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太平店镇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太平店

太平店是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管辖的镇,车牌鄂F,长途区号0710,人口约12.20万(截至2019年),面积23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2个行政村(社区)

太平店镇概况

地名:太平店镇
隶属:樊城区
行政级别:
区号:0710
车牌:鄂F
邮编:441000
区府:郭岗村
区划代码:420606101000
身份证前6位:420606
面积:233平方公里
人口:12.20万人
人口密度:524人/平方公里

太平店镇,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下辖镇,地处樊城区西北部,东与牛首镇相连,南与谷城县相邻,西北与老河口市接壤,北与襄州区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232.70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太平店镇户籍人口122009人。

1984年3月,改称太平店。2001年3月,原襄阳县撤乡并镇,将原朱坡乡和太平店镇合并为太平店镇。2001年8月,属樊城区。 截至2021年10月,太平店镇下辖4个社区和3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郭岗村昌盛大道1号。

2011年,太平店镇财政总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亿元,比上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8116元。 2019年末,太平店镇有工业企业77个,其中规模以上2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9个。

太平店镇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五月至九月(1949年5—9月),属竹条管辖。

1984年3月,改称太平店。

2001年3月,原襄阳县撤乡并镇,将原朱坡乡和太平店镇合并为太平店镇。

2001年8月,属樊城区。

太平店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太平店镇因此地即使元朝兵荒马乱之时,仍呈现太平盛世景象,故而得名。

风俗民情

太平店镇有建房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建房一般是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一般的户自己请人搭个茅屋,不讲究什么。比较富裕一点的就有很多讲究,首先请阴阳先生(风水先生)看屋场(宅基地),定房屋方向,门朝哪个方向开。定好方向后,要挑堂屋的梁树,该地多用榆木、楸木,或从外地买杉木。自己没有的还要到别处去买。看准后,起早偷放,谓之“偷梁换柱”,然后付给树钱。梁树放倒后是不准人从上面过,特别是女人。树蔸上放一红纸。然后请人抬梁树,前面引路人打一“千里眼”,(所谓“千里眼”就是用竹蔑筛绑在竹竿上系红布或红绫。)梁到现场后,“千里眼”顺着阴阳先生所定的方向插在门前。木梁从放倒到做成功架上屋脊一直用人守护。在此间,主东家都要分给风水先生、瓦工、木工拿封子(红包)。梁做好后,在中间系一红布兜,内装农历、笔、五色花线。在竖列架和上梁时,请木工手提一红公鸡,一面喊采,一面向人群撒糖果、糕点、饼子、铜钱、供香馍。上面喊一声,下面围观的群众应一声“有哇”、“发呀”。撒糖果、铜钱的人注意多向屋后面撒,言下之意是后面有人(后人兴旺)。在喊采声中屋架上的人缓缓将屋梁拉上,直至安放到位。

太平店镇有寿诞习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地给老人祝寿,一般只限于儿女至亲,生日的前一天晚上都来祝贺,第二天早上吃寿面,中午吃酒席,但富有的人家大操大办。60大寿更为隆重,请“响手”,请戏班唱戏,亲朋等送寿匾、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至70年代,去掉了这一习俗,80年代以后,这一习俗又捡起来,还掺和了现代成分。不仅60岁生日这天中午一顿酒席,甚至36岁、50岁、70岁、80岁、90岁都祝寿,并且大摆酒席,非常隆重。每次做寿酒,亲戚朋友满下请贴,生日那天请上乐队、亲朋都点歌点戏庆贺。女儿女婿、儿子媳妇给老人买衣物,女婿还要上大礼,也有的朋友买寿匾和礼物的。这天中午鞭炮齐鸣,鼓乐喧天,食客满座,边吃酒饭边听唱,热闹非常。

太平店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太平店镇地处樊城区西北部,东与牛首镇相连,南与谷城县相邻,西北与老河口市接壤,北与襄州区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232.7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太平店镇地形呈囊状,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系山冈地带,最高点钱家山,海拔150米,长岭岗、田家山等山冈向东向北各自延伸,丘陵连绵,纵横数十千米,约占全镇面积的69%。

