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施河镇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施河

施河是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管辖的镇,车牌苏H,长途区号0517,人口约7.36万,面积10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9个行政村(社区)

施河镇概况

地名:施河镇
隶属:淮安区
行政级别:
区号:0517
车牌:苏H
邮编:223001
区府:政和路1号
区划代码:320803106000
身份证前6位:320803
面积:108平方公里
人口:7.36万人
人口密度:681人/平方公里

江苏特色小镇-施河智教乐享小镇 ,中国“教具之乡”——施河镇。位于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东南,地处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处,交通十分便捷,南接京沪高速,北依徐宿淮盐高速,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7.36万。先后取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生态镇”、“全国卫生镇”等荣誉。2004年“七一”前夕,镇党委被中共江苏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5将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

2019年7月24日,施河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施河镇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

施河镇工业发展

教学具是施河的特色产业,我们不断放大产业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教学具生产、销售基地——华东教学具城·施河。目全镇拥有教学具企业141家,集中区1800亩,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生产型企业78家,就业岗位万余个,形成了多媒体、数字一体机、智能实验室设备、大型幼儿玩具、校园软件开发系统及校园后勤装备等6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世界第一的共创公司是我镇的知名企业,已成为全球人造草坪领军企业,是江苏省民营经济100强,入库税金7000多万元,“十二五”末开票销售将达到50亿元。

施河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一是坚持高起点编制集镇规划。按照集镇建设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要求,我们聘请了淮安市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完成了施河镇集镇和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二是以道路改扩建工程为突破口,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300万元对镇区的部分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形成了四横六纵较为完善的镇区路网结构。目前镇区道路总长12公里,中心区主干道2条总长4.2公里,人均拥有镇区道路面积为16.6平方米,路面完好率达98%。三是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近300万元,完成了供水二期扩建工程,供水管道每年延伸12.5公里左右。四是完善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施河工业经济发达,教学具产业块状经济优势明显,施河镇拥有大大小小的教学具企业近10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供销员5000多人),形成了教具、学具、幼儿玩具、体育器材、电教设备、运动场地及学校后勤装备等7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系列,申请国家专利70多个,有26个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其中共创人造草、爱心智能等新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最大的教学具生产、销售基地之一,是华东旭日教学用品城所在地,年实现销售6亿元。 淮安淮安区施河镇成功地实现了施河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教具之乡”。教学具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从粗放型和低成本型到集约型、差异型竞争的重要转变。施河镇有企业50多家,固定投资近1.5亿元,5000多名供销员遍布全国各地,取得了吉林、山东、新疆等多个省区教学具产品的经营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教学具生产和集散基地,年产值近3亿元,并有26个系列的教学具产品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形成了教具、学具、幼儿玩具、体育器材、电教设备和学校后勤装备六大类共三千多个品种的教学具主导产业,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

由于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施河镇经济指标增速较快。201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080.3万元,较2010年净增9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亿元,外资到帐600万美元;新开工亿元项目3个,3000万以上项目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实现工业产值58.29亿元,列统企业入库税收4260万元,技改投入4.63亿元;固定资产投入24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入9.85亿元。

中国·施河教具城

施河镇现有教学具生产企业180多家,形成了智能实验室设备、大型幼儿玩具、校园软件开发等6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是国内最大的教具产销地。11月初落成的占地580亩的中国施河教具城是全国最大的教学具交易展示平台。

据了解,中国·施河教具城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可容纳近200个教学具企业入场展示经营(目前一期工程已圆满结束)。二期将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4年底建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由多栋四、五层多功能楼宇组成,单层面积六百到一千平米。三期将陆续建设玩具城、运动服装城、材料城、物流园。四期将兴建5A级高层写字楼、科教研发孵化中心、教学装备标准检测中心、四星级酒店。五期将兴建中国国际教具博览中心。通过6—8年的建设,最终把施河教具城打造成中国教育装备产业产品的集中展示、采购交易、新品研发、上下游行业分工协作、技术服务交流的首要平台,成为全国最大的科技型、开放型国家级教学具生产和研发基地。

施河镇是全国闻名的“教玩具之乡”,拥有从事教玩具生产经营的企业17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教玩具产业实现销售30亿元。据了解,新建教玩具产业园占地面积300亩,预计一期工程开园营业。建成后的教玩具产业园将集产品展示、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镇政府在品牌建设、信息管理及物流运输等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

“三集三突出”推动教具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教具之乡——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以“转型升级当先锋,科学发展争一流”为主题,围绕教具产业“生产要素集聚、发展规模集群、经营方式集约”的转型思路,不断创新实践载体,全力推进教具产业的扩量提质,转型升级。

集聚要素,突出“功能提升”促产业转型升级。

为有效提升镇工业集中区项目承载力,该镇结合“十二五”确立的“全市争第一、全省创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产业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先后聘请省市相关专家为该镇修订了施河镇《教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工业集中区和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通过拍卖冠名权、广告招商招租等市场运作的办法,在规划的集中区内新建标准化厂房10幢,铺设“三纵三横” 水泥路面共12千米。结合公开承诺活动,较快完成人民路二期,双福桥、集镇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亮化工程,及时兑现了工业集中区内电力扩容、污水管道延伸等承诺事项。动员并鼓励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作坊、小企业增资扩股到集中区发展,结合“三新三服务”活动,研究出台了“区外作坊企业扩建进园”的激励办法,有效促进了本镇27家,周边乡镇7家共34户小企业入区经营。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为教具产业的扩量提质、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集群发展,突出“品牌引领”促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龙头带动。针对教具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家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单打独斗的经营格局,充分发挥教具协会党组织的协调功能,在明确责权利的基础上对56家生产型企业和61家销售企业,按松散层和紧密层进行科学整合,成立“华旭”教学具用品集团,统筹生产、研发和营销。二是品牌引领。由协会党组织牵头,组织专门力量精心筛选编制项目,申报施河教具集体商标,印制施河教具宣传画册,“施河教具”两件集体商标收到国家商标局受理通知书,2010年4月,“施河教具”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5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上登台亮相,现场成交5.3亿元。三是抱团作战。按区域划分,“一个窗口”对外。由协会党组织牵头,组建教学具营销团队,实行资源共享。销售订单根据企业生产能力,按需分配到相关企业,较好解决了过去平行企业“互不相连,恶性竞争”,小企业“每况愈下,难以生存”等一系列阻碍教具产业发展壮大的突出问题。

