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

河铺村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行政区划

数据看河铺河铺村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管辖的村,车牌豫S,长途区号0376,邮编为464000,身份证前六位数字是411523。

河铺村概况

地名:河铺村
隶属:田铺乡
行政级别:
区号:0376
车牌:豫S
邮编:464000
区划代码:411523210204
身份证前6位:411523

  一、概况

  河铺村位于田铺乡南部,据乡政府7.5千米处。东与麻城福田河镇仙羊岩村交界,南与麻城市黄土岗新屋河村,麻城市乘马岗乡小寨村相邻,西与泗店乡大畈村相隔,北与田铺村,黄土岭近邻。村部所在地设在河铺中断,占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楼房7间两层,坐东向西,全村总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水田809亩,旱地191亩。全村285户,122人,其中男667人,女562人,共九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姓氏均为汉族。现有党员79人-46人,大学学历153人,80岁以上的老人11人,其中男5人,女6人,最大年龄为女性,94岁。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林有板栗、银杏、竹子、油菜、核桃等。

  水利设施有大小塘、库102口,堰坝30座,总蓄水量13000立方米。全村地形是由河西拗下来的来龙岭山脉,河铺村分为东西两条冲,形成两条河,即东为河铺河,西为朱老屋河,两条河均流入长江流域,故河铺村全属长江流入气候。519城乡公路直通河铺村,南至湖北新屋和,乘马岗。截至2016年底,全村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

  1932年以前,河铺属麻城县仁美西第六分,1932年划归河南经扶县泗店西河铺保,1950年为泗店西河铺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7年为高级社,1958年为河铺大队,1983年为河铺村。村内有许世友希望小学,佔地四亩建筑面积楼房两层500平方米,砖木瓦房10间270平方米,有标准图书室,仪器室及操场。标准卫生室一个,医生两人。

  境内古迹有:段(江)寨、杨泗寨、河子坳庙。红色印记有:万字山战斗纪念地。

  景点有:许世友将军纪念馆,为国家四a级景区。

  名人有:许世友、田普、许光、许援朝、舒乃贵、许仕明、许仕赐、许仕成、江济成。

  二、村名组

  1、段寨村名组

  段寨组南与湖北新屋河相连,西与段畈村共水沟,北与黄土岭相邻。28户、129人,其中男67人,女62人,总面积3000亩,耕田76亩,水塘八口蓄水量4000立方米。据江氏宗谱记载,清初从江西迁来江姓兄弟2人,到人丁旺盛时,壮男丁就有108人,因建湾坐落段(江)寨之下,故得名段寨。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林有油茶、桐子、板栗、薪炭林、松树、杉树。全组有古栎、古松、古枫、古檀等共96棵。古迹有段(江)寨,奇石九个洞。上世纪70年代,设有教学点,为1~2年级复式班。全组有党员11人,-4人,大学生11人,研究生1人,中级职称2人。因自然条件和交通不便,本组28户人家于2012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全部搬迁到段畈小桥西,在自组的土地上,建一个段寨新村,由国家设计,家家住楼房,户户开设农家乐。村民的生活方式是农耕经营,百姓幸福日子越来越好。

  2、段畈村名组

  段畈村民组位于村部北500米处。东与段寨共水沟,南与湖北麻城新屋河相邻,西与许家洼共堰水,北与李鑫塘田地共水沟。全组40户,154人,其中男83人,女71人,总面积2700亩,耕地93亩,睡塘20口,河钡4座,可蓄水1万立方米,据段氏宗谱记载,康熙48年(1709年)段姓由湖北阴山迁此,并修有段氏宗祠,其王姓是1958年,由福田河童冲迁此。因建湾在大田畈头,故得名段畈。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等。经济林有板栗、油茶、杉树、竹子、核桃。有百年以上的古柏、古松、古槐、古桂共19棵。

  有党员11人,-1人,大学生16人。处级干部段昌友。高级教师段宗良,成功人士段传柱、建国时期老党员段国学均为此组人。还有段氏宗谱记载的清同治年间太学生区户长段昭蔚(字文玉),光绪年间麻城县8大魁长之一的段大芳也为此组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此组部分头脑灵活的人,为了自己的创业和发展分别在郑州、苏州、信阳、新县、城建房或购户达16户,占总户数的40%。

  3、李鑫塘村民组

  此组位于村北1千米处。东与段寨组相连,南与段畈共田埂,西与宋洼组一山之隔,北与黄土岭村龚楼组相邻。全组29户144人其中男77人,女67人。

  水田91亩,水塘9口,堰4座,总蓄水5000立方米,竹园190亩,据李氏宗谱记载,李姓6氏时新,清顺治年间,由湖北公安来此湾定居至今25世,李姓人在湾前修一大塘,面积约两亩,为椭圆形状,得名李鑫塘。

