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灵兴镇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灵兴

灵兴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管辖的镇,车牌川B,长途区号0816,人口约1.24万,面积2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0个行政村(社区)

灵兴镇概况

地名:灵兴镇
隶属:三台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16
车牌:川B
邮编:621000
区划代码:510722136
身份证前6位:510722
面积:28平方公里
人口:1.24万人
人口密度:437人/平方公里

南宋绍兴年间,因此地建一寺名灵峰寺,其后兴场名灵兴场。1932年置灵兴乡,1958年改灵兴公社,1967年更名涪江公社,1981年复灵兴公社,1983年复置灵兴乡,1992年建灵兴镇。灵兴镇位于三台县城北10公里,东与新德镇隔涪江相望、与潼川镇长坪相接,南与乐安镇相邻,西与前锋接壤,北与刘营镇毗邻、与争胜隔江相望。幅员面积28.27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93个经济合作社,人口12356人(2017)。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绵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7号):撤销争胜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灵兴镇管辖,灵兴镇人民政府驻府清路13号。

灵兴镇建制沿革

清末民初,灵兴、争胜分别属三台县4路28乡之北路柳土乡、东路角木乡管辖。

南宋绍兴年间建灵峰寺,清光绪年间兴场名“灵兴场”。

清末,柳土乡驻灵兴场,角木乡驻石河场(今石安镇)。

民国9年,川战迭起,各地加强团练组织,分上、下乡,设团练办事处(后改为团甲公所)。柳土下乡驻灵兴场,角木下乡驻尊胜寺。

民国24年,调整政区,分区设署设联保,改团甲公所为联保办公处。设有灵兴联保、尊胜联保。

民国25年,撤销尊胜联保,调整合并到石安联保。

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将联保一律改为乡。设灵兴乡,同年,恢复设置尊胜乡。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进行民主建政,全县政区大调整,改设乡、村、组。仍设灵兴乡、尊胜乡,同属三台县第十四区(新德区)。

1955年,撤销新德区,灵兴、尊胜划归老马区。

1958年,全县人民公社化。老马区以区成立老马人民公社,灵兴、尊胜分别为耕作区。

1961年,灵兴、尊胜耕作区分别成立灵兴、尊胜人民公社。

1967年,搞“破四旧、立四新”。灵兴、尊胜分别改为涪江公社、争胜公社,属飞马区(原老马区更名)。

1981年,地区内地名重名普查。涪江公社复名灵兴公社。

1984年,改社、队为乡、村。改为灵兴乡、争胜乡。

1992年,灵兴乡、争胜乡合并组建成立灵兴镇,镇驻地灵兴场,争胜乡为办事处。

1995年,争胜办事处划出单设为争胜乡。

2017年,争胜乡撤乡改设为争胜镇。

2019年12月26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争胜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灵兴镇管辖,灵兴镇人民政府驻府清路13号。

灵兴镇经济发展

灵兴自然条件优越,绵渝公路穿越全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是全县优质麦冬、蔬菜生产基地。有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灵兴分场,建成“绿色生猪”种猪场。拥有四川天诚制药公司、药材加工厂等企业。灵兴镇盛产麦冬,因色白、颗大、药用价值及经过深加工而驰名中外,远销世界各国。

灵兴镇自然环境

地属浅丘,有涪江冲积坝一北崖坝,由涪江大围堰控灌坝区。灵兴地理气候温和,四季直耕,年平均气温16.7℃,降水量886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与苏家河,其中涪江河最大。

灵兴镇旅游景点

灵兴是三台县的文化、旅游胜地。群众性文化活动荣获全省先进,农民成人教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受到全国表彰.灵峰仙迹被列为全县十大名胜风景区,水上公园被列为三台县第一农民文化公园,灵兴基督教堂被列为全县开放教堂,华严山、太极山、龙泉山翠岭苍峦,风物夺灵,是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

灵兴镇有悠久的历史,那两千年的蛮子洞(崖墓)是最好的证明,从它里面发现的青铜马猴摇钱树,更是国家一级文物。南宋绍兴年间建的灵峰寺,现正重现古刹魅力。镇里许多老房子是近现代的,让人想起了民国前的日子。镇上小小的基督教堂,也让人充满好奇。还有那万人修建的鲢鱼嘴水库,让人很想看看它究竟有多像鲢鱼嘴。镇北边3公里处的吴家渡电航工程则也是值得一看;

