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白蒲镇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白蒲

白蒲是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管辖的镇,车牌苏F,长途区号0513,人口约12万(截至2019年),面积14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9个行政村(社区)

白蒲镇概况

地名:白蒲镇
隶属:如皋市
行政级别:
区号:0513
车牌:苏F
邮编:226000
区府:松杨社区蒲盛路1号
区划代码:320682105000
身份证前6位:320682
面积:145平方公里
人口:12万人
人口密度:828人/平方公里

白蒲镇,隶属于江苏省如皋市,地处如皋市东南,东与如东县新店镇相邻,南与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平潮镇接壤,西接下原镇,镇人民政府距如皋市人民政府46.4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44.8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白蒲镇户籍人口为119977人。

镇区千年“一镇两治”。2000年4月,新姚乡、勇敢乡并入。 截至2020年6月,白蒲镇辖14个社区、1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蒲盛路1号。

2019年,白蒲镇有工业企业545个,规模以上企业5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6个。

白蒲镇历史沿革

镇区千年“一镇两治”。后周显德五年(958年)设通州,白蒲一分为二,南半部划归通州。

宋、元、明、清、民国五代,分属通(州)、泰(州)两界,分设蒲南、蒲北两镇。

1949年,以通扬运河为界,河东属如东县,河西属如皋县。

1953年,统属如东县。

1954年,划归如皋县。

1958年,改为火箭人民公社。

1963年,改名为白蒲人民公社。

1975年,复为白蒲镇。

1988年3月,新姚乡的街东村、松杨村,勇敢乡的蒲东村、蒲南村、文峰村,蒲西乡的蒲西村、蒲北村、姚园村划入。

1995年,蒲西乡并入。

2000年4月,新姚乡、勇敢乡并入。

2013年,撤销林梓镇、白蒲镇,将原林梓镇、白蒲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白蒲镇。

白蒲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白蒲镇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古蒲涛县旧址,曾建城,隋代废。建镇初期,因四周湖泽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而得名,亦名蒲塘、青蒲。

文物古迹

法宝寺位于白蒲镇西郊,法宝寺原位于南街,建于唐太和四年。在宋代修建中,掘得一白龟,献于朝廷,赵祯皇帝赐名为“法宝寺”。寺内象形建筑在国内实属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初期,该寺改建为白蒲中学,大雄宝殿保存完好。1998年经如皋市政府批准易地迁建,保持了原有风貌。

白蒲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蒲镇地处如皋市东南,东与如东县新店镇相邻,南与通州市刘桥镇、平潮镇接壤,西接下原镇,镇人民政府距如皋市人民政府46.4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44.89平方千米。

气候

白蒲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和宜人,四季分明,雨水时数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C;年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平均日照2078.4小时。

水文

白蒲镇境内主要河道有通扬运河、新联河、白里河、司马港河4条,总长度135千米,河网密度1.59千米/平方千米。主要河流均可通航。

自然灾害

白蒲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台风、霜冻、龙卷风等。

自然资源

2011年,白蒲镇有耕地面积12.9万亩,人均1.65亩。

白蒲镇经济

综述

2011年,白蒲镇财政总收入2.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8亿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700万元,增值税9400万元,企业所得税2800万元,个人所得税890万元,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4.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1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3.91:52.66:33.4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5481元。

2019年,白蒲镇有工业企业545个,规模以上企业5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16个。

农业

2011年,白蒲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31亿元。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53751吨,人均68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油料、蔬菜等,棉花种植面积728亩,产量40吨,桑园面积269亩,产茧4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009亩,产量1576吨,蔬菜种植面积12438亩,产量28980.5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黄瓜、马铃薯、萝卜、茄子、西红柿等。有规模农业园区21个,农业龙头企业3家。

2011年,白蒲镇畜牧业以饲养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3.47万头,年末存栏5.9万头;羊饲养量1.6万只,年末存栏0.7万只;家禽饲养量348.2万羽,上市家禽302.1万羽,年末存栏46.1万羽,生产肉类8687吨,禽蛋产量4054吨:畜牧业总产值1.87亿元,渔业以淡水养殖等为主,水产品产量3060吨,渔业总产值0.7亿元,大型农业机械860台(辆)。

