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

城关镇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城关

城关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管辖的镇,车牌鄂F,长途区号0710,人口约16.93万,面积18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5个行政村(社区)

城关镇概况

地名:城关镇
隶属:谷城县
行政级别:
区号:0710
车牌:鄂F
邮编:441000
区划代码:420625100000
身份证前6位:420625
面积:184平方公里
人口:16.93万人
人口密度:919人/平方公里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谷城县东北部,是谷城县县城所在地,谷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关镇行政区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9299人(2013年),辖28个社区、17个行政村。

谷城县城关镇位于汉水中游西南岸,属半平原丘陵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87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汉江、南河、北河流经境内。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瓷土、耐火石、滑石粉、沙金等。

城关镇境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工业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等门类为主。谷城经济开发区坐落于境内。襄渝铁路、汉十高铁、福银高速公路、316国道、303省道、334省道过境。2013年,城关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83万元,比2012年增长43.1%。

城关镇建制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谷城县县城迁建于今址,历为县治。

民国元年(1912年),称城厢区,后易名第一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划为首善(城内)、南关(顺城街)、西关、粉滨(老街)4个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划成首善、二圣、三民、四安、五权、六德6个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镇合并为城厢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城厢镇改称谷伯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谷城解放,境内设立第一区,区政府驻城关,辖今城关镇及冷集镇部分地区。

1950年3月,设立城关镇,分设北河地区为第一区。

1954年6月,第一区更名为北河区,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56年7—10月,撤区建乡,撤销北河区,境内设黄康乡、胡岗乡、三岔路乡、柏果树乡;城关镇保留不变。

1958年9月,撤乡建社,设立北河人民公社;城关镇建制不变。

1960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撤销城关人民公社,复设为城关镇;撤销北河人民公社,复设为北河区。

1975年8月,谷城县撤区并社,撤销北河区,设立北河人民公社;城关镇建制不变。

1984年3月,城关镇更名为谷城镇;10月,实行“政社分设”,复设北河区,谷城镇建制不变。

1987年9月,谷城镇复名城关镇;撤销北河区,设立北河镇。

2001年3月,撤销北河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城关镇。

城关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城关镇位于谷城县境东北部中段,汉水中游西南岸,地跨东经111°36′—111°41′,北纬32°12′—32°16′之间。东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隔江相望,南与庙滩镇毗邻,西与盛康镇接壤,北与石花镇、冷集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184.1平方公里,其中城关镇实际管辖面积144.1平方公里,谷城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40平方公里。

谷城县城关镇政府

地形地貌

城关镇属半平原丘陵地,西南为丘陵山区,东北为冲积平原,西高东低,呈阔扇形,平均海拔87米。境内南部最高峰老军山,海拔358.9米;最低为格垒嘴村,海拔75.7米。 境内主要山岭有老军山、上老军山、傅家岭、封水湾、谷山、红石岩、过山口、鸡蛋包、四祖庙台、猴儿岩等。

山岭

位置

海拔

(米)

面积(平方公里)

备注

老军山

县城南3公里

358.9

6

山上原有哨所,派老军驻守,故名;山多白石,远看似羊,“军山群羊”系谷城八大景之一

上老军山

黄康西4公里

327

2

因居老军山上端得名

傅家岭

黄康西南3.5公里

127

1

封水湾

黄康西南4公里

243

0.5

唯有一人能通行的小路,时遇洪水封锁道路不能通行,故名

谷山

县城西北6.5公里

120

2

相传谷神教农民播种粟谷于此,故名,又名谷神山;北端有谷国城、谷伯墓、谷伯庙遗址

红石岩

三岔路西南5公里

110

2

因红石山岩突至河边,故名

过山口

县城西4公里

100

1/375

相传张飞一箭将此山射一大口,称“箭过口”;明代修建“武当第一宫”,为朝拜武当交上神路的起点,得名过山口

鸡蛋包

县城西南6公里

169

2

以山体形似鸡蛋得名

四祖庙台

县城西南6.5公里

189

1

属柴山;山顶平如台;原有小庙,供奉四位祖师,故名

猴儿岩

县城西南5公里

160

2

曾有猴子出没,故名

境内的山谷主要有大冲瑙、祭山沟、天星沟、刘家沟、猫子沟等。

山谷

位置

长度

(公里)