该镇一半是山一半是平原,相隔一条小河,是有山有水有灵气之地。河上是有仙显灵的遇仙桥,桥东是一千年的古场镇,桥西是一千年的古刹灵峰寺,又是有人脉有仙气有历史之地。春天,有桃花村的桃花满山,有山水村古柏堰山水春色。夏天,有茂绿山林让你身处清凉世界,有潺潺溪流让你涿足。在秋天冬天里也是青山绿水,景色依然。 在灵兴,除了观赏景色和回味历史,你可以去探索去攀岩。 灵兴有青龙寨、胡家崖、鹞子崖、青山碥等几座陡峭险峻的山,虽然不是很高,但在这片丘陵之中却是傲然昂首。这几座山因为险陡,遍有了蛮子洞(崖墓),都半山中,在人不能上不能下地方,不过在远处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已经被打开几个洞口,上去过的人说里面有石桌、石床、石凳等。这些蛮子洞(崖墓)和未发现的都是值得探奇的,说不定又有青铜马猴摇钱树那惊人的发现呢。去探索这几座山,就需要攀岩。对于大众爱好者来说,可是难得的好去处。

灵峰寺

灵峰寺历史上的灵峰寺,依山傍水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规模十分宏大。据《清嘉庆三台县志图》描绘:跨河有桥,宛如“缺月初弓”,建于铁琴遇“仙”——得“旃檀”处,因名“遇仙”。其山有平台三层。过遇仙桥,拾级登山二三十步,即至第一重平台。其上由南而北,依次建山门、天王殿、七佛殿、转轮殿、大雄殿和摇碑亭。由转轮殿左侧梯径向上,达第二重平台。其上由南而北,建“西天佛国”坊、大悲殿;左右两厢,建僧寮斋堂。出“西天佛国”坊向南,有峰雄峙,形似牛头,是为第三重台,也是全寺制高点。其上,由北向南,设文昌殿、雷祖殿,其东建华严阁、睡仙殿。文昌殿西,石筑高台,上设碑林,陈列初唐“丹青宰相”阎立本《释迦文佛立像》碑、盛唐“画圣”吴道子《观音大士立像》碑及南宋左朝奉郎蜀州通判王咸父《灵峰院钟楼记》碑等历代名碑。其寺占地面积,当在一万平方米之上;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古今名流,多会于此。“西天佛国”巨匾相传为大唐圣僧玄奘手迹;五代气功大师、理学家陈抟,据说曾于此隐居;北宋梓州状元苏易简,曾在其地饮酒赋诗。南宋至明、清,灵峰寺高僧辈出,仅见诸著述和碑刻者,就有铁琴、宝胜、智悟、可辰和万星等人。铁琴为灵峰寺南宋鼻祖,因得婆叟仙臂功,其寺由此声名大著。宝胜为铁琴后继,于绍兴丁已“创建钟楼于院之山顶”。其楼高七仞,合五丈六尺,高大雄伟,巍峨壮丽,举首仰望,动人心目。“元季寺废”后,智悟于明永乐间“励志复兴古刹,不数年而底于成”。灵峰寺于是再度辉煌。沙门可辰,为“本州(潼川)本坝(白岩坝)人”乃于明万历间,“游南海、登普陀,延访至人,勇猛精劲,十年而归。出所藏古名笔佛”——阎立本《释迦文佛立像》,吴道子《观音大士立像》,重摹刊刻维摩天大士像碑、弥勒古佛像碑于左右。明末,灵峰寺复毁于兵火。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潼川知府令本境绅士“接南路梦龙届(在今景福镇)僧万星,来山修葺。苦心募化,新修观音、七佛、天王并雷神诸殿。”可辰“坐化”之后,其徒众遵照遗嘱,“竭力蓄树,寒暑不辞。每栽一树,即颂经一卷。”前后十年,累计植柏凡“五千四百八十根”。从此,灵峰寺林木森郁,鸟语花香,山水之秀,风光之美,甲于潼川。清嘉庆年间三台知县将“灵峰仙迹”收入“三台六景”,并绘图存志。

青铜摇钱树

青铜摇钱树又称钱树,是神话传说中的宝树。1985年初,在四川省三台县灵兴镇出土的一棵东汉时期的青铜马猴摇钱树,是四川境内已知七株摇钱树中造型最为奇特,保存最为完好,艺术审美价值极高的钱树,它一面世,便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这棵摇钱树高188厘米,以马猴图案为主调,飞燕、鹿、玄武等祥鸟瑞兽作陪衬,朱雀(古代太阳神象征)站立钱树顶端,足下有云状枝叶,站立一翘尾屈蹄的天马,马上跨立回头的羽人,双手举灵芝草献予朱雀。整个作品寓意先人祈求吉祥和乐、太平昌盛、消灾纳福的美好愿望。

灵兴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三台县辖镇。1932年置灵兴乡,1958年改灵兴公社,1967年更名涪江公社,1981年复灵兴公社,1983年复置灵兴乡,1992年建灵兴镇。位于县境北部,涪江顺境而下,距县城10公里。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1.7万。南(坪)泸(州)公路穿境而过。辖灵光、灵峰、高坡、翻埝、丰收、山水、百乐、石桥、清水、牛角、花果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建材、商贸、旅游、饮食服务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油菜子。特产麦冬、甘蔗、西瓜、黄桃。.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灵兴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灵兴镇地图

导航去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灵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