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江背镇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江背

江背是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管辖的镇,车牌湘A ,长途区号0731,人口约6.16万(截至2019年),面积17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3个行政村(社区)

江背镇概况

地名:江背镇
隶属:长沙县
行政级别:
区号:0731
车牌:湘A
邮编:410000
区划代码:430121104
身份证前6位:430121
面积:175平方公里
人口:6.16万人
人口密度:352人/平方公里

江背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地处长沙县南部偏东,东邻浏阳河,南邻浏阳市柏加镇、镇头镇,西靠长永高速公路与黄兴镇接壤,北邻浏阳市永安镇,距长沙县人民政府30千米, 区域总面积174.5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江背镇户籍人口为61598人。

清朝时,现江背镇境域属善化县第五都;1992年,河田乡改为江背镇。 截至2020年6月,江背镇下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江背社区。

截至2019年末,江背镇有工业企业206个,其中规模以上3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江背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江背镇因地处乌川大山48条山溪汇聚处,房舍背水而建,故名江背。

江背镇建置沿革

清朝时,属善化县第五都。

民国时期,属五美乡。

1950年,为河田乡。

1961年,河田乡改为河田公社。

1984年,河田公社改为河田乡。

1992年,河田乡改为江背镇。

1995年5月,五美、梅花2乡并入江背镇。

江背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背镇地处长沙县南部偏东,东邻浏阳河,南邻浏阳市柏加镇、镇头镇,西靠长永高速公路与黄兴镇接壤,北邻浏阳市永安镇,距长沙县人民政府30千米, 区域总面积174.5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江背镇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主要为丘陵。

气候

江背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温和湿润,热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冬寒期短,暑热期长,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年平均275天;年平均降水量1604.4毫米。

水文

江背镇境内河道属浏阳河水系;浏阳河流经西南部,境内河道长9.9千米;另有三条水在坪上屋集中成三叉河,流经特立村、金洲村,在金洲村河口注入浏阳河。

自然灾害

江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冰雹、低温、霜冻、暴雨、雷击等。

自然资源

江背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硅土。2011年,江背镇有耕地5.4万亩,人均0.9亩。

江背镇经济

综述

2005年,江背镇完成财政总收入8579万,地方收入3133万元,分别同比2004年增长33.5%和43.7%;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5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29.1%;实现农业总产值1.45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19.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同比2004年增长14.8%;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5600元,同比2004年增长11.7%。

2009年,江背镇实现财税收入10082万元。

2010年,江背镇完成财税总收入6654万元,五年年均增长2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2800万元,同比增长22.6%,五年年均增长28.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0元,同比增长23%,五年年均增长18.8%。2010年,江背镇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1亿元,其中市外境内7875万元,市内县外3426万元,投资总额109000万元。2010年,江背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28900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8.6%。

2011年,江背镇财政总收入10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85万元,比2010年增长34.3%;人均财政收入1724元,比2010年增长41.9%。

截至2018年末,江背镇有工业企业168个,其中规模以上3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个。

截至2019年末,江背镇有工业企业206个,其中规模以上3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2010年,江背镇农林牧鱼实现总产值51400万元,五年年均增长15.7%。

2011年,江背镇农业总产值51000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江背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江背镇生产粮食52000吨。江背镇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2011年,江背镇油菜种植面积23600亩,油菜籽产量1960吨。江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江背镇生猪饲养量80000头,家禽饲养量18万羽。

工业

“十五”期间,江背镇引进了汽配生产企业总数达到63家。

2010年,江背镇20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8亿元。

2011年,江背镇有工业企业35家,职工6000人;工业总产值为54.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3元,比2010年增长12%。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江背镇有商业网点6个,职工120人。2011年,江背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000万元;有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20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江背镇有农村商业银行营业所3家、邮政储蓄所3家;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45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6%;人均储蓄7759元;各项贷款余额21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40%。

江背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江背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熊瑾玎等同志的故乡,地处长沙、株洲、浏阳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市和铁路枢纽株洲市各30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10公里,浏阳河穿境而过,s103省道横贯东西,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具有独特的政治人文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镇内市场繁荣,企业兴旺,物产丰富,盛产油茶、木材、花卉苗木。水泥、车身生产历史久远,素有“水泥之乡”、“车身之镇”的美誉。全镇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耕地5.4万亩,辖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是长沙县行政大镇、工业重镇、经济强镇。

  江背镇人杰地灵,特色众多。境内有三湘第一村、全国文明村---印山村;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故乡特立村;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前景美好的乌川湖村。江背镇曾多次得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视察、指导。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的吹响,江背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整体工作创一流,财政税收争亿元”的奋斗目标,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0.87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总产值34.5亿元,农业总产值4.80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0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93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89元。