  1936年洪水冲断大塘埂,堙没及时修复过路人见到说塘埂破了,叫破塘,60年的李破塘历史,至1996年,政府投资加宽加高塘埂,又恢复原地名李鑫塘,并s019城乡公路由此处通往将军墓。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的经济林有竹子、板栗、油茶、杉树等。古柏、古松四季共7棵。

  共产党员4人、-2人、大学生11人、70岁以上的老人14人80岁以上老人2人,老人占全湾人口的10%。

  本组人,解放前部分李姓迁往南李冲,甘湾、至今已有百多人。

  李氏曾两次修建李氏祠堂,麻城县长某某人还为祠堂题匾“青莲永映”可在祠堂大门上的青石条上。解放后,祠堂慢慢被拆除,旧迹现在。湾前还有三种石碾,二种石磨存在。原国民党老兵李自滕,于2008年自台湾带工资回家养老,2014年去逝,落叶归根,葬于本湾。

  4、宋洼村民组

  宋洼村民组位于村西北部,距村部2千米处,东与李鑫塘一山之隔,南与朱老屋组相邻,西与湖北乘马岗小寨村交界,北与李冲组及黄土岭村龚楼组隔山岭。总面积为2700亩,水田106亩,另有在乘马岗小寨距村5千米处有两个牌快,合计45亩(其中田一亩水塘一口)。此组有两个自然村,即宋洼,甘家湾。计44户,183人,其中男生100人,女83人,塘、库11口,蓄水8000立方米。主要姓氏为舒、李、周、裴、吴、胡、余、董、卫、宋。宋姓原住河铺村宋冲、宋塘,并在宋塘建有宗祠,周姓来自两地,一周咸丰年从湖北浠水迁入,一周是1941年,由麻城双庙关迁入,胡姓于1947年由商城长竹园迁入。韦姓是红军落伍人员韦安京,祖籍是广西都安县人,1950年由由乘马小寨汪家洼搬到李冲组,后又迁入宋洼。李姓是民国初由李鑫塘迁入甘湾。吴姓是清末由泗店乡大畈村杨湾迁入甘家塘,1937年又迁入甘湾,裴姓是清末迁入,1938年住甘家塘,1940年迁入甘塘,而1939年甘姓迁入麻城县福田河,此处无高姓,但甘家湾地名没变。本组舒姓最多,据韩氏宗谱记载是清道光庚寅(1830年)年由湖北武汉淋三河迁到乘马小寨细段畈,又于1871年迁入宋洼,河铺定居。

  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等,经济林有板栗、油茶、及茶叶,主要经济林来源是外出务工。本组有古松、檀、槐、银杏枫共13棵。每一个姓氏都有家谱。全组党员7人(周吉普超60年党龄)。-5人,大学生21人,科级干部1人(余地青)。

  5、李冲村民组

  李冲村名组于村的西北,距村部3千米处。东与黄土岭村的龚楼组隔山,南与宋洼组相连,西与董湾组交叉田地,北与田铺村泥冲交界。总面积1600亩,水田74亩。29户,123人,其中女57人,男66人。水塘3口,蓄水7000立方米。主姓李、杨、郑、许四姓。

  李冲原名叫苏冲,存有苏氏古坟多座为证。后来朱姓迁来定居,买田括地,并建有石夹青砖大门,因国不太平,朱姓衰败。光绪18年(1893年),李姓从李鑫塘分家搬迁此处,改名叫李冲,许姓(许大志)是1962年河铺大队派有文化人到李冲当小队会计定居至今。杨姓是民国初由麻城双庙关迁此,郑姓是解放初随母由麻城双庙关迁此。从李冲北上300米处有一小时的自然村叫杨岗,现存石碾,石碲,石磙为证。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板栗,油茶,杉树,竹子。改革开放以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其中有19户在县城或外地买了楼房,占总户数的66%。党员3人,-2人,大学生10人,电力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1人(许道春)。

  6.董湾村民组

  董湾村民组位于村西北3000米处。东与李冲交界,南与宋洼组田地相连,西与麻城乘马岗小寨村交界,北靠万字山与田铺村烂泥冲组及泗店乡大畈村杨湾相接。总面积1400亩,水田40亩,13户,56人,其中男34人,女22人。水塘4口,蓄水4000立方米。有董,肖,段,沈四姓。董姓定居较早,得名董湾,肖姓来自肖家榜,另有一肖姓于1941年来自麻城双庙关,段姓自河铺村段畈搬来,沈姓于1974年由福田河东张杏店的石家湾迁来。(沈姓会烧瓦窑,由大队申请乡政府与湖北协调来此传艺)本组是1981年由李冲分出的一个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板栗,油茶,竹子。有古枫,皂树,松树,银杏8棵。现在在外务工与发展的人占半。