工业

2011年,白蒲镇工业总产值165.9亿元,以液压机械、长寿食品、服装绗缝等产业为主,液压铸件、液压机、铁链、化工、羊毛衫、扎绣品、绗缝被等产品国内驰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职工18650人,实现增加值11.5亿元。其中超亿元企业8家,50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6家,税收超百万企业有16家。

商贸

2011年末,白蒲镇有商业网点17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亿元,工商注册个体工商户达1812个,实现增加值6.29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白蒲镇有各类存款余额2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3亿元。

邮电业

2011年,白蒲镇邮政业务收入52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500万元。

白蒲镇风景名胜

综述

白蒲镇境内有济忠井、挂弓巷、都天殿、文峰阁等景点。

济忠井

相传在宋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曾率精忠报国的岳家军驻守白蒲。年遇大旱,河水皆涸,连饮水都成了问题。父老乡亲怀着对岳家军崇敬之情,纷纷动手,在燕子河北稍分岔之地,开凿了一口供岳家军饮水之用的水井,并将此井命名为“济忠井”。

挂弓巷

在白蒲镇东北隅白衣殿的背面,有一条形似弓背弯曲的小巷,即是古镇著名的“挂弓巷”。

挂弓巷的历史,起源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太平军曾一度进驻白蒲。当时人们由于正统观念的束缚,纷纷回避。但就在这条小巷内,有一位吴姓孝子和他的家人,仍然留在巷内家里,不肯离去。当时有位太平军将领清查到此巷,见他们仍然留在巷内,感到奇怪,便询问道:“我大军到此,人们尽皆回避,你为何斗胆留在这里?”这位吴姓孝子当即跪下答道:“民父日前刚辞世,只因亲屍未寒,尚未殡葬,不忍离开!”听了这话,这位军官慨叹道:“真孝子也!你就安心在这里为尔父料理丧事吧!”为了防止干扰,他特地将身上佩戴的一张弓挂在巷口,并下令曰:“此巷内为孝子所居,正在理丧,凡我军民人等,不得进巷干扰!”因此该巷得名为“挂弓巷”。人们听说太平军如此仗义爱民,不像当局所说的“长毛(对太平军的贬称)杀人不眨眼”,也就纷纷归来,安居乐业。

据说这条巷道,原本是直的。但太平天国亡后,白蒲人民为了纪念太平军纪律严明,亲民倡孝,但又慑于满清皇威,不敢声张,更不敢留下文字,只好以表彰吴孝子为名,牢记此巷的名字。为了永久纪念,巷内居民,不惜牺牲私家利益,拆屋改造,把这条巷建成弓形。

都天殿

白蒲古镇上,有两座土山。北面的那座叫北泰山,南面的那座叫南泰山。其上均建有寺庙,为佛教遗址。

在古镇白蒲的东部,有一个占地近百亩的大水池,形似行将满月的上弦月亮。池中遍种荷花,这个大池塘的名称,旧时有多种多样说法,有人模仿杭州西湖,称之为“东湖”;有人说它像个月亮,称之为“月池”,现一致称它为“映池”。

“映池”这个名称,是有其来历的,相传咸丰年间,蒲镇书法家姜公仁修和一些诗人墨客,来到池西侧的半岛上赏荷,谈起了水池的名称问题。有人说模仿杭州西湖而名之曰东湖,气魄嫌大,不堪受用。也有人说叫月池吧也嫌俗气了一点。就在这时,有人吟起了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到这里,姜公又重复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佳句。所以这个池塘就叫映池,它既可配衬诗的首句,又是当前的美景,“映池”的名称就这样传下来。

