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

大市口街道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大市口

大市口是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管辖的街道,车牌苏L,长途区号0511,人口约6.07万,面积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社区(行政村)

大市口街道概况

地名:大市口街道
隶属:京口区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511
车牌:苏L
邮编:212000
区划代码:321102003
身份证前6位:321102
面积:2平方公里
人口:6.07万人
人口密度:26163人/平方公里

大市口街道,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地处京口区西部,东依宗泽路与象山街道毗邻,南至中山东路与健康路街道连接,西沿古运河与润州区宝塔路街道隔河相望,北沿大西路、东吴路与四牌楼街道交界,辖区总面积2.32平方千米。 2011年末,大市口街道总人口6.07万人。

1949年后,为千秋、斜桥等镇属地;1980年6月,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大市口街道,属北固区;1983年,属城区;1984年,属京口区。 截至2020年6月,大市口街道辖7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府学新村1号。

2011年,大市口街道实现生产总值48.92亿元,财政总收入1.12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845元。

大市口街道历史沿革

1949年后,为千秋、斜桥等镇属地。

1952年,属北固区。

1956年,撤区,分属寿邱、中山路2街道。

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

1980年6月,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大市口街道,属北固区。

1983年,属城区。

1984年,属京口区。

大市口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大市口街道因辖区大市口片区名得名。

大市口街道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市口街道地处京口区西部,东依宗泽路与象山街道毗邻,南至中山东路与健康路街道连接,西沿古运河与润州区宝塔路街道隔河相望,北沿大西路、东吴路与四牌楼街道交界,辖区总面积2.32平方千米。

大市口街道经济

综述

2011年,大市口街道实现生产总值48.92亿元,均为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年,财政总收入1.12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23亿元,增值税0.44亿元,企业所得税0.22亿元,个人所得税0.2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845元。

商贸

2011年末,大市口街道有商业网点1441个,职工80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3.4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大市口街道有1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

大市口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大市口街道,位于京口区中部偏东。东沿环城路至花山路东端接古晋陵郡城遗址,与润州区象山乡接壤,南沿中山东路至大学山与健康路街道相望,西以古运河与宝塔路街道分界,北沿大西路及千秋桥街至鼓楼岗与四牌楼街道为邻。以辖境大市口区片命名,街道办事处设在大爸爸巷24号。1989年,有23个居委会,340个居民小组,16787户居民,51467人(男27741人,女23726人)。
  解放初,辖境属千秋、斜桥等镇。1952年,属北固区。1956年,撤区建街道办事处,辖境为寿邱、中山路街道办事处。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1980年,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大市口和四牌楼街道办事处。1983年,属城区。
  大市口为镇江城区最古老的地区之一。东汉末三国吴孙权筑“京城”于北固山前峰,即现在的烈士陵园及鼓楼岗一带,东晋时筑“晋陵郡城”亦在境内。唐代筑城时,曾先后置“千秋门”(后改铁瓮门)和青阳门。明、清时筑有“十三门”,抗日战争之前尚存。据史料记载,宋代大市口即为镇江城厢之“大市”。鼓楼岗、五条街一带,历为府、县署所在地。大市口地区历来为人烟稠密、商业繁盛的中心。1930~1932年间,拓建中山路和中正路(今解放路)时,在两条路交叉点,建有一座中山塔,于60年代初拆除。1987年,中山路再行拓宽后,东接环城路,西至古运河一段,称中山东路。沿路大楼林立,市内各路公共汽车,均在大市0错行驶。五条街建有城里最大的菜场和农贸市场中心,并设有饮食夜市场。境内有43条街巷。
  花山湾一带,原为润州区象山乡农舍和菜地。80年代初,始兴建住宅楼群,今已形成新型住宅区,建有387幢住宅楼。结合旧城改造,境内八叉巷、弥陀寺巷、演军巷一带,也于80年代中后期,拆除旧房,兴建住宅楼群。
  境内有中学4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3所。其中,八叉巷小学为全国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年宫、少年宫和河滨公园均在境内古运河畔。
  境内文物古迹,主要有:京口城、六朝晋陵古城遗址、汉荆王刘贾墓、万寿宫、古城隍庙及古清真寺旧址等。第一楼街有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的鲍皋旧居。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大市口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大市口街道地图

导航去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