宽度

(米)

备注

大冲瑙

黄康东2公里

襄渝铁路边

1

400

因沟体较大而得名;季节性流水,可种稻、麦

祭山沟

谷城火车站

西南1公里

1

500

相传禹王治水时,在此祭神,山上曾修祭山庙,故名;季节性流水

天星沟

三岔路西北4公里

3

10

谷中有一泉眼明如镜,相传在白天的中午能看到星星,故名;季节性流水

刘家沟

三岔路西北2.5公里

2.5

500

季节性流水

猫子沟

三岔路北2公里

1.5

20

原有老虎出没,民间以虎称野猫得名;常流水

县城东3公里,地处黄家沟以东至汉江边有一个沙洲,名为五姓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四姓公、唐家洲、锅底湖、聂家滩、皮家洼等几块地片。

气候

谷城县城关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显著,冷暖变化剧烈;夏季先干热,再梅雨,后伏旱,高温湿热,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秋季降温较快,气温日较差大,有时有连阴雨;冬季温度低,降水少。

土壤

城关镇境内的土壤有黄棕壤、潮土和水稻土三类,七个亚类,十九个土属。耕地以潮土和水稻土为主,土层厚,土质肥,水资源丰富,适宜于农作物种植生长。

水文

境内河流主要有汉江、南河、北河。汉江由冷集镇马台村流入城关镇,至老军山村流出入庙滩镇,流程18公里,流量726立方米/秒;南河由盛康镇土地岭村流入,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江,境内流程14公里,流量78.3立方米/秒;北河由石花镇下新店村流入,至城关镇安家岗村注入汉江,境内流程10.2公里,流量30立方米/秒。南、北二河水流较平稳,但春夏多雨季节,上游洪水暴涨,下游又受汉水所阻,易发生洪涝灾害。

城关镇自然资源

水资源

据《谷城县志(1986—2005)》资料,城关镇有大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座,堰塘168口,库容总灌溉面积700公顷;流经镇境的汉江年平均径流量563亿立方米,南河年径流量24.7亿立方米,北河年径流量4.5亿立方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区自来水水源为地下水。2004年建成第三水厂,以汉江为水源。 据《谷城年鉴·2014》资料,2013年城关镇境内有小型水库7座,蓄水量540.8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城关镇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石灰石、石膏、瓷土、滑石粉、重晶石、耐火石、耐火砂等19种;金属矿产主要有沙金。 其中,老军山的耐火石、南河的沙砾石、格垒咀的块石储藏丰富,是质地优良的天然建筑材料。

城关镇经济

综述

1986年,谷城镇实现社会总产值6406.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77.66万元,财政收入184.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5元。200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3.4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6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0元。 2013年,城关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183万元,比2012年增长43.1%;农民人均纯收入12059元,比2012年增长15.2%。

第一产业

谷城县城郊土地大部分为江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宜小麦、水稻的生长;北河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主产小麦、水稻, 盛产花生、甘蔗、西瓜等。1979年,城关镇粮食总产1395万斤,比1949年的677万斤增长2倍,单产941斤,名列全县第一;北河公社粮食总产2880万斤,比1949年增长2.4倍,棉花总产694643斤,比1949年的24.3万斤增长近8倍,有大中拖拉机45台,手扶拖拉机116台,推土机2台,柴油机180台,脱粒机314台。80年代初,城关镇营造了油茶、柑桔、苹果等万亩经济林,还有朱家洲花生、黄家洲西瓜、东门外白菜、泰山庙萝卜等土特产。