文峰阁

白蒲古镇西南方,旧时矗立着一座四方形二层的楼阁,上面遍挂匾额。登阁北望,白蒲镇全貌,了然入目。每年端午佳节,人们纷纷至此,作赏午踏足之游。

这座古阁,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说是当年古镇的士绅,为了宏扬文风,冀希当地多出文入学士而策划兴建的。在筹建之初,他们曾具文呈请通州知州批准兴建。但旧时民风认为建造文峰塔(阁)之类的建筑,对科举中的的录取机遇,关系甚大,不是随意可建的,所以被这位州官大人所婉拒,理由是白蒲离通州甚近,而通州早已建有文峰塔,依制不可。据说这件官司一直上诉到朝廷,而州府上报时谎说白蒲离通州仅六里之遥,按制不可,后来有位白姓学政从泰州经如皋赴通州,途经白蒲,当地士绅也曾向他申请。白学政回京后,清帝宣宗曾询及此事,白学政禀告说:“臣也未计白蒲到通州的里数,犹忆臣从白蒲黄昏开船,达旦抵通……”宣宗听后,认为从水路行程所耗时间来看,两地距离断不止六里,于是才敕准兴建。

兴建文峰阁时,原拟建在通扬河畔。但大河直来直去,设计者认为河水直流,不利于积蓄孕育文化之气,于是就把这段运河暂时截流,截直改弯,将文峰阁建在拐弯处,耗资甚巨,而且不利于航行。但当时民风习俗如此,执事者只好从俗办理。一直到解放后兴修水利,才裁弯取直,恢复旧观。

白蒲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2013:撤销林梓镇、白蒲镇,将原林梓镇、白蒲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白蒲镇,镇政府驻原白蒲镇松杨社区蒲盛路1号。

  可直达北京、广州。白蒲距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南通港、如皋港仅30公里,连接长江沿岸各大港口,出江入海通达世界各地。通扬(南通—扬州)运河从镇中心穿过,2010年前将建成三级航道。这种江海河联运、水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为“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拓展延伸提供了前沿阵地,为白蒲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创造了最佳通道。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白蒲镇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高峰基本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全年平均气温为14.6℃,月平均以1月份最低,为1.8℃;7月份最高为27.2℃。年平均日照2041.5小时,8月份日照最多,为229.8小时;2月份最少,130.7小时。年平均降水数为121.3天,年平均降水量105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215.6天。镇境内在历史上未出现过ms>4.0级的地震记载。镇境内无环境污染源,无沙尘暴天气。

  含硒宝土,天香馥寿。白蒲镇境内土壤质量高,适合各种作物种植。值得称奇的是白蒲土壤中含有硒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直接影响了人体健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主持了对白蒲土壤的采集和研究,发现白蒲土壤中含有效态硒、锌、硼、镍等微量元素,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的作用;锌能维持细胞膜稳定性,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硼影响人体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土壤中的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组合正好适合人体,通过食物链吸收,提高了白蒲镇居民的搞衰老能力。根据最新统计,白蒲8.2万人中百岁老人多达23位,总数位居全国乡镇之首,百岁老人的比例为2.8人/万人,而联合国确定的长寿绲闹饕副曛邪偎昀先吮壤?.75人/万人。此外,白蒲95岁以上的老人有116人,90岁以上的老人425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3221人。在世人为之赞叹称奇的“太平盛世万岁宴”上,103岁的白蒲人瑞刘镜寰挥毫颂党,欣然写下“0好”四个大字,如今这幅撒金条幅已作为珍贵礼物献给了党的“-”,给古镇白蒲又添一段佳话。

  名产纷呈,享誉中外。黄酒、茶干、鱼圆、黄芽菜是白蒲镇四大传统特色长寿食品。白蒲黄酒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素有“液体面包”的美名,有“南绍兴、北白蒲”之称。白蒲黄酒采用纯稻米酿造,工艺独特,富有二十几种人体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2021年10月,白蒲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453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白蒲镇上榜。

  2014年7月,白蒲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白蒲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白蒲法宝禅寺

  法宝禅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原来叫做圣教寺。始建于唐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重建,被列为“维扬八大丛林之一”,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寺院……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白蒲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白蒲镇相关榜单排名

江苏省全国重点镇,白蒲排第35名。

白蒲镇地图

导航去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