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

双峰乡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双峰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双峰

双峰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管辖的乡,车牌川R,长途区号0817,人口约1.23万(截至2019年),面积5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5个行政村(社区)

双峰乡概况

地名:双峰乡
隶属:南部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17
车牌:川R
邮编:637300
区划代码:511321238
身份证前6位:511321
面积:54平方公里
人口:1.23万人
人口密度:225人/平方公里

双峰乡,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地处南部县西北部,东与阆中市木兰乡、河楼乡相邻,南与升水镇接壤,西与太霞乡相连,北与广元市剑阁县交界,距南部县城83千米, 区域总面积54.41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现双峰乡境域属保城乡;1982年,由双峰公社改为双峰乡。 截至2019年末,双峰乡户籍人口为12256人。 截至2020年6月,双峰乡下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寨山村。

截至2019年末,双峰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双峰乡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保城乡。

1950年,设双凤乡。

1958年,双凤乡改为双凤公社。

1966年,双凤公社更名上游公社。

1972年,上游公社更名双凤公社。

1980年,双凤公社更名双峰公社。

1982年,由双峰公社改为双峰乡。

双峰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双峰乡因境内猫儿山、寨山两峰南北对峙而得名。

文物古迹

双峰乡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石门山寨、寨山山寨、太子山山寨、青龙宫幸福食堂、高家坝杜家院、彭定元墓、李正清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峰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双峰傩戏,又称“跳傩傩”,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有民歌号子《吼拐》。 双峰傩戏又称“跳傩傩(nuó)”。傩傩戴面具,身着黄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穿草鞋或麻鞋,背小包袱,持擀面棍、洗锅刷等。表演时,傩傩在歌声、乐声中亮相,走叉步、丁字步、前走后退步,动作风趣滑稽。表演内容为行罡布斗、书符召将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傩傩在原始驱鬼除疫的基础上,趋向娱乐,并出现了戏班子。傩舞者头戴面具,手持盾牌戈斧,上身黄布褂,下穿红裤加靠腿,脚蹬草鞋或麻鞋,手持擀面杖、洗锅刷等,跳叉行丁。表演时有的刚正肃穆,有的和蔼慈祥,有的狡猾狰狞,有的滑稽有趣,形态多异,古怪而生动。

双峰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峰乡地处南部县西北部,东与阆中市木兰乡、河楼乡相邻,南与升水镇接壤,西与太霞乡相连,北与广元市剑阁县交界,距南部县城83千米, 区域总面积54.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峰乡地形以丘陵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猫儿山,海拔820.8米。

气候

双峰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春旱,干旱少雨;夏热,雨量集中;秋短,绵雨显著;冬干,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年平均3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96.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

水文

升钟湖境内水域面积8平方千米,河道长52千米;又有陈家沟小溪自西向东流入西河。

自然灾害

双峰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霜雪等;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风灾。

自然资源

2011年,双峰乡有耕地3920亩。

双峰乡经济

综述

2011年,双峰乡财政总收入825万元,比2010年增长9%;人均财政收入611.34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万元,比2010年增长9.5%。

农业

双峰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红苕为主。2011年,双峰乡生产粮食4283吨。双峰乡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大豆、花生;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双峰乡生猪饲养量7000头,年末存栏4500头;羊饲养量2100只,年末存栏1200只;牛年末存栏650头;家禽饲养量12.5万羽。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双峰乡有商业网点120个。2011年,双峰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亿元,比2010年增长10%。

截至2018年末,双峰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截至2019年末,双峰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双峰乡信用社各类存款余额为5057万元,比2010年增长14.3%,各项贷款余额2007万元,比2010年增长8%。

电信业

2011年,双峰乡电信业务收入为20万元。

双峰乡风景名胜

凤凰岛

凤凰岛位于升钟湖的中段,即位于升钟湖湖面最宽阔处的双峰乡李家坝村,湖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约100个岛屿。凤凰岛是升钟湖中最大的岛屿,其外形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故而得名。面积大小约300亩,离湖岸约50米,岛上绿树成荫,左右有两个小岛相伴,由5个婉蜒起伏的小丘、3个平坦的半岛和两个幽静的湖湾构成。

