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杜村集乡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杜村集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杜村集

杜村集是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管辖的乡,车牌冀D,长途区号0310,人口约6.15万(截至2018年),面积5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6个行政村(社区)

杜村集乡概况

地名:杜村集乡
隶属:临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310
车牌:冀D
邮编:056600
区划代码:130423204000
身份证前6位:130423
面积:54平方公里
人口:6.15万人
人口密度:1127人/平方公里

杜村集乡,隶属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 地处临漳县西部,东邻狄邱乡、张村集乡,南隔漳河与孙陶集镇、习文乡相望,西邻香菜营乡,北连南东坊镇。 辖区面积54.4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杜村集乡户籍人口为61452人。

1953年,建杜村集乡。1958年,改为杜村集公社。1984年5月,复设杜村集乡。 截至2020年6月,杜村集乡辖26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杜村集村长阳路51号。

2018年,杜村集乡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杜村集乡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临漳县第一区。

1953年,建杜村集乡。

1958年,改为杜村集公社。

1984年5月,复设杜村集乡。

杜村集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乡政府驻杜村集村而得名杜村集乡。

杜村集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杜村集乡地处临漳县西部,东邻狄邱乡、张村集乡,南隔漳河与孙陶集镇、习文乡相望,西邻香菜营乡,北连南东坊镇。 辖区面积54.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杜村集乡境内为漳河冲积扇平原,地势略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冀庄村,海拔78米;最低点位于路夹河村,海拔74米。

水文

杜村集乡境内有民有南干渠,自西营西入境,由西宋村东出境,境内长7千米。

杜村集乡经济

综述

2018年,杜村集乡有工业企业12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杜村集乡耕地面积4.3万亩,人均0.9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2011年,杜村集乡农业总产值3.4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2.5万吨,人均549.5千克,其中小麦1.5万吨,玉米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4万吨,主要品种有韭菜、西葫芦、洋白菜等,其中韭菜0.8万吨、西葫芦2万吨、洋白菜1.2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牛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0.7万头;羊饲养量1.83万只,年末存栏1.05万只;生猪饲养量1.55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家禽饲养量62.1万羽。

工业

杜村集乡以农产品加工、林木加工、服装加工为主。

2011年,杜村集乡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工业企业221家,职工359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商业

2011年末,杜村集乡有商业网点145个,职工1097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8亿元,比上年增长5.6%。

金融

2011年末,杜村集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1.1亿元,比上年增长7.8%。

杜村集乡风景名胜

129师司令部旧址

129师司令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涉县城西5公里的赤岸村,由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和129师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00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下、下、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现存有司令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作战处办公室及-、-、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师-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下院有当年师--、-、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1996年11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将军岭位于司令部旧址西北角百米处,1986年以后,-、黄镇、-、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七位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从此,庙坡山改名为"将军岭"。1990年10月,-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129师陈列馆位于将军岭北侧山坳,属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于1996年,1998年12月19日正式开馆,依山就势建为两层,占地面积1334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2252平方米,由1个序厅、5个展室和1个半景画馆组成。展览内容丰富、展示形式独特、展示手段先进、参观路线为一条龙回环式结构。整个陈列布展内容以时间为序,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8年时间,分为六个部分。

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

古邺城是在古邯郸衰微成一个普通的郡县以后,在这块土地上崛起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三国曹魏起到隋400余年间,后赵、冉魏、前魏、东魏、北齐6个割据王朝的都城。曹操在邺城建三台、特别是铜雀台,达到了我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后赵、东魏、北齐屡有扩建。这是以邺北城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据史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按汉制一尺合市尺七寸算,也高达63米。在楼顶又置铜雀高一丈五。在台下引漳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

杜村集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杜村集乡下辖26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 杜村集,北宋为杜村。明代保安集迁此,遂发展成集市。明正德年为杜村集和杜村屯。清乾隆年至今为杜村集。杜村集耕地面积3524亩,农业人口2854人。

  乡0驻杜村集村。面积68.9平方千米,人口4.55万。辖26个行政村:杜村集、西夹河、三教堂、东冀庄、西冀庄、东小庄、高夹河、西小庄、路夹河、周房村、杜庄、安庄、郭庄、栾庄、贺村、关村、秦村、齐楼、张庄、土楼、西营、东营、羊羔、赵庄、梅庄、西宋。

  夹河村沿革情况

  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有夹河村。咸丰至光绪年为大夹河、小夹河。今为路夹河、西夹河、高夹河。

  路夹河:

  据查,明初从-迁民到此,隔河定居。此村位于河东,取名东隔河,演变为东夹河。后东夹河村分为二,此村路姓居多,改为路夹河。路夹河耕地面积3014亩,农业人口1712人。

  高夹河:

  据查,明初从-迁民到此,隔河定居。此村位于河东,取名东隔河,演变为东夹河。后东夹河村分为二,此村高姓居多,改为高夹河。高夹河耕地面积2521亩,农业人口1551人。

  西夹河:

  据查,明初从-迁民到此,隔河定居。此村位于河西,取名西隔河,演变为西夹河。西夹河耕地面积2952亩,农业人口1802人。老红军战士,0员黄金财系西夹河村人。

  西营(老营):

