旅游区进行开发,2003年6月,作为全市旅游重点开发项目,市旅游局已与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签订规划合同,于2004年开始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地开发建设。

  格萨拉的下面是渔门镇,那里每年都会举行花鱼节。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格萨拉彝族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格萨拉彝族乡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格萨拉彝族乡
格萨拉彝族名人(周边)
曾昌华 (1917~2003) 开国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