太子岛

与凤凰岛相邻的一座半岛叫太子岛,是湖区最大的半岛,山上有庙,叫太子庙。相传古时一位皇帝双峰乡因都城失守,携家眷逃往巴蜀,途中迫于追兵只好将皇太子寄养在这座山的一户百姓家中。几年后,皇帝收复了都城,孤山寻子,小太子在百姓家安然无恙,皇帝十分感动于是赐名太子山,并种下一株柏树作纪念,而今山上确有一株古柏。

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位于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背靠杨家山九龙庙,前临升钟湖彭家河,右倾龙马镇村。大院始建于明朝中叶,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双峰乡因发大火部分被烧毁。清朝末年,杨氏十六世祖杨文玉重振家业,在原址上维修扩建,现存“台尔上”和“狮子角”三座四合院,有房屋50余间,占地近2000平方米,系穿斗式小青瓦木质结构,石雕、木雕和水墨丹青古朴,保留了明清以来四川民居建筑风格。

嫁女路

双峰乡青龙宫村蒲家湾有条石板路,是清末民初蒲家湾一大户人家为嫁女儿修筑的,当地人叫它嫁女路。蒲志心有一儿一女,女儿要嫁对面的张家山,那时女娃儿从小都要缠脚,走路不方便的很,从蒲家湾到张家坪不是下坡就是上坡,还要过河,下了雨就更加难走了。她父亲是大户人家,在这一带很有钱,就顾长工用石板、条石铺了这条路,从山上下来架了3座石板桥,彭家河上也架了3座桥。

双峰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双峰乡地处剑、阆、南三县交界处,属升钟水库重淹乡镇之一,全乡辖14个村,3246户,11465人,其中非农业户55户,非农业人口201人。机关、企事业单位11个,单位干部职工126人。幅员面积54.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47亩,其中退耕还林5000亩,水田面积2743亩,人均耕地0.75亩,粮食总产4643吨,人均产粮405公斤,农业总产值2063万元,人平纯收入1850元,是全县贫困乡镇之一。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特色产业初见成效

  双峰乡粮食作物主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苕为主,经济作物主产花生、药材、蔬菜、水果;养殖业以生猪、山羊、蚕茧为大宗,双峰人把粮、蚕、果、花生、畜禽五大项目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蚕桑项目上,改善养蚕设施,改造口袋蚕房,巩固发展一步成桑园4000亩及四边桑。同时坚持科学养蚕,实现“总产、效益、质量”三提高,实现年养蚕3500张,产茧10万公斤。在水果项目上,双峰人民充分利用5000亩退耕地,开垦荒地1000多亩,大力发展经果林,高规格、高质量栽上了苍杂二号雪梨7万株,核桃5千株,大枣2000株,做到了经果上规模。在畜禽项目上,紧紧围绕“上生猪增牛羊、启动草食性牲畜、大上小家禽”而运作,全乡年出栏肥猪12000头,人均1头,年饲养鸡、鸭、鹅等家禽达25万只,人平25只,年出栏山羊达9000只,肉牛500头,年总收入达10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40%。在花生项目上,全年种植3000亩,其中政府统一规划、集中成片、培肥垄、全膜覆盖、打孔点播花生2000亩,实现了规模、规范种植,全年共产花生500多吨,收入达100多万元。在“双纲、吨粮”田土建设上,双峰坚持把“川中项目、长防、长治”三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改土近1000亩,建成了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坚持“治水兴农,治水奔小康”的指导思路,狠抓微型水利工程建设,组织新打人工井120口、建池40口、山毛坑200个,山平塘5口。新建和恢复病害电灌站8处,拍卖工程达80%,解决了2000余人,4000余头牲畜饮用水问题。由于属重淹乡,为解决河西群众上学、求医、上街难问题,乡党委、政府四处筹借资金修建了王家窝、五纳嘴、桃树坪、张家河码头,共开采条石3000多方,打碎石1万余方,现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同时王家窝码头配备了汽渡船。.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双峰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双峰乡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双峰乡
也叫双峰的地方
双峰街道(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
双峰县(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乡(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
双峰村(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