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广济镇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广济

广济是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管辖的镇,车牌陕A,长途区号029,人口约4.21万,面积4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6个行政村(社区)

广济镇概况

地名:广济镇
隶属:周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29
车牌:陕A
邮编:710000
区划代码:610124107000
身份证前6位:610124
面积:49平方公里
人口:4.21万人
人口密度:864人/平方公里

广济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地处周至县中部,东邻马召镇,南接马召镇、骆峪镇,西连翠峰镇,北接二曲街道、四屯镇、侯家村镇 ,总面积48.7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广济镇下辖16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2018年,广济镇户籍人口42139人 。2011年,广济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67亿元,工业增加值1.58亿元。

广济镇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据清乾隆年间《周至县志》载,北宋开宝元年(968年)开辟广济渠,引水至县城护城河,广济渠经此,因而得名。

建置沿革

唐天祐三年(906年),即有民居。

明嘉靖年间为镇。

清代设师家、留村二所。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广济镇,并有马召乡、驻南神寨(今镇政府驻地)。

1949年后,驻马召区公所,辖地为一、七2乡。

1951年,为十区一乡。

1956年,组成广济乡。

1958年,合并马召乡成立广济公社。

1962年,分设马召公社。

1980年,又分出骆峪管理区,另成立骆峪公社。

1984年,广济公社改设为乡。

1997年,撤乡建镇。

广济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广济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中部,东邻马召镇,南接马召镇、骆峪镇,西连翠峰镇,北接二曲街道、四屯镇、侯家村镇。辖区东西最大距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2千米,总面积48.75平方千米 。距县政府8千米。

周至县广济镇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广济镇地处秦岭北麓,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秦岭北麓丘陵地带。

气候特征

广济镇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2℃。无霜期年平均225天。年平均降水量674.3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

水系水文

广济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沙河、阳化河等。

自然灾害

广济镇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山体滑坡等。

广济镇经济

综述

广济镇主导产业为传统农业,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种有蔬菜、猕猴桃、樱桃、李子、核桃等,是周至县的主要产粮区。

2018年,广济镇有工业企业23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63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广济镇耕地面积46341亩,人均1.2亩。2011年,广济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

种植业

广济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广济镇粮食生产11200吨,人均300千克。小麦944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猕猴桃、杂果、苗木花卉、蔬菜等。

林业

2011年,广济镇猕猴桃种植面积1.5万亩,杂果种植面积3000余亩,苗木花卉栽植面积1000亩。

畜牧业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广济镇生猪饲养量23948头,年末存栏9641头;牛饲养量1945头,年末存栏1382头;羊饲养量1940只,年末存栏1085只;家禽饲养量12.93万羽,上市家禽6.43万羽。2011年,广济镇生产肉类662.18吨;禽蛋649.86吨。

第二产业

2011年,广济镇有村办、个体建材企业20余家。2011年,广济镇工业增加值1.58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广济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5千米,投递点3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期刊2.5万份(册),业务收入2.5万元。固定电话用户0.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万户。

广济镇风景名胜

清泉观

清泉观位于广济镇师家庵村东北,始建时间不详。据文物保护碑资料记载,相传清泉观兴建于秦,是秦始皇出巡游玩途中歇住之所。 因东侧有一沟,暖泉从沟底流出,草木茂盛、竹林相映,令人神清气爽、似入仙境而冠名,始称“清吾苑”。西汉元封年间,因武帝崇尚老君,扩为“清泉观”,名称沿用至今。2005年,现存建筑——老君殿被周至县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从建筑式样看,清泉观总体呈现典型的道观传统建筑风格。据文物保护碑资料及当地村民介绍,虽然历史上清泉观建筑遭多次损毁,但其建筑规模恢弘,占地数亩,环境清雅、庄严。建筑式样具有一定典型特征,建筑装饰及室内摆设带有浓重的道教文化色彩。建筑依照道教高台阶、大屋顶、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堆成的传统建筑风格,还建有东西对称的钟楼和鼓楼。