集约经营,突出“双轮驱动”促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驱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活动开展以来,协会党组织紧扣“特色产业创一流”主题,数次推动集团董事会攀亲高等院校,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建立了互动双赢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通用技术管理软件等项目6个,并有12个系列203个品种获批国家专利。二是内力驱动——走“中小企业孵化”滚动发展之路。积极优化企业党组织设置,将协会党组织升格为党总支建制,按照单独、联合或挂靠组建的方式,在工业集中区新建产业党组织8个,有效实现企业党组织全覆盖。通过搭建企业党员干部“产业扩量我先行”载体,深入开展“平行结对比高低”等竞赛活动,促成8名党员业主增资扩股,带动13名非党员业主新上精加工和教具制造项目,较好实现产品由加工型向制造型转变,2010年“华辰”等4家企业被评为市高新技术企业,有3个产品获“省名牌产品”,共创公司被评为省民营经济100强和省高新技术企业。

施河镇产业发展

淮安市淮安区地处苏北腹部,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当地教学具、毛巾针织等产业迅速崛起,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潜力巨大的板块经济。这些“板块经济”逐步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施河镇教学具产业概况。施河镇拥有130多家大大小小的教具企业,有职工近万人。企业的产品从常用的文具尺、放大镜、调色板,到现代化的投影机、多音源播音系统以及各类儿童滑梯等,形成=7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系列,申请国家专利70多个,有26个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其中共创人造草坪、爱心智能等新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镇上有一支非常庞大的专门销售教学具的农民经纪人队伍,营销组织有80多个,营销员有5000多人,每年教学具销售额超过10个亿。施河镇从事教学具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有近10家,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的三分之一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教学具生产、销售基地之一。教学具企业的快速飞展给施河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形成独一无二的“板块经济”

教学具产业转型情况及主要原因。从2003年至今,施河镇30多户规模以上教学具企业中,已有10多户企业陆续开始转型,其中转型成功的6户,处于转型过渡期和筹备期的近10户。在6户转型企业中,一部分继续从教学具产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这类企业共4户;另一部分投资新项目,引进新设备、新技术,聘请高级管理人才,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这类企业2户。企业转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空间逐步下降。特别是宝应等地教学具企业的崛起和壮大,对施河教学具产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一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必须扩大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二是改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尽管施河镇的教学具产业规模较大,但多数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以订单式的生产方式为主,以销定产、先销后产的企业占比较大,难以做大做强;三是为资本寻找出路。在教学具企业中,一些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初步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开始考虑再投资,筛选新项目,引进新设备,为资本寻求出路。

施河镇工业园区

施河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举全镇之力,潜心培育特色产业,倾力打造教学具特色园区。施河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已完成世纪大道、德福路等“三路三桥”建设,集中区已建成面积达800亩,入园的40家企业,吸纳劳动力8000人。集中区生产教具、学具、电教设备、后勤装备等七大类2000多种产品,其中有60个国家专利产品。2005年,教学具产业的税收,占施河镇全年财政收入的90%以上。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招商引资成果的不断扩大,施河镇对工业集中区进行重新规划,面积为4000亩。将入园企业的投资密度提高到120万元/亩,亩均建筑面积在1800平方米以上,亩均工业销售不低于100万元,亩均入库税收不低于4万元,亩均职工收入在800元/月左右。施河镇通过土地挂牌出让、连片开发,以及拍卖道路冠名权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区“五通一平”面积可望达到1200亩,建成“四纵四横”道路框架,形成更多可供投资开发的“熟地”。客商投资1.5亿元建设的120亩的全民创业园,已有14家企业签约入园,其中包括王牌电器等著名企业。

施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全国“教具之乡”——施河镇,位于一代伟人-总理的故乡-----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东南,地处淮安、扬州、盐城三市交界处,交通十分便捷,南接-(距宝应泾河入口13公里),北依徐宿淮盐高速,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4.5万,下辖2居14村。先后取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2004年“七一”前夕,镇党委被0江苏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施河工业经济发达,教学具产业块状经济优势明显,全镇拥有大大小小的教学具企业近10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供销员5000多人),形成了教具、学具、幼儿玩具、体育器材、电教设备、运动场地及学校后勤装备等7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系列, 申请国家专利70多个,有26个系列产品通过国家教育部鉴定(其0创人造草、爱心智能等新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最大的教学具生产、销售基地之一,是华东旭日教学用品城所在地,年实现销售6亿元。

  由于教学具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施河小城镇建设和园区建设突飞猛进。2003年,施河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发展规划通过省规划设计院专家组的论证,并制定了20年发展详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短短两年多时间,施河集镇和园区建设的规模翻了一番,建成了世纪大道、德福路、德福桥、五支桥和人民桥等关键性基础设施,旭日大厦、农民别墅园,以及一幢幢造型别致、格调高雅的现代化厂房,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建设的水平。.

  2021年10月,施河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402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施河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施河镇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施河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施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施河镇地图

导航去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