自然灾害

太平店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低温、霜冻、雷击等。最严重的一次风灾发生在2011年7月24—26日,全镇42个村和3个居委会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5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3万亩,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7.9万元。

自然资源

太平店镇土壤可分三类:岗黄土,约占18万亩,分布于镇境内东北一带,粘性强,有机物含量少,土质差。沙壤土,约占3万亩,分播于镇境内西部和南部。土壤质松,有一定的粘性,多含有机物,适宜种植小麦、水稻、棉花、芝麻。沙土,约占6000亩,分布境内汉水岸边,土壤潮大、质松、适宜种植小麦、棉花、芝麻。为棉花主产区。药用动物:全蝎、蜈蚣、地鳖、斑蝥、蚯蚓、蛇、刺猬皮等。

太平店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太平店镇财政总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2亿元,比上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8116元。

2019年末,太平店镇有工业企业77个,其中规模以上2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9个。

农业

2011年,太平店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2.3%。耕地面积8.9万亩,人均0.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3585吨,其中水稻42654吨,小麦2032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草莓、食用菌、麒麟西瓜等。2011年,草莓种植面积300亩,产量550吨;麒麟西瓜种植面积660亩,产量225吨。

太平店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鸡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8万头,年末存栏1.7万头;羊饲养量0.9万只,年末存栏0.3万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700头。2011年,生产猪肉944吨,羊肉28吨;禽蛋1805吨;畜牧业总产值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3万亩,其中防护林5000亩,经济林8000亩,林木覆盖率17%。鱼塘养殖面积66公顷,产量1553吨,渔业总产值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2011年,拥有大型农业机械230台(辆)。

工业

2011年,太平店镇工业总产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43.8%,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7.7%。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职工9500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4家,职工2400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2个,其中省级1个。

商贸

2011年末,太平店镇有特色街道4条,大型超市2个,工业品市场2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4个,摊位总数量1200个,从业人员14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出口主要产品有床单、尿布等产品,销往3个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出口220万元。

金融

2011年末,太平店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3224万元,比上年增长17%。

太平店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1949年由谷城县划入县第二区,1958年改太平公社,1987年建太平店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160平方公里,人口8.2万。汉丹铁路、汉十公路穿境,汉江环绕。辖胥营、郭岗、五板桥、高田、田山、王台、严湾、邹楼、沈河、芦湾、小樊、刘河、乔岗、崔湾、晏楼、张祠、李集、大冲、梁庄、王堤、钱徐、上茶庵、龚洲、合心、蔡岗、杨旗营、龙巷、茶场、小龙洲29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共建街3个居委会。农业以小麦、水稻、棉花、食油生产为主。工业主要有混纺、丝绸、铸造、竹器、编织、电力、建材、粮油加工、酒厂、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1992、1995年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乡镇”称号,1995年民政部授予“中国乡镇之星”等光荣称号。.