1986年,境内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棉花、芝麻等作物为主,推广杂交水稻“两段育秧法”,稻麦连作改为稻油、稻麦两年四熟轮作;粮食播种面积1920公顷,总产量10646吨,亩平单产370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1024万元。1987—1994年,改造中低产田,推广具有谷城特色的“宽蔸窄行”、“大蔸大行”水稻栽植模式,实行工厂育秧,合理施肥与科学灌溉,水稻产量逐年增长,1994年亩产661公斤,比1988年净增317公斤;同时在平原、丘陵、旱地推广北河后湖模式,沿河、滩涂、洲地推广沙洲农业模式,中低山地推广“3—2—5”模式(一年三季收),亩产1000公斤,产值5000元;主要有“麦—玉—薯”、“麦—玉—豆”双膜吨粮模式;涌现出吨粮村16个。1995—1998年,重点调整种植结构,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抛秧、立体高效栽培技术等,推广15个良种;蔬菜种植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615公顷,果茶、豆杂种植面积大幅增长;推广“粮菜间作、粮粮间作、粮经间作”立体种植模式;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建防护林,变“旱包子”“水袋子”“尖角子”为“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修机耕路,推广机械种植收割;全镇初步形成以蔬菜为主导,以茶叶、干鲜果、养殖、食用菌为辅助产业的农业产业格局。

1999—2003年,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压粮扩油增菜”,发展特色经济;以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优质油料、优质水果为主,全镇“四优”作物总面积2100公顷,有蔬菜、茶叶、水果500亩以上基地3个,建蔬菜大棚2.5万个,初步形成以蔬菜为主导,以茶叶、干鲜果、养殖、食用菌为辅的农业产业格局;成立菜业公司,注册商标,专门从事蔬菜运输、加工与销售;聘请山东寿光农技人员指导大棚蔬菜生产,引进春暖式和冬暖式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发展5个蔬菜种植专业村,江家洲山药、曾家营辣椒、龚家河大葱、赵家坎花菜成为主导产品,蔬菜种植面积719公顷,总产量5.08万吨。2004年,实施以水稻、小麦、油菜为重点的轻型简化栽培,在谢家营村进行水稻旱育免耕抛植、旱育抛秧、旱育机械插秧及小麦免耕等新技术试验示范,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2%,实现水稻、小麦、玉米良种化,耕作精细化。

2005年,城关镇形成蔬菜、畜禽养殖和苗木花卉“一主两翼”的特色产业,蔬菜种植面积2900公顷,蔬菜、莲藕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6%以上;蔬菜生产向“春提早、夏排开、秋延晚、冬有鲜”方向发展,有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种6个,“北河牌”蔬菜在周边县市形成一定影响力;“菜粮间作、菜果间作、菜菜间作、菜油间作”四种模式在襄樊市全面推广,实现大田生产与大市场接轨;全镇年产蔬菜21.5万吨,亩平产值3500元,蔬菜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全镇有畜禽养殖小区3个,养殖大户122个,家禽年出笼120万只,生猪年出栏10万头,羊年出栏1万只,黄牛年出栏1000头。林地面积4507公顷,其中针叶林2202公顷,阔叶林833公顷,混交林415公顷。花卉苗木基地333公顷。

作物类别

播种面积(公顷)

总产量(吨)

粮食作物

水稻

846.2

8987

小麦

1287.3

5329

其他粮食作物

1534.2

11227

经济作物

油料

580.9

2274

茶叶

111.1

261

蔬菜

2821.7

177900

2013年,城关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亿元, 比2012年增长1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67.7公顷, 总产量25543吨;农业机械6019台,农机总动力41780千瓦,农业机械净值2650万元,其中耕作机械2056台,收获机械84台;机耕面积2257.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机播面积1931.3公顷,占播种面积的26%;全年使用化肥8269吨,使用农药287.3吨。全年生猪出栏97167头,存栏80516头;牛出栏6731头,存栏10990头;羊出栏7524只,存栏7116只;家禽出笼72万只, 存笼108.89万只;肉类总产量10637.75吨,禽蛋总产量2890吨。