  产业发达,经济繁荣。近年,江背镇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突出工业发展为主的乡镇。面对机遇与危机并存,江背镇在巩固汽车配件和水泥建材两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科学定位,努力做大工业园,做强规模企业,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一是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江背镇依靠人的这一根本因素,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将江背打造成长沙县的工业重镇。印山村成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同心实业成为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万征车架成为中联重科唯一保存最具实力合作伙伴;新崛起的神久公司,大手笔大写意,在金融危机中逆势抵进,开局打了漂亮仗,形势喜人; 2009年,江背镇工业企业产值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2%;规模工业产值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镇规模企业达到20家,其中十亿元级企业2家,亿元级企业2家。二是招商引资势头良好。政府完善了招商网络平台建设,加强项目包装,积极组织对外招商。同心公司实现全方位招商,继与美国aaac公司成功合作并在美国上市后,梅花客车又与湖大技术合作,开发出特种客车。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模式,开发建设了同心产业配套园,近700亩土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2009年共引进项目9个,其中工业项目5个,已到位市外境内资金16610万元,市内县外资金9000万元,完成合同外资860万美元,到位外资600万美元。三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旅游和商贸流通发展条件不断成熟,特立故居红色旅游的基础日趋完善;过去被称为“鸟也不落脚”的乌川湖村,依靠本地优势,创新思路大做环保文章,一举成为全省的环保示范村,赢得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09年,江背镇共推介创业先进典型3个,新注册个体户112户,私营企业25家,申报创业扶持项目13个。

  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近年来江背镇以人为本,狠抓落实,完善镇村规划,完成了全镇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发展规划以及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好了城乡一体化大规划的前期调查论证。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投资40万元的江背垃圾中转站建成投入运行,集镇管理得到加强,集镇形象不断美化。加快乡村公路建设,2009年,江烟线3.6公里竣工验收;通村公路省规14.9公里、市规14.5公里、县计划4.7公里也全部完工并验收。积极配合长浏、浏醴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建设“两型”社会作出努力。加强了电力建设,实施农网改造扫尾,电气化村的建设顺利进行。

  “三湘第一村”——印山村。青山环绕、风景秀丽的印山村地处长沙县江背镇,距省会长沙45公里,总面积5.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53亩,山塘水面97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321户,1220人,村党委下辖三个支部,其中一个农业支部,两个工业支部,共有党员80人,团员124名。

  改革的春风吹拂印山,促进了印山村的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工业,一年上一个台阶。全村现有机械厂、包装厂、家具厂、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江西印山台水泥有限公司等十一个企业,村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净值达5亿余元。200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8万元,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8亿元,创税4850万元。近年来,印山村的私营经济发展很快,现有个体工商户118户,养殖业、机械加工业、水泥制品等均已形成规模。个体运输业尤其发达,全村拥有货运汽车200台,家用小汽车120台。

  印山村集镇始建于1993年,由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整体规划。历年共投资5400多万元,先后完善了水、电、路、话、有线电视等各项基础设施,新建了移动、联通无线通讯发射塔。斥资480万元兴建的印山小学,教学设施一流;极具江南山水神韵的印山公园供村民闲暇游玩,尽享生活乐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多次来印山村指导视察工作,高度评价了印山取得的成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国家副主席-、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同志来到印山村视察,充分肯定了印山村的工作,全村人民深受鼓舞。2001年,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与印山村结成友好村。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印山人民在党委带领下,坚持“工业强村,农业美村,商贸活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15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人均纯收入10万元,人均创税10万元。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就是拓宽思路上项目,集中精力抓调整,提高质量争市场,加强管理增效益,遵照党的-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建设富裕和谐的三湘第一村。

  生态环保示范村——乌川湖村。自2007年12月乌川湖村被省环保局定为全省第一个新农村环境保护“四洁”(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工程建设示范村以来,为实现环境美好型新农村,该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村民自筹400多万元资金,大家一齐动手,真抓实干,才半年时间,“四洁”工程即按质按量完成。截至目前,该村已完成了542户人家的房屋改造,全村改水、改厕率达到91%,污水处理率达到 89%,11个村民组安装垃圾桶254个。不少农户达到了“无渣无杂一条路,整洁舒适一栋房,生态家园一个院,节能卫生一个厨,标准水质一口井,实惠环保一种能,干净清洁一个厕,垃圾分类一个桶,人工湿地一个园,污水处理一个池”的“十星”标准。乌川湖村支两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发展高科技、无污染、无公害产业,先后引进示范性农家乐、湖南农大科研实验基地等项目。为壮大集体经济,投入16万元,低改楠竹基地400亩,至今已达8000亩;低改油茶基地1200亩,目前已达7000余亩,形成一村一品主导生态产业。重点扶持河田大屋新农村示范组联片开发蔬菜30亩。创建生态环保示范村,使乌川湖村的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由更快向更好跨越,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江背镇将围绕“工业兴镇、强企富民”发展思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江背”这颗瞩目的“长东明珠”,必将迎来又一轮发展的春天。

  徐特立故居

  徐特立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城东43公里处长沙县江背镇。为一所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民居。始建年代待考。1914年改建,其后两次扩建并多次维修。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

  乌川湖风景区

  乌川湖风景区位于长沙县江背镇,占地约1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500余亩,是长沙市开发最早的旅游度假区之一。乌川湖度假村交通十分便利,地处长沙、株洲、浏阳三地中心地带,319国道、长浏高等级公……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江背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江背镇地图

导航去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
也叫江背的地方
江背镇(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