清泉观最南端为戏楼,戏楼前为观前广场,山门两侧,栽植两行古柏粗大苍翠,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住观道士在树顶高悬一盏风雨灯,也称高灯,为村民提醒月初、月中的日期(过去农村大多没有日历)。广场北端有两大青石狮守护,狮后为前殿,中为卷蓬殿,最后为后殿,也称“三清殿”。在前殿门内靠近院墙有钟、鼓二亭,东亭悬挂巨钟,西亭内置三尺大鼓。后殿为观内的核心建筑,为清泉观的主殿,建筑宏伟、雕梁画栋,殿内供奉道家“三清”尊神。由于后来清泉观长期供奉太上老君,人们习惯把清泉观称为“老君庵”,直至现在,当地村民仍将三清殿称作“老君殿”。殿间柏树道路相通,庄重雄伟。殿后翠柏环绕,环境优雅。清朝年间,清泉观得到多次修缮增建。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当年清泉观的铁狮、塑像、石碑、供案、石灯、巨钟、护栏等一应建筑物件已毁,唯留后殿、古柏等。尤其珍贵的是护山门外两对石狮,高0.84米,口衔流苏,虽然历经沧桑,但形态逼真,十分威严。

原清泉观中六大圣殿仅存的一座后殿——老君殿,属清代时期修缮,是清泉观的核心建筑。老君殿为砖木结构,南向,面阔3间,进深2间,面积约120平方米,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重修。建筑风格总体呈清代建筑风格,硬山顶,灰布瓦抬梁式梁架,前、后檐均有斗拱,雕梁画栋。尤其是屋檐及横梁上的有保存较好的彩绘,美轮美奂。2016年,西安建大祁嘉华教授偕专家组一行赴周至考察清泉观,对其建筑彩绘艺术曾给予高度评价。大殿的大门、窗棂均为木工手工制作,做工精细,气派非凡。大殿两边山墙上还有精美的大块砖雕,有动物、花卉、祥云等图案,非常精美。值得一提的是,殿顶的五脊“六兽”,工艺手法讲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清凉寺

清凉寺始建于初唐,历代均有修葺。《终南仙境志》载:“自汉唐以来,故志传闻,僧众百余,乃恒州(古名,即今周至)一大巨观也,是以游人选胜,贤达人士接踵而来。”大雄宝殿位居黑风山巅,庙宇依山次序排列,共分五段台阶,称为北五台。

清凉寺位于广济镇曹家滩,一座山峰南依秦岭,北望平川,因状如风凰展翅,故名“黑风山”,山有一寺,当地人因山称为黑山寺。寺前骆水曲绕,因水而美,因水而滋,寺自有茂林修竹之盛,涌泉湍流之雅,虽入山而未深,足清静其有余,故黑山寺又因此而称清凉寺。自古迄今殿宇多次重建,多次倾圯,文革期间清凉寺被夷为废墟。1986年恢复宗教体制后,清凉寺逐渐修复。

广济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周至县辖镇。1949年前为广济乡,1951年沿袭,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1年称广济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人口3.6万。环南公路横贯镇东西,周(至)城(固)公路由东部南北通过,由此辐射出马(召)广(济)、广(济)四(屯)、广(济)翠(峰)3条公路。辖广济、东寨、跃进、北大坪、小麦屯、师家庵、西欢乐、东欢乐、斜里、南大坪、南陈、商家磨、黄兴、北留、南留、高家庄、小留、桑园、团结、永红、南双庄、北双庄、闫家庄23个村委会。北部为渭河阶地,丘陵起伏。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水稻次之。林果有猕猴桃、苹果等。饲养肉牛,闻名远近。乡镇企业有刺绣、机械加工、仿古木器、服装、食品加工、运输等行业。境内小麦屯曾名孔明屯,有武侯庙。附近“屯”字地名,多系诸葛亮出岐山时,在这一带的屯田地。.

  北留遗址

  周至县北留遗址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北留村。遗址平面略为北宽南窄的梯形,南北约260米,东西约280~37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1.2~2米,在遗址西部断面暴露有厚约1.5……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广济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广济镇地图

导航去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广济镇
也叫广济的地方
广济镇(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
广济街道(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