第二产业

1979年,城关镇有56家工厂,从事软木、造船、棉织、针织、羽毛粘画、刺绣、缝纫、制革、竹制品、小型农机具、台钻、翻砂、砖瓦等一百多项,工业总产值924万元,总收入395万元,其中工副业收入152万元,占总收入的38.5%;北河公社有水泥制品厂、造纸厂、粮食加工厂、农机站、砂石场等13个社办企业,实现收入158.75万元,占公社总收入的22.5%。

1986年,镇办工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状态,主要有轻工业、纺织服装业、建材业、通用机械制造业4个门类84家工业企业,多为手工作业,生产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低,其中竹器、藤编、漆器、羽毛画、烙画工艺为出口产品,羽毛画年创出口外汇37万美元,藤编创汇7万美元。

1987年,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依托大企业发展镇办工业,有5家企业与外地大企业进行联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965万元,其中村组企业产值342.3万元。1988年,镇委、镇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搞活企业的决定,工厂采取租赁、联合、兼并、招标等形式进行改革,实行按件计资制,内部承包,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强化财务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同时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工业生产实现手工生产向现代机械化生产转变,向高技术、高产值转变。1989年,县第二轻工业局、城关手工业联社所属13家企业划归城关镇管理;同年,县软木厂升级为省级先进企业。1991年,县软木厂改制更名,有增塑剂生产线2条,软木砖生产线2条,年产增塑剂3000吨,软木砖2000立方米,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软木生产企业。1992年,谷城第二农机厂的液压油缸系列产品开发纳入国家“八五”星火计划。 1993年起,逐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镇办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形成机械、纺织服装、化工、造纸、建筑安装五大产业体系;实现工业总产值5691万元,村组工业总产值1582万元,个体工业总产值2715万元。1995年,成立的纺织服饰公司成为城关纺织企业龙头,城关镇亦成为鄂西北地区的纺织重镇。1996年,对镇办企业进行改制,发展私营经济。将面临倒闭的企业实行买断经营,在岗工人重组,推行股份合作,以现有厂房设备入股重组企业,实行闲置厂房租赁,聘请技术专家,上新项目等,以促进工业发展;19个村办企业实行村组与个体户投资合股办厂,走出困境;16家企业与22所科技院校合作,聘请专家408名,引进项目21个。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镇办企业面临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的竞争,1997年镇办23家工业企业有21家出现亏损,镇政府对镇办企业实施改革,突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上新项目13个。1997年,23家镇办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572亿元,利税1100万元,工业增加值3600万元;有民营工业企业145家,产值3.78亿元,税收312万元;村组工业总产值4.5232亿元,个体工业总产值6.419亿元。1998年,对复活无望的小厂实行破产、改制和出售。1999年,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通过公有私营、合资经营、股份合作、私人买断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民营经济;全镇有3231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外资企业3家;投资1738万元,改造新上13个项目,开发20个新产品。2000年建立过山口民营科技园。2005年,城关镇形成纺织服装、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四大产业,有各类企业3317家,其中纺织企业75家,汽车配件加工企业26家,科技园区企业34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97亿元,增加值2.97亿元,利润3250万元,税金2416万元。

到2012年,城关镇主要有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医药化工、造纸印刷、粮食加工等产业。 2013年,城关镇有工业企业372家,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从业人员6328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29.40亿元,比2012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6.8%;工业销售收入126.98亿元,比2012年增长24.9%;实现利润12.34亿元,比2012年增长807.2%;实现利税2.52亿元,比2012年增长38%。