  襄樊市太平店镇位于鄂西北部,地处襄樊西郊,濒临汉水,与谷城县、老河0界,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镇,原名“青泥湾”,又称半扎店,秦时即设有建制,为南阳郡山都县治所所在地。公元1360年(元至二十年),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率部路过半扎店时,见此地戏台高搭,鼓乐喧天,市面繁荣,遂连叹“太平之店也”!太平店由此得名。镇内现有百年老街、千年古树以及大批清朝末年、明国初年的古建筑,全镇版图面积2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万亩,宜林山滩8万余亩,共辖42个村,3个社区,3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4万。2006年全镇gdp2.0477亿元,工农业产值6.5亿,其中工业产值3.5亿元,农业产值3亿元;企业总产值4.8亿元,实现销售收4.1亿元,利税2159万元,自营出口153万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城镇居民纯收入5000元。小城镇建城区面积4.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5万人,城市化率达40%。已建成居民小区7个,贯通街道16条27公里,镇中心主干道路灯铺装率100%,通电率100%,自来水普及率85%,燃气普及率80%,绿化覆盖率30%,每百人拥有电话11门,病床位1.5张,现代小城市框架基本构成,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全镇农业以晶琦米业公司、金城板材公司、金叶食品公司等为龙头的“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已形成化纤、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铸造等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现有140多个产品,销售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自营出口企业3家,8个产品打入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形成了餐饮、服务、商贸等7家专业民营街,注册登记私营户3700多家,从业人员2.1万人。我镇曾先后荣获“中国乡镇之星”、“楚天明星乡镇”、“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城镇”、“襄樊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省第二届“楚天杯”等多个荣誉称号,2004年5月12日被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六部委综合评定为全国重点镇。10月,又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业体育协会联合授予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2006年获“第三届全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太平店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据考证,自秦朝以来,穿越两千年岁月沧桑,见证了历朝历代兴衰存亡。过去这里人称“青泥湾”,公元1368年,元未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率部路过,“但见沿途百姓慌恐四逃,民不聊生,唯此地戏台高搭,鼓锣喧天,市面繁荣,堪称太平,遂连叹太平之店也!”太平店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如今,这里保存完好的百年老街,明清古道,为太平店镇建设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江西会馆,王家当铺,无不映射出这片土地昔日商贾云集的繁华与喧嚣。

  太平店又称太平镇,古称山都,战国时期为南阳之赤乡,后建山都国。秦置山都县属南阳郡,治所在和城(今太平店),后迁至汉水西岸故城(今谷城县黄畈乡张庄)。西汉曾为侯爵王恬启的封地,东汉为侯爵马武和杨陀的封地,属荆州刺史南阳郡。西晋时,山都县初属南阳郡,后属襄阳郡。南北朝刘宗时期,属雍州新野郡,南齐曾改属宁蛮府义安郡。梁为山都县,属襄阳郡。北周省山都入安养县,属河南郡。随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谷城)。随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封吐万绪为谷城郡公,开皇七年(587年)省筑阳入义城,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义成县为谷城县。

  相传,太平店原名“青泥湾”,又名“半扎店”,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刘福通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路过此地,见当地戏台高搭,鼓乐喧天,正在唱戏,欣然相语:“此地堪称太平”,于是后人改称“太平店”。但据文献记载,明崇祯十一年张献忠改王家河为太平店。

  清末修建的太平店东街牌楼---洞宾楼,禀生王林峰书“古青泥湾”斗大四字于其上。此牌楼1949年尚存,1958年被因修丹江水库运送分水球,水运从太平转汽运,因牌楼门狭窄被拆毁(见图片)。旧谷城县志裁:“咸淳八年,元围襄阳五年,宋闯闻知其北一水曰青泥河,即其地造舟百艘。求将得张顺、张贵。俾为都统。发舟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黎明抵襄阳城下。又载谷城县八景之一;“高头渔隐”。“高头”,即今之高台铺----原名高头堡。据百岁老人追忆,原太平店西街与高台铺仅一水之隔,可互为呼应。太平店曾筑过土城,早在清前业已消失于汉水(刘德全《谷城县志》)。随着河岸长期崩塌,街道渐次东移,汉水中已淤成四里多宽的沙滩。东岸于1953年垒块石护坡2480米,太平店镇遂固定于此。

  据《谷城县志》记载,太平店镇和谷城县的庙滩、茨河、黄畈一带古称山都,战国时期为南阳之赤乡,后建山都国。秦置山都县属南阳郡,治所在和城(今太平店)。两晋时,山都县初属南阳郡,后属襄阳郡。南北朝刘宋时期属雍州新野郡,南齐曾改属宁蛮府义安郡。梁(南北朝时的一小国)为山都县,属襄阳郡。北周省山都入安养县,属河南郡。隋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谷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省筑阳入义成。开皇十八年(598)改义成县为谷城县。炀帝大业初,省襄州、谷城属荆州襄阳郡。唐、宋、元时,太平店一直在谷城、光化、襄阳三县之间来回辖属,直至清代属谷城县。民国时期本地仍属谷城县管辖,1948年7月谷城全境解放。从此,以汉水为界,太平店划归襄阳县。2001年12月划归樊城区。

