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

尖山农场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尖山农场行政区划

数据看尖山农场

尖山农场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管辖的街道,车牌黑N,长途区号0456,人口约1.40万,面积未知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8个行政村(社区)

尖山农场概况

地名:尖山农场
隶属:嫩江市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456
车牌:黑N
邮编:164300
区划代码:231121503
身份证前6位:231121
人口:1.40万人

黑龙江省农垦尖山农场

尖山农场: 尖山农场(原兵团第五师四十九团),位于黑龙江农垦九三管理局东部,场部距九三管理局13公里,全场总面积为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5万亩,是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尖山农场,是根据场内有一座尖型的火山(吐莫葛火山)而定名的。

尖山农场历史沿革

尖山农场始建于1949年,原为八一五农场第三作业区,1953年与伊拉哈农场的一、六分场合并,成立九三荣军农场九三分场。1958年于吐莫葛火山附近建立尖山农场,翌年并入九三分场。1962年3月,九三农场下属各分场独立,将九三分场更名为尖山农场。1968年更名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第四十九团。1975年,将四十八团并入四十九团。1976年2月恢复农场体制,改称为尖山农场,延续至今。

尖山农场经济发展

尖山农场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和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包括中草药、黑大豆、双青豆、红小豆、矮高粱等。农场拥有集科研、推广、展示、科普培训于一体的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农业科技馆、占地总面积1530亩的农业高新科技园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粮食处理中心,场内无公害认证面积34.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0万亩,有机认证面积5万亩。

尖山农场现代化农机装备处于垦区领先水平,拥有82台进口大型轮式拖拉机,41台150马力以上的收获机,750台套配套农具,89台运输拖拉机,72台装有GPS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机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8.7%。拥有省内较大农用飞机航化站1处。

尖山农场着力规划建设占地36万平方米的绿色产业发展园区。

黑龙江北大荒尖山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大豆2000吨,豆制品系列28个品种;黑龙江一迪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肉制品400吨,产品有红肠等系列1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东三省地区,农场还有尖山机械厂、免烧砖厂、木材加工厂等非公企业14家。

尖山农场投入近2亿元,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5个,现代化牧场

2个。牛舍总建筑面积11.36万平方米,奶牛存栏3700余头,全力向规模效益质量型畜牧业发展。同时兼顾发展其它畜禽养殖,2016年底全场肉牛存栏1200头;生猪存栏3000头;羊存栏4000只;鸡存栏2万只,大鹅3.8万只;鹿存栏120只,实现了畜牧业的“百花齐放”。

尖山农场城镇率达92%,区域森林覆盖率达22%。农场大力打造

“生态宜居城镇”,创建美丽农场,建有地中海欧式风格翠园小区,

新建并完善了老年公寓、双老中心、幼儿园、职工医院、污水处理厂、百米商业街。被授予“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被总局评为总局级文明城镇标兵。

尖山农场自然资源

尖山农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前延伸的丘陵地带,嫩江和讷河两县境内,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辖区土地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5万亩,林地11万亩,草原6万亩,水面0.2万亩。

尖山农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19米高的休眠火山――吐莫葛山而得名,吐莫葛在当地满语中是“火山喷发”的意思。现该火山仍然屹立,内含丰富的火山灰和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尖山农场境内有条老莱河,境内流经长26公里,汇入讷漠尔河。

境内天然次生林主要有蒙古柞、黑桦、白桦、山杨、椴树等10余种,伴生灌木有胡枝子、平榛、毛榛、丁香、杜鹃等灌木几十种。人工林主要有长白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杨树、水曲柳。草本植物以五花草、小叶樟、苔草为主。其中野生药用植物有黄芪、桔梗、苦参、赤芍、五味子等100多种。菌类有黑木耳、猴头、蘑菇等。

野生兽类现存19种以上,代表有梅花鹿、马鹿、雪兔、狼、狐狸、狍子、野猪、麝鼠等。脊椎动物以各种鱼类为代表13种左右(鲫鱼、鲤鱼等),两栖动物以青蛙、林蛙、蟾蜍等。野生鸟现存186种以上,以灰鹤、花尾榛鸡、飞龙、野鸡、树鸡、鹌鹑为代表。