第三产业

1986年,谷城镇有商业门市部946个(含县属城区商业)、批发部4个,总营业额4427万元;生产和生活资料供应主要靠国营、集体商业部门,个体户主要从事服装、日杂、餐饮业;同年开始商业体制改革,实行集体承包经营责任制、个人租赁承包责任制。1987—1990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对门店实行定利润、销售、品种、库存、服务质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制、个人承包制,实行第二轮承包经营,每年与企业联合在县府街举办“五一”“十—”“元旦”年度展销会。 1991年建成谷伯商城,以经营林、土特产和餐饮服务业为主,发展商家160户。1992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政策,改造扩建顺城街仿古商业一条街。1993—1998年,国营、集体商业部门推行“国有民营”改革,400人参与改革,180人买断经营;个体商业经营成为主要形式,商业贸易中心逐步转移到县府街、粉水路、县府西街;民营五金、交电化工个体商户发展迅猛,出现数家大型家电商场。1999—2003年,建成双雄路步行一条街,主要经营鞋帽服装等;先后涌现出一批民营商业企业;品类经营聚集,服装鞋帽、家电经营集中在县府街、粉水路,五金、建材经营集中在粉阳路、西关街,摩托车经营集中在泰山路、双雄路,板材经营集中在中华南路,美容美发集中在南门、十字街,过山口、黄康、三岔路分别形成商贸集市。2004年,90%的商贸企业实现民营化。2005年,全镇有各类商业经营户2090家,其中餐饮业568家,大型超市、批发商126家,百货商店568家,五交化商店120家,衣帽服饰商店508家,药店37家,美容美发106家,照相馆22家,浴池35家,个体经营营业额6亿元。

截至2012年末,城关镇有邮政代办所2处,邮政业务总量59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3万份;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电话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互联网用户0.9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100万元。 2013年,城关镇实现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13.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5.1%;有商业网点5000余个,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万余人;个体工商经营户3555户,从业人员7111人;私人商业企业50户,从业人员2100人,注册资本2500万元;农(集)贸市场186个,面积63.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40.89亿元,比2012年增长30.5%;有外贸出口企业6家,出口额177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862%;全年接待游客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50万元。

城关镇风景名胜

旅游景区

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汉江湿地公园位于谷城南、北二河与汉江交汇的城关后湖地区,三面环水,西偎县城,湿地面积38.3平方公里,公园核心区面积21.88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规划为生态保育、神农农耕体验、湿地生境游赏、汉水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管理服务六大功能区。截至2013年,湿地内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养殖水面5000亩,生态林地1万亩,滩涂湿地1.5万亩亩。

明清老街风景区

位于汉水南岸,新县城东部,由三神殿巷子、米粮街、五发街、五福街、中码头街、老街、新街和河街等8条街道和200余座古老民居组成,其中三神殿、清真寺、石家大院和“立盛东”山货行保存较为完好。老街保留着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的组群布局,建筑风格别致,设计采用对称式,四合院与四合院间用封火墙相隔,白灰墙、小青砖依然如旧。街道纵横交错,临街门面用隔扇、屏门装饰。

文物遗迹

格垒嘴遗址

遗址位于城关镇格垒嘴村汉水西岸的高台上,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0米,上为耕地,其中心部分比周围高3米,从东侧断面可以看到约40公分厚的文化层。出土有石斧、夹砂红陶鬲、红陶杯底、灰陶杯底、陶器残片、直绳放瓦片等文物。北京大学邹衡教授认为该遗址有较多的夏商文化因素。

肖家营遗址

遗址位于肖家营南河北岸,包括张飞城、鱼鳞寺和麻王城,东西长1500米,地面为耕地和村落。文化层厚处1.8米,含大量的简板瓦片。暴露的遗物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麻点纹、斜方格纹、粗细绳纹。遗址内有陶井2个,采集的标本有筒瓦、板瓦、瓦当豆把、鬲足、鼻形器耳、小陶片等物。该遗址为东周时期遗址,后曾为城址,残留基垣呈“7”字型,高和宽各为2米,1969年修筑襄渝铁路时平毁。旧县志称其为“张飞城”。据文化层和遗物及地理位置分析,可能为筑阳城旧址。遗址在防汛修堤时局部遭到破坏。

周谷伯墓

墓葬位于三岔路的谷山上。墓东距汉水250米,西距老白公路500米,南去谷伯寺700米,封土呈椭园形,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高6米,有切断面。据传,此墓为公元前7世纪谷国伯爵赢绥之墓。

