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

三湖管理区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三湖管理区行政区划

数据看三湖管理

三湖管理是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管辖的街道,车牌鄂D,长途区号0716,人口约1.50万,面积6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5个行政村(社区)

三湖管理区概况

地名:三湖管理区
隶属:江陵县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716
车牌:鄂D
邮编:434000
区划代码:421024500000
身份证前6位:421024
面积:61平方公里
人口:1.50万人
人口密度:245人/平方公里

三湖农场(Sanhu farm),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原为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管理下国营农场,位于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境内东北,始建于1960年9月,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万亩,林地1.7万亩,精养渔池2000亩,总人口1.5万,职工7000人,辖3个生产大队、26个生产小组,4家国有控股企业及13家民营企业,是湖北省农业现代化首批试点单位和棉花产业化示范样板建设单位,是国家确定的长江流域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200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省部共建的100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场)和联系村(场)之一。

三湖农场历史沿读

三湖,最早是一个水域名称,其由来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北魏郦道元先生的《水经注》云:“杨水东北流,白湖水注之。湖在大港北,港南曰中湖。南堤下曰皆官湖,三湖合为一水。宋元嘉中,三湖下注杨水,以广漕运。” 光绪六年《荆州府志》曰:三湖“在城东八十里。城东小湖,如沱湖、上党湖、潘泊湖皆接豉湖,东南出王跛口入丫角庙河,南入三湖,出张军河(即今潜江张金河)、红马湖”。近代三湖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有湖面122.2平方公里,与长湖、白鹭湖、洪湖合称荆州四湖。三湖一般水位29.5米,水深3米左右。因其地势低洼,历来是四水汇集之地,也是四湖地区的调蓄区。一者长江水常由洪湖新滩口倒灌入内,二者长湖水直下宣泄其中,三者东荆河分汉江山洪下线压境,四者周围民垸客水集注,加之湖中河道曲折迂回,河面狭窄,且河床浅。是故,三湖常为滔天白水所踞。  岁月悠悠,演变殊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汉江沙洋堤屡溃,大量泥沙随江水汇入三湖。谚云:“打破沙洋十八年,三湖淤起作良田。”

三湖,以她那光洁、宁静、幽远、廖廓的人间仙境般的风姿,吸引过不少骚客名士的吟唱眷恋。南朝书画家宗少文弃官遗荣立宅隐逸四十年,清代诗人王柏心《晓渡三湖》欲寄家孥谢物役,清末荆州知府黄良佐慕名而至青蓑绿笠吟钓雪……。然而,遗憾的是,古代的云梦泽,近代的三湖,她的美丽,她的传神,仅仅囿于文人雅士和士大夫等有闲阶层的欣赏与赞美之中。对于以渔业和农耕的三湖劳动人民来说,这里从来不是人间乐园。

清末至民国时期,三湖沼泽遍布,茭排封岸,水鸟群飞,蒲苇横秋。由于反动统治的残暴、日寇铁蹄的践踏,加之湖霸横行、土匪猖獗、湖水泛滥、灾祸频仍,多少三湖人在罪恶的屠刀下命丧黄泉,在洪水横流中葬身鱼腹,在黑暗裹着饥饿的袭击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为谋求解放,三湖优秀儿女跟着共产党,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清匪反霸,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王祖栋、王忠良、赵光甲等30余名英豪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千秋功罪,万种歌哭在岁月的长河中消融。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异地谋生的三湖土著居民陆续从湖南和监利、洪湖等省县返回水乡,或操舟撒网,或犁田叱犊,他们唱响了重建家园的序曲。

三湖农场在开拓者的耕耘中成长了48个年头。在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三湖人从斩草拉犁开始,种稻植棉、栽树造林,到饲禽畜养鱼虾、建工厂办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粮棉立场、农业兴场、产业化强场之路。如今,国有农场综合改革和国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解放了三湖生产力,调动了三湖人的积极性。1.5万三湖人正乘着党的政策的春风,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迈进。