  三、行政区划

  清朝以前,曾于柴店都设“都”(按“都”是县与乡之间的行政区)。柴店都下属几乡?无据可考。大冲、太平店一带属柴店都仁和乡。

  光绪年间“知县刘秉权分本县为六区,百四十一村”,(刘德全《谷城县志》)。太平店镇全境当时属崇礼区,区设区董。下属八村。即:太平店、龚家洲、沈家河、石河畈、宋家闸、龙家巷、老官铺、小樊洲。村设村董。大冲、姚河两村则属兴仁区(仙人渡)管辖。

  民国时期疆域未变。民国21年,乡行政设联保,机构为联保办公处。计有大冲、小樊、奇竹(沈家河一带)等四个联保。当时本地范围:东至石河畈,北到晏家楼,南达八里庙,西临汉水。

  1948年7月,襄阳县委、县政府以谷城县划过来的第三区的一部分辖区为基础,加上新开辟的太平店、牛首一带新区,建立第一区区政府。区政府先后驻张家集(今属老河口市)太平店大冲及太平店西街等地,辖区范围,西至汉水,北到张家集,东到竹条铺。

  1949年5月至1949年9月,襄阳爱国民主政府下设张湾,竹条等9个爱国民主区政府,太平店划归竹条管辖,机关驻太平店西街,牛首等地。

  1951年8月,竹条区一分为三,分别成立竹条,朱坡两个区人民政府,太平店镇升格为县辖镇。

  1952年8月,太平店镇人民政府由县辖镇改为朱坡区辖镇。同年11月,又恢复县辖镇。

  1953年4月,朱坡区人民政府改称襄阳县第三区人民政府,同时太平店镇再次由县辖镇改为第三区辖镇。

  1954年12月,第三区人民政府改称朱坡区人民政府。此时朱坡区人民政府下辖5个乡1个镇(朱坡、徐堤、太平、小樊、大冲、太平镇)。

  1956年3月,朱坡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

  1958年9月,撤区,与牛首、竹条、柿铺等地划为一个公社,称为朱坡卫星人民公社。机关设在牛首。1959年1月改称为朱坡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太平与竹条分为两个区,当时太平店称朱坡区,区公所设在太平店。1964年4月改称太平区、下辖五个公社,一个镇(街道)。

  1970年12月至1975年10月区公所改名为区革命委员会。1975年11月至1981年4月将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太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原下辖公社称管理区。1981年7月又将公社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襄阳县设区建乡,原公社改称为区或镇,管理区改称乡,大队改称村。太平店镇辖小樊、太平、大冲、徐堤、朱坡,五个乡一个镇办事处。小樊乡辖邵楼、沈河、卢湾、小樊、刘河、乔岗六个村;太平乡辖龚洲、合心、蔡岗、杨旗营、龙巷、小龙洲六个村;大冲乡辖崔湾、晏楼、先进、李集、大冲、梁庄、王堤、钱徐、上茶庵、茶场十个村;徐堤乡辖肖笆、徐堤、石河畈、曾岗、徐庄、宋闸六个村;朱坡乡辖百堰、龙李、张园、徐营、杜湾、莫岗、朱坡、孙蔡八个村;街道办事处辖胥营、五板桥、高田、田山、严湾、王台、郭岗七个村和东街、西街、共建街。

  1987年9月太平店与朱坡分设镇乡,太平店为镇、朱坡为乡,下辖乡改为管理区(总支)。太平店镇辖小樊、大冲、街道办事处,(太平乡与街道办事处合并为街道办事处)三个总支。朱坡乡辖朱坡、徐堤两个总支。乡镇总支辖村不变。

  2001年3月31日太平店镇与朱坡乡合并,仍称太平店镇。机关设太平店,下辖5个总支、42个村,3个街道居委会。

  2001年12月29日太平店镇从襄阳县分出划归樊城区管辖。

  2021年10月,太平店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70位。

  2014年7月,太平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太平店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太平店镇相关榜单排名

湖北省全国重点镇,太平店排第31名。

太平店镇地图

导航去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
也叫太平店的地方
太平店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