东汉延岑墓

墓葬位于城关镇原铁佛寺(已拆毁)后,县人民医院住院部门旁。原有封土,高1米,周围30米。旧县志记载为东汉大将军延岑墓。墓已平毁。

清代李将军墓

即清朝振威将军李殿元之墓。位于肖家营南河北岸,周围12米,封土高1米;右侧为二品官李勇墓,周围12米,封土高12米。墓座南朝北,墓前原有石碑3座、石人3个、石旗杆1对、石马1个、石狮子两对,俗称此地为“石人石马”。除古墓外,其余全在“文革”中被毁坏。

过山东周古墓群

墓群位于过山口路北侧一带山岗,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200米,古墓均深埋地下,表面无冢,墓群西端因砖瓦厂取土遭到破坏,其余保存完好。1977年砖瓦厂开山取土时掀出1座墓穴,取出鼎、簋、缶、壶、剑、簇等青铜礼器及车马具、兵器数十件。1979年对墓区进行勘探,发现小型墓10余座,并发掘4座墓穴,取出铜器、陶器葬品近百件。经实地勘测,对墓穴及铸有殷商时期金文的铜缶等文物鉴定,为春秋战国时古墓群。

三神殿

三神殿座落于县城老城区中间地带,曾是商贾云集之地,道光年间由回民出资兴建,是为满足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外地人信仰需求而兴建的道教庙宇,以供奉水神、财神、雷神而得名。整个建筑群由山门、戏楼、中殿、后殿组成,保存完好,尤其是戏楼,为湖北省保存最好、仍能演出的古式戏楼,具有文物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杨洪胜烈士墓

1911年10月10日凌晨,杨洪胜在武昌就义。烈士灵柩于1912年从武昌运回谷城,公祭半月,葬于城关茶庵村高亭山上。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对烈士墓进行修缮,墓前立高大石碑,正面刻“杨洪胜烈士之墓”,背面刻“辛亥革命烈士杨洪胜永垂不朽”。1995年,杨洪胜烈士之墓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城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城关镇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47公顷,其中水田2608.47公顷,旱地820公顷。辖太平坊、肖家营、韩家卡、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黄坎、洪胜、茶庵、格垒嘴、老君山、柜门关、柏果树、吴家营、安家岗、曾家营、赵家坎、邱家楼、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蒋家冲、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胡家井、洞山寺、锅底湖等28个村,三里桥、大古桥、皮家洼、龙湾、泰山庙、过山口、城内街、顺城街、老街、筑阳街、西关街等1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240人,男性80008人。

  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3.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各3.7亿元、12.3亿元、2.1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2.8%、14%、11%。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384.35万元、亩平325.44元;经济作物22543.65万元、亩平2180.60元;林业229.88万元;渔业919.69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3501吨(其中小麦750吨、水稻2140吨、其它611吨)、油料750吨、瓜果4932吨、肉类7577.83吨、水产品1280吨、禽蛋4290吨。

  2003年,全镇完成税收1470万元,财政收入、支出2351万元、2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7元。总面积14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8.47公顷,其中水田2608.47公顷,旱地820公顷。辖太平坊、肖家营、韩家卡、谢家营、石龙沟、朱家洲、黄坎、洪胜、茶庵、格垒嘴、老君山、柜门关、柏果树、吴家营、安家岗、曾家营、赵家坎、邱家楼、聂家滩、龚家河、三岔路、蒋家冲、莫家河、彭家山、白龙岗、胡家井、洞山寺、锅底湖等28个村,三里桥、大古桥、皮家洼、龙湾、泰山庙、过山口、城内街、顺城街、老街、筑阳街、西关街等11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1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240人,男性80008人。.

  2021年10月,城关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39位。

  2020年9月,城关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22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城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城关镇地图

导航去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关镇
也叫城关的地方
城关街道(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
城关镇(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
城关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城关镇(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
城关街道(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
城关街道(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
城关镇(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
城关镇(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城关街道(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
城关镇(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城关镇(甘肃省陇南市成县)
城关街道(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城关镇(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城关镇(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
城关镇(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
城关镇(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城关镇(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
城关镇(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