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豆公镇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豆公

豆公是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管辖的乡,车牌豫E,长途区号0372,人口约3.79万(截至2018年),面积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0个行政村(社区)

豆公镇概况

地名:豆公镇
隶属:内黄县
行政级别:
区号:0372
车牌:豫E
邮编:455000
区划代码:410527109
身份证前6位:410527
面积:44平方公里
人口:3.79万人
人口密度:861人/平方公里

豆公镇,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地处内黄县西北部,东部、南部濒临卫河与张龙乡、东庄镇、高堤乡隔河相望,西南界汤河与汤阴县境为邻,西与安阳县交界,北与田氏镇、石盘屯乡毗邻。 区域面积4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37894人。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筑寨,明清时为窦公里、荆张里、迁民里。民国时期,划为内黄县第四区。1949年以后,隶属内黄县第五区。1984年,恢复窦公乡。 2017年,撤乡设镇。 截至2020年6月,豆公镇下辖20个行政村。

2018年,豆公镇有工业企业6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豆公镇历史沿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筑寨,明清时为窦公里、荆张里、迁民里。

民国时期,划为内黄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划为漳南县第二区。

1949年以后,隶属内黄县第五区。

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区级建制的窦公乡。

1958年,成立窦公公社。

1984年,恢复窦公乡。

2017年,撤乡设镇。

豆公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因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在此屯兵得名。窦公,后简写为豆公。

豆公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豆公镇地处内黄县西北部,东部、南部濒临卫河与张龙乡、东庄镇、高堤乡隔河相望,西南界汤河与汤阴县境为邻,西与安阳县交界,北与田氏镇、石盘屯乡毗邻。 区域面积4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豆公镇地处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海拔50~70米。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气候

豆公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属过渡性季节。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8.8小时。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596.7毫米,月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180毫米;月降水最小是12月份,平均4.1毫米。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28日,终霜日期为4月2日。

水文

豆公镇主要过境河有卫河、汤河、安阳河。年平均降水量为596.2毫米,平水年地面水径流量为1031万立方米,偏枯年径流量为819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豆公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灾、虫灾、冰雹、低温等。2004年6月份遭狂风暴雨夹带冰雹袭击,秋作物、苹果、大桃基本绝收。

豆公镇经济

综述

2011年,豆公镇财政总收入816.1万元,比上年增长5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3.9万元,比上年增长59.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95.1万元,增值税139.6万元,企业所得税75.6万元,个人所得税63.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15.8%、13.1%。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2018年,豆公镇有工业企业65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个。

农业

豆公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8万亩,人均1.2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经济林为主。2011年,农业增加值20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2011年,生产粮食19503吨,其中小麦11628吨,玉米7425吨。

豆公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末,生猪存栏1.56万头,羊存栏11250只,牛存栏605头,家禽存栏42.8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7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

截至2011年末,豆公镇有经济林4万亩,林木覆盖率6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7万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9台(辆)。

工业

豆公镇工业初步形成以木材加工、建材、家具、纺织为主的支柱产业。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88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

商业

2011年末,豆公镇有商业网点78个,从业人员1270人。2011年末,建成面积达1.29万平方米,门店430间,固定资产1560万元的综合交易市场。从事固定交易服务人员及购销经纪人达7100余人。旺季日购销量达300吨以上,全年交易量3万余吨,交易额1.2亿元。

金融

2011年,豆公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4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2亿元,比上年增加36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2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

豆公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豆公乡,位于内黄县城西北17公里处,是内黄、安阳、汤阴三县交壤之地,安、汤、卫三河环抱,沟渠纵横,树林茂密。东部、南部濒临卫河与张龙乡、东庄镇、高堤乡隔河相望,西南界汤河与汤阴县境为邻,西与安阳县毗连,北与田氏乡、石盘屯乡为邻。全乡面积4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辖20个行政村,31990口人,耕地4.83万亩。

  豆公,相传因隋唐时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在此屯兵,有惠于民而得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筑寨,明清时代为窦公里、荆张里、迁民里,民国时代划为内黄县第四区,1947年划为漳南县第二区,1949年以后隶属内黄县第五区、1957年撤区并乡,建立区级建制的豆公乡,1958年改为豆公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豆公乡,乡人民政府原驻豆公东街路北,1984年迁北门外现址。

  豆公乡大部分为淤土地,土壤肥沃,只有4个大晁村有部分沙壤土。

  水利电力洹河横穿乡境,1975年在洹河下游两次建闸,1995年在汤河入卫河处新建汤河闸,灌溉受益面积不仅有本县豆公、田氏、楚旺、石盘屯还有安阳毗邻村庄,该乡三河(卫河、洹河、汤河)环绕,农业灌溉以河水为主,另有配套水井600余眼,旱涝保收。

  2000年,农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农村年用电量260万千瓦时。

  交通通讯乡境内安(阳)内(黄)三级柏油公路横穿乡境,1994年全乡20个行政村全部修通了柏油路。同年,修通了豆(公)田(氏)公路,豆(公)辛(安阳县辛村)路。建立了公路运输管理站,被评为县、市公路一类乡镇。

  程控电话村村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基本普及。

  农 林 牧 渔业该乡三河(卫、洹、汤)环绕,排灌自如,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为全县主要产粮乡。八十年代豆公为全县植棉大乡。进入九十年代,因棉花重茬、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价格下跌,种植面积减少。以后逐年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除仍种粮、棉、油外,把大力发展林果业作为发展农业的主攻方向。。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豆公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豆公镇地图

导航去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豆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