三湖农场发展历程

2001年月12月后加挂管理区行政门牌。

2008年三湖农场成为全省第一家无耕牛的机械化农场 。管理区土地肥沃、地力殊厚,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是盛产粮棉油和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理想地方。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水利基本设施完善,现有排灌泵站51座,装机64台、5666千瓦,排渠纵横交错,硬化灌渠全长60公里。60%的农田达到了水旱轮作、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标准,粮、棉生产和水利建设的农机化作业程度分别达到80%、50%和60%。

管理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产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积极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棉业 、种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培植了棉花公司、种子公司、畜牧公司、食品罐头有限公司等带动作用较强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率达到86%,常年生产粮食2000余吨、优质专用棉6000吨左右、油料1000余吨、水产品2000吨,出栏种、仔、肥猪1.5万头左右。管理区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已向农业职工辐射,自办医疗统筹覆盖率达到了80%,基本解决了有病无钱医和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城镇居民和农业困难人口分别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救助,做到了应保尽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行“平安三联”,构建了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社会稳定,职工安居乐业。

除产棉业外,特产丰富,如皮蛋、白酒、黄桃及甲鱼、鳝鱼、小龙虾等水产。

2021年4月28日,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三湖农场发展目标

农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产业兴场、工业强场”战略,着力现代农业建设,开创了具有“六化”特征的新局面:

——农业基本实现产业化。形成了棉业、种业两条产业链;培植了棉花公司、种子公司、畜牧公司三大龙头企业;三大公司成功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种畜公司已成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棉花、种子公司已成为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子公司被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场95%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职工家庭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建成了5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5000亩杂交棉种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500户,辐射带动周边生产基地2万亩。

——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现有农业生产加工机械1360多台套,3万千瓦,农业劳均拥有农机动力6.6千瓦;推广应用自行研制的“垄上行”多功能棉田管理机1110台套,前棉田管理机已取代全部耕牛;常年飞机作业面积在15万亩次左右;农田水利建设、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生产的机械化综合作业程度,分别达到70%、75%和80%,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100%。

——农业基本达到水利化。现有排灌泵站93座,装机97台、7220千瓦,排水渠道纵横交错;硬化灌渠总长96千米,高效种植模式采用暗灌、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全部耕地实现了排灌自如,水旱轮作,做到了“挡得住、排得快、降得下、灌得上”;90%以上的面积已经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

——农业基本建成标准化。农田按500—1000亩的标准平整成块,田间沟渠标准统一,达到了“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标准;制定了棉花生产“精准播种、精准移栽、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化调、精准收获”的六项精准技术;前农业标准化正从种植业向畜牧业、水产业、加工业等行业扩展,从产中向产前、产后扩展。

——镇村建设一体化。农场天星街小城镇,现已吸纳居民近6000人,农场人口城镇化率近40%;现有硬化公路115千米,水泥晒场6万平方米;60%以上的职工家庭建起了小康住宅楼;“一街三线”(沿天星街和三条公路)为重点布局的居民区,房屋整齐、庭园整洁;“四纵六横”的道路网络已经成为连接镇、村的纽带,小城镇做到了绿化、美化、香化配套;全场形成了“渠绕道、道连村、村伴林、林护田”的格局,农场田园格雕、香樟林立、女贞竞芳,展现出了环境优美新农场的靓丽风貌。

——职工生活小康化。全场实现了“六通”:即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网络;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职工已整体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参保职工已达7487人;职工退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和门诊补贴,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农业人口全部进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享受农场大病救助,其最高救助可达到5000元,非农人口继续推行农场内部医疗统筹;2008年全场人均年收入已达到5860元,职工生活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湖农场文化底蕴

宗炳(375—443) 南朝宋名画家、音乐家。字少文。南阳涅阳(今邓县)人。富于才艺夕蔑视功利。曾入庐山考释佛经,乐于田园闲居。朝廷数次起用夕皆坚辞不就。潜心于绘画飞书法及音乐。喜游历,走遍名山大川。奇情异物,各地风光夕尽入其画卷。