  据查,北宋时宋辽交战,宋兵老营设在此地,得村名老营。因位于东营之西,1955年改名为西营。西营耕地面积2832亩,农业人口1719人。

  -东营(小营)

  据碑文记载,明初张姓从-迁到磁县西玉曹。因遭水灾迁到临漳境内张固村。又遭水患东迁至小营,后改名东香营,简化为东营。东营耕地面积4226亩,农业人口2527人。

  -东冀庄、西冀庄

  据查,明初冀姓从-迁此定居,取名冀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冀家庄。后因漳水为患,部分冀姓居民西迁,另建新村,取村名西冀家庄。留居者称老蚴家庄,后改为东冀家庄。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东冀家庄、西冀家庄。后简化为东冀庄、西冀庄。

  东冀庄耕地面积3009亩,农业人口2748人。

  西冀庄耕地面积3790亩,农业人口3098人。

  -东小庄、西小庄

  《临漳县志》记载,北周建德六年(577年),临漳县治由邺城迁出,移至邺东二十里。隋大业十年(614年)在此(即小庄)筑临漳县城。临漳县城在小庄经历了隋、唐、宋元和明初五个朝代。从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到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共经历了817年。洪武十八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患,洪武二十七年,县城迁走后取名旧县小庄。后村分为二:东小庄、西小庄。

  东小庄耕地面积878亩,农业人口646人。

  西小庄耕地面积856亩,农业人口655人。

  -康庄、西宋村、贺村

  康庄、西宋村和贺村历史悠久,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为桃源。清乾隆四十四年碑文记载,康庄和西宋村原名西古桃源村;贺村原名东古桃源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康家庄、宋家村、贺家村,村庄以性氏取名。后村名沿革,简称康庄、宋村、贺村。宋村1982年3月2日改名西宋村。康庄现归西宋村辖。

  贺村耕地面积2438亩,农业人口2532人。

  西宋村耕地面积1761亩,农业人口1698人。

  -郑家庄、三家村

  郑家庄建于是120年前。据查,因老营(今西营)郑姓迁此种地,形成村落,称郑家庄。该村现归东冀庄辖。

  据查,三家村常遭水患,只留下三户人家在此居住,称三家村。咸丰年为三家村、村名沿用至今。该村现归东冀庄辖。

  -赵庄

  明初,赵姓从-迁此定居,故取村名赵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赵家庄。简称赵庄。村名沿用至今。赵庄耕地面积630亩,农业人口594人。

  -张庄

  张庄原名保安集。明代因受漳河水患,集市移至杜村。因张姓居多,改名张家庄。咸丰年至光绪年为张家庄,简称张庄。村名沿用至今。张庄耕地面积4506亩,农业人口3200人。

  -郭庄

  明初,郭姓从-迁此定居,取名郭家庄,简称郭庄。郭庄耕地面积424亩,农业人口314人。

  -梅庄

  明初,梅姓从-迁此定居,取名梅家庄。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梅家庄,简称梅庄。村名沿用至今。梅庄耕地面积2250亩,农业人口1418人。

  -安庄

  明初,安姓从-迁此定居,取名安家村。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安家村。后演变为安庄。安庄耕地面积1652亩,农业人口1462人。

  -关村

  明初,关姓从-迁此定居,取名关家村,简称关村。关村现有耕地532亩,农业人口482人。

  -周家村、房家村

  据查,明初周、房两姓先后从-迁此定居,取名周家村、房家村。清咸丰年至光绪年为周家村、房家村。后二村合为一个行政村,取名周房村。周房村耕地面积440亩,农业人口307人。

  -三教堂

  据查,明初从-迁民到此,建有道、儒、佛三教神像庙堂,取名三教堂。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三教堂,村名沿用至今。三教堂耕地面积2218亩,农业人口1567人。

  三教堂是功勋卓越的老干部王景文的故乡。

  -羊羔

  据查,明初杨、高二姓从-迁此定居,取名“杨高”村。后演变为羊羔。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羊羔村、村名沿用至今。羊羔耕地面积1879亩,农业人口1629人。

  -杜庄

  据查,明初杜姓从-迁此定居,取名杜家庄。清咸丰年到今为杜家庄,简称杜庄。杜庄耕地面积583亩,农业人口660人。

  -秦村

  据《秦氏家谱》记载,此村原名丁家村。明初,河南光州固始县凤凰村秦姓迁此,改名西秦村。后秦姓发民成大户,改名秦家村。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秦家村,村名沿用至今。简称秦村。秦村耕地面积1362亩,农业人口1396人。

  -栾庄

  据查,明初栾姓从-迁此定居,取名栾家庄。清《乾隆彰德府志》记载为栾家庄,村名沿用至今。简称栾庄。栾庆耕地面积1084亩,农业人口1140人。

  -土楼

  据查,明初,王姓从-迁此定居,用土坯盖了一座楼房。因建筑特殊,故得名土楼庄,后简称土楼。土楼耕地2369亩,农业人口2234人。

  -齐楼

  据查,明初,齐姓从-迁民到此,盖有楼房,故名齐家楼。清咸丰年至今为齐家楼,简称齐楼。齐楼耕地面积1382亩,农业人口1037人。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杜村集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杜村集乡地图

导航去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杜村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