尖山农场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国营农场,隶属九三农场管理局。位于嫩江县境南部,场部距嫩江县城35公里。尖山农场,因场区内有一座呈尖形的死火山(吐莫葛山)得名。原为八一五农场第三作业区,建于1949年。1953年与伊拉哈农场的一、六分场合并,成立九三荣军农场九三分场。1958年于吐莫葛山附近建立尖山分场,翌年并人九三分场。1962年3月,九三农场下属各分场独立,将九三分场更名为“尖山农场”。

  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都位于国家优势农作物产业带规划的优势产业区之内。黑土层厚度一般在30-60cm,有机质含量5-6%。全场32万亩耕 尖山农场地年生产优质强筋小麦3万吨以上、高油高蛋白大豆2万吨以上、优质杂粮1万吨,均为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

  现代化装备

  农场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万千瓦,动力机械主要以160马力以上大型胶轮拖拉机为主,收获机主要以1075型号收获机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每年除完成本场32万亩耕地耕作任务外,还能组织农机跨区作业30万亩。

  民营经济

  农场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以奶牛、肉牛、猪、羊、鹿、禽为主业的养殖业,以药材、杂粮等各种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已经达到批量生产的规模。农场拥有工商运建服企业14家,全部转换为民有民营和股份经营。该场的种子公司、机械厂、种衣剂厂等5家企业,资产均超过500万元,是垦区内外的知名企业。种衣剂、大豆精选机等产品畅销垦区内外,交通运输、五小加工、商品流通等各业协调发展,日益呈现出百业兴旺的发展局面。

  社会建设

  农场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拥有“两基”达标的现代化的中小学校两所,均为垦区示范化标准学校。拥有设备齐全,技术精良的职工医院一座,能够满足职工小病不出场的愿望。农场小城镇建设发展迅猛,近几年农场投入和拉动社会资金1.2亿元建设了10万平方米综合住宅楼,有近半的职工喜迁楼居。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健身广场、步行街等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一应俱全。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小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壮有所为。

  -

  耕地与人口

  第四十九团。1975年将四十八团并人四十九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恢复农场体制,改称尖山农场,隶属九三农场管理局。尖山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的丘陵漫岗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全场土地面积6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6万亩,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甜菜等,1992年粮食总产量4.9万吨。累计造林4.1万亩,基本实现了大地林网化。1992年农业总产值5430万元。场办工业有机修厂、粮油加工厂、制砖厂等。1992年末全场总人口1.4万人,场部所在地尖山镇聚居人口4782人,已发展成为农垦小城镇。-

  -

  农场历史

  尖山农场始建于1949年,经过58年的开发与建设,经过几代垦荒人的耕耘和付出,勤劳智慧的尖山人已经把一片野兽出没、杳无人烟的亘古荒原改造成了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农场辖区面积60万亩,其中耕地32万亩,总人口14000人。农场下设10个管理区,年生产粮豆7万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3亿元,人均年收入9200元,连续三年进入垦区各农场综合排名前十强,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工作先进场。-

  -

  地理位置

  尖山农场位于东经125°19′53″至125°47′15″,北纬48°46′55″到49°1′18″之间,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前延伸的丘陵地带,属嫩江县和讷河两县境内,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

  农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19米高的休眠火山――吐莫葛山而得名, 吐莫葛在当地蒙语中是“火山喷发”的意思。现该火山仍然屹立,内含丰富的火山灰和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

  -

  自然资源

  农场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林和人工林面积达11万亩,草原面积6万亩,水面2000亩。农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坚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已经建设成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场内没有制造污染的工业企业,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以植树造林为载体,在全场实施了“绿满尖山、共建家园”生态富民工程,场在林中的生态格局已初步形成。 [4]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尖山农场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尖山农场”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尖山农场地图

导航去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尖山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