著有《画山水叙》夕详论山水画之表现手法夕系我国早期画论名著,又承古乐《金石弄》夕使之得以传世。

祖承,宜都太守。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玄并辟主簿,举秀才,不就。高祖诛刘毅,领荆州,问毅府咨议参军申永曰:“今日何施而可?”永曰:“除其宿衅,倍其惠泽,贯叙门次,显擢才能,如此而已。”高祖纳之,辟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征西长史王敬弘每从之,未尝不弥日也。乃下入庐山,就释慧远考寻文义。兄臧为南平太守,逼与俱还,乃于江陵三湖立宅 ,闲居无事。高祖召为太尉参军,不就。二兄蚤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穑。高祖数致饩赉,其后子弟从禄,乃悉不复受。

宋书高祖开府辟召,下书曰:“吾忝大宠,思延贤彦,而《兔置》潜处,《考盘》未臻,侧席丘园,良增虚伫。南阳宗炳、雁门周续之,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于是并辟太尉掾,皆不起。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元嘉初,又征通直郎;东宫建,征为太子中舍人,庶子,并不应。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不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衡阳王义季在荆州,亲至炳室,与之欢宴,命为咨议参军,不起。

宋书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古有《金石弄》,为诸桓所重,桓氏亡,其声遂绝,惟炳传焉。太祖遣乐师杨观就炳受之。

宋书炳外弟师觉授亦有素业,以琴书自娱。临川王义庆辟为祭酒,主簿,并不就,乃表荐之,会病卒。元嘉二十年,炳卒,时年六十九。衡阳王义季与司徒江夏王义恭书曰:“宗居士不救所病,其清履肥素,终始可嘉,为之恻怆,不能已已。”子朔,南谯王义宣车骑参军。次绮,江夏王义恭司空主簿。次昭,郢州治中。次说,正员郎。

刘之遴的父亲刘虬,就像陶渊明因归隐反而后世留名。宗炳也一样,寄情山水间,闲云野鹤在三湖(今丫角、岑河东南的三湖还有地名宗家台)。

有荆州刺史殷仲堪、桓玄举荐,东晋未至南朝宋元嘉中,文帝刘义隆屡次征召宗炳作官,他都不就。他徜徉山水,成了中国山水画家巨擘。

宗炳除画山水,又善弹琴,还信佛教,在庐山参加慧远的“白莲社”,曾作《明佛论》。他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北往嵩、华,他多次沿长江东下去庐山,他曾在衡山建别墅,“欲怀尚平之志。”宗炳天马行空,也是老庄式的。

老病时才回到江陵故乡,在三湖, 虽已不能再涉足山水,常常感叹不已。他把游过的名山画出挂在墙上,虽足不出户,自称“卧游”,时而抚琴弹奏一曲,兴趣盎然,并说:抚琴动操,令众山皆响。六十九岁时辞世。

在山水画中抒写感情,显示生命,他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在他的感觉世界里,那画上的千山万壑,直到真实的万壑千山,都回荡着他灵魂畅游时弹奏的动人的旋律。

他还在《画山水序》中论述了远近法中形体透视的基本原理和验证方法,比十四世纪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画家勃吕奈莱斯克创立的远近法的年代约早一千年。

宗 氏 族 谱

《宗氏族谱》系宗悫(宗炳的侄儿,其童年、少年即在江陵三湖农场宗家台度过)的嫡传后裔修编而成。该谱重刊的“宗氏祖列传”中,至今仍记载了宗炳。该谱重刊的若干篇旧谱序说中,无不记述有当年宗炳与少年侄儿宗悫室中对话(此次对话即形成了现代汉语成语“乘风破浪”的典故)的始末。