  党员6人,-2人,大学以上文凭14人。成功人士肖扬明,书画艺人沈全坤均为本组人。

  7.朱老屋村民组

  朱老屋村民组位于村部西2000米处,东与许洼,段畈两组大岭为界,南与乘马岗小寨村丁家楼相连,西与小寨相邻,北与宋洼组共河水。总面积3100亩,水田102亩。47户,203人。水塘28口,大小堰坝5座,蓄水11200立方米。本组由朱老屋,后冲,裴榜三个自然村组成。朱姓最多,另有周,夏,何,许,杨,蔡姓。朱姓来自乾隆年间,是要回帅姓所组朱姓的田地和庄屋而定居,改帅庄为朱老屋。周姓来自光绪年间,夏,何,许姓都是清末迁来,杨,蔡二姓在民国初期分别从乘马岗小寨和福田河打谷岭迁来。裴榜裴姓自光绪末年迁出,现裴姓。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板栗,油茶,杉树,竹子。x109公路穿过村前直通乘马岗。党员7人,党龄最长的已62年,退伍人员6人,大学生30人。红军团长朱锡金(号金虎),成功人士杨涛,科级干部李可珍均为本组人。

  8.董洼村民组

  董洼村民组最远位于村部南1500米,最近在村部门口,是5个自然村,即董洼,宋冲,宋塘,马洼,河铺组成。东与许洼组山田相连,南与麻城黄土岗镇新屋河村刘岗交界,西与乘马岗小寨村韩洼共山岭,北与许洼近邻。总面积2700亩,水田60亩,水塘11口,蓄水10000立方米。22户,87人,其中男54人,女33人。姓氏有韩,宋,舒,李,陶五姓。韩姓是清道光23年(1843年)由田铺村响塘湾迁入,宋姓乾隆中期迁入,陶姓道光年间迁入,李姓是1954年迁入。舒姓是道光年间(1830年)由湖北武汉淋三河迁到乘马岗小寨村细段畈后,1871年又迁到宋洼,河铺定居。于1945年又搬到乘马岗住23年,再与1968年返回河铺至今。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板栗,油茶,杉树,竹子。有古檀,银杏,大栎,古柏11棵。党员9人,-3人,大学生15人,80岁以上老人3人,老红军舒乃贵,公安局原副局长宋中民,中级职称教师宋启明均为本组人。

  9.许洼村民组

  许洼村民组位于村部,2个自然村,许洼,黄泥坳。东与段畈相连,南与董洼组交界,西朱老屋隔山,北与段畈项链。总面积2800亩,水田原75亩,因将军墓开发,征田地60亩,现田地28亩。2000年,大部分居民搬迁至河铺定居。水塘5口,蓄水5000立方米。35户,150人,其中男73人,女77人。

  许姓是清乾隆54年(1789年)许贵祖自麻城王福店许家河迁来定居,称上许洼,道光元年,兄弟二人分家,0随母买段姓庄屋和水田,改名许洼。光绪25年许存智带一石田去黄泥坳。清末民初,由于战乱,上许洼部分许姓外迁和失落,房屋倒塌,在1945年后无人居住,只存石碾和古墓。

  现全组人以农家乐,店铺为主要经济收入。由于是国家4a景区,许洼的风景别出一格特别诱人。许洼后山及两侧山上古松,古枫32棵,茂密的森林,覆盖面积高达全组的95%以上。森林里面有许多许家的祖坟,许世友将军及其父母的坟墓,将军长子许光的坟墓。

  本组有党员21人,-20人,研究生3人,大学教授1人,大学生26人。许世友,许光,许援朝,许世明,许仕赐,许仕成,许道军祖籍均为该组。

  2021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河铺村为河南省2020年省级卫生村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河铺村榜上有名。

  许世友将军纪念馆

  许世友将军纪念馆,位于新县东南35公里的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在万紫山下的来龙岭上,坐北朝南,背倚来龙岭,面对五虎山。有土木结构房屋5间,每间面积约20平方米,……

  河铺村附近有许世友将军纪念馆许世友将军故里新县大别山露营公园金兰山森林公园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黄缘闭壳龟新县黄缘闭壳龟黄缘闭壳龟枣锅盔新县芝麻等特产。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河铺村”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河铺村地图

导航去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河铺村
也叫河铺的地方
河铺村(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河铺镇(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
河铺村(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
河铺村(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
河铺村(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