宗家台(宗炳故居遗址)位于江陵县三湖管理区清水口大队境内的清水口附近公元402-404年,西晋安帝年间,时任南平太守的宗臧,为了阻止弟弟宗炳加入当时的佛教社团——“白莲社”,同时也给弟弟宗炳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选定三湖中一处裸露于水面的高地,为其筑台砌屋,404年,宗炳即开始移居至此,并以姓名台。1990年《江陵县志》云:“宗炳宅宅基上原有楼亭,塑有宗炳端坐像,民国年间被毁,仅余宅基和古槐一棵。”

1986年,江陵县人民政府将宗家台确定为“古文物保护地”,相关文件注明:宗家台系30米×30米的正方型土台。1994年设置江陵区后,区政府也曾发文予以重申。

三湖管理区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三湖管理区为荆州江陵县的一个辖区,系三湖农场改制而来。管理区南北相距11.2公里,国土面积63.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辖新建、龚家垸、清水口3个分场和1个农科所,共32个农业队。三湖管理区党委现下设3个分场党委。 2004年全区有农户4468 户,1.49万人。

  三湖管理区驻三湖,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14800人;代码:421024500 。 三湖管理区三湖管理区位于江陵县北部,东靠四湖总干渠,与潜江市运粮湖管理区、张金镇隔岸相望,南濒曾大河,与六合垸管理区相连,西与江北监狱、沙市区岑河镇毗邻;北与湖北省畜牧良种场(桑梓湖)接壤。场部所在地天星街,西北距宜黄高速公路15公里。农场地跨东经112°29′-112°35′,北纬30°10′-30°15′,东西相距7.75公里,南北相距11.2公里,国土面积63.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辖新建、龚家垸、清水口3个分场和1个农科所,共32个农业队。三湖管理区系三湖农场改制而来。2001年12月以前,三湖农场隶属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管辖,12月后改属为荆州市管辖,并加挂三湖管理区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2004年9月,根据全省农场改革精神,三湖管理区划归江陵县管辖。三湖管理区党委现下设3个分场党委,2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22人。2004年,全区有农户4468户,1.49万人

  -

  机械化发展

  三湖管理区系三湖农场改制而来。2001年12月以前,三湖农场隶属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管辖,12月后改 三湖管理区属为荆州市管辖,并加挂三湖管理区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2004年9月,根据全省农场改革精神,三湖管理区划归江陵县管辖。[1]

  -

  工业发展

  管理区重点发展棉花、食品罐头、蔬菜、肉制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农业机械制造;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积极引导和兴办高新科技、生态环保、信息技术和劳动密集性等产业。

  棉花深加工项目。该项目以湖北三湖天星棉花有限公司为基地,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5万锭棉纺企 三湖管理区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4亿元,利润1500万元。还开发织布、印染、制衣等系列棉业制品。

  “以机代牛”项目:先后发展棉田作业管理机600余台套,大中型农田耕整机、收割机、插秧机50台套,机动喷雾器300余台,农机总动力达到1.3万千瓦,正式告别牛耕生产的历史。

  食品罐头、蔬菜加工:以荆州市星都食品罐头有限公司为基地,开发冷冻蔬菜、软包装食品、酱制品等系列产品,管理区为产品开发提供了5000亩原料基地和优质深加工原料。

  肉制品加工:以湖北三湖畜牧有限公司为基地,现该公司年出栏牲猪10万头,加上周边地区数十家规模生猪养殖企业,年生猪出栏在百万头以上。充分利用三湖管理区及其周边的生猪资源,投资4000万元,建成年屠宰生猪10万头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利润1000万元。

  农业机械制造:以荆州市猛牛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基地,扩大棉田管理机生产批量,投资1500万元,实现年生产棉田管理机5000台,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利润350万元。

  小城镇房地产开:随着荆州市区的扩张,三湖管理区将成为荆州市民首选的宜居地。天星街小城镇现已吸纳居民近6000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四季迷人的田园风光和绿化、香化、美化的优美环境,第一期开发建“香樟园”小区一处,商品住宅200套,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

  2021年4月,三湖管理区入选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三湖管理区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三湖管理区”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三湖管理区地图

导航去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三湖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