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哈喇河镇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哈喇河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哈喇河

哈喇河是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管辖的乡,车牌贵F,长途区号0857,人口约2.78万(截至2019年),面积14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8个行政村(社区)

哈喇河镇概况

地名:哈喇河镇
隶属:威宁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57
车牌:贵F
邮编:553100
区划代码:520526125
身份证前6位:520526
面积:142平方公里
人口:2.78万人
人口密度:195人/平方公里

哈喇河镇,隶属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西部,东与双龙乡交界,南与黑石头镇相连,西与秀水乡、观风海镇接壤,北与观风海镇、小海镇毗邻, 总面积142.42平方千米。

民国时期,称为果哈乡。1953年,置白布、马脖2乡。1958年,小米乡并入,改管理区。1984年,改乡,属观风海区。1992年,哈喇河乡、小米乡合并为哈喇河乡。 201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威宁自治县玉龙乡等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5〕298号)文件,同意撤销哈喇河乡建制,设置哈喇河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截至2019年末,哈喇河镇户籍人口为27828人。 截至2020年6月,哈喇河镇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马脖村。

2018年,哈喇河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哈喇河镇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为果哈乡。

1953年,置白布、马脖2乡。

1958年,小米乡并入,改管理区。

1961年,改称公社。

1964 年,小米公社分出。

1984年,改乡,属观风海区。

1992年,哈喇河乡、小米乡合并为哈喇河乡。

201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威宁自治县玉龙乡等撤乡设镇的批复》(黔府函〔2015〕298号)文件,同意撤销哈喇河乡建制,设置哈喇河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哈喇河镇历史文化

民俗内容

威宁大黄梨

哈喇河镇是威宁大黄梨的主要产地,每到春天,梨花竞相开放,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洁白,仿佛置身一个银白的世界。当春风吹过,一阵花香沁人心脾,花瓣随风飘扬,才知道这是在花从中。一片片雪白的落蕊随风飘荡,有的飘落田间地头,像星星;有的落入河流,随着波光,载着梦想,飘向远方,形成了一到独特的风景。

花山节

花山节是苗族同胞的一个传统节日。

哈喇河镇是一个民族乡镇,苗族是哈喇河镇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牛街村的西那组、马店村的黑山营组、麦地组和箐脚组。苗族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哈喇河镇的苗族至今还保留着苗家千百年前的文化、生活习俗、节日庆典。而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花山节”。

花山节又名“踩花山”,是由古代苗族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农民们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等的盛大聚会演变而来。

节日期间,女生们穿上自己做的花衣服,一方面吸引男青年的注意力;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以此取得男方的爱慕。男生们则吹起芦笙跳起锅庄舞吸引对方。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苗寨里,苗族同胞们伴着欢乐的舞蹈,品着醇香的羊角酒,听着悦耳的芦笙和动人的苗家山歌融入爱的世界。此情此景,让人流连忘返。除了这些,他们还有许多的才艺展示,例如:刺绣、射弩、蜡染、织布等,体现了苗家几千年来的勤劳、善良、热情、勇敢。丰富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让人神往。

即使在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美好的生活,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希望在自己的文化中快乐着,并把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让自己的文化与社会主义新文化和谐发展,奏出美妙的乐章。

红军坟

红军坟位于哈喇河镇马脖村马脖组,这里埋葬的是一位忠于革命的将士,据说叫何连高,但已无证可考。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哈喇河时,何连长因在彝良与国民党军战斗时负伤,到哈喇河轿子口时伤势发作,无法跟上部队,于是就留在轿子口柳赶生家治病,可当他病快治好去追赶部队时,一位姓王的人贪图他身上的衣服,于是在路上趁他不备时把他害了。

1968年8月,经人检举,这位姓王的人被民兵抓起来,经审问他说出了埋尸的地方,政府人员要他带民兵去找,他从一石崖下挖出尸体后,跳崖自尽。

1968年8月18日,威宁县观风海区哈喇河公社革委会买一口棺材把红军连长的尸体装着,安排民兵抬到马脖村马脖组哈喇河乡政府后面的山坡上埋葬,下葬那天,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追悼,民兵抬着尸体走在前面,政府人员紧随其后,然后是学生,学生后面是人民群众,具说有几千人送葬花圈也不少,送葬队伍壮观,但除了哭泣声,没有其它的声音,场面庄严、肃穆和敬仰。

2003年9月8日,哈喇河乡党委政府召开会议,决定筹集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重新修建红军烈士墓,为红军连长立碑纪念,从这一年开始,每年清明,乡党委、政府、学校便组织干部、职工、学校师生为烈士扫墓,并逐步形成全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现在,红军烈士墓的四周山坡上长满了黄李树,春天,每逢梨花盛开时,一棵棵黄梨树就像一个个庞大的白色花圈围绕在墓的四方,就像是大自然为了敬仰这位当年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连长敬献天然花圈一样。秋天,一颗颗硕大的黄梨树结满了香甜金黄的黄梨,由绿叶陪衬着,点缀在苍翠碧绿的哈喇河谷旁,展示了当年的红军长征在今天终于为人民培育出了丰盛的革命果实。

地名来历

“哈喇河”系彝语地名,意为居住在河边。

哈喇河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哈喇河镇,隶属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西部,东与双龙乡交界,南与黑石头镇相连,西与秀水乡、观风海镇接壤,北与观风海镇、小海镇毗邻, 总面积142.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哈喇河镇境内为中山河谷地貌,东北高、西南低。哈喇河纵贯全境,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峡谷地形。最高点白龙山海拔2664米,最低点银湾子海拔1960米,地面海拔一般在1900-2100米。

气候

哈喇河镇年平均气温15.2℃,1月平均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12.2℃; 7月平均气温19.8℃,极端最高气温32.3℃。无霜期年平均19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50小时,年总辐射95.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794毫米。

水文

哈喇河镇境内河流属牛栏江水系,哈喇河为牛栏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牛街村双龙洞,流经马店、河边、马脖村出境,水资源较丰富。

自然资源

哈喇河镇境内仅有少量的铜、铁。

自然灾害

哈喇河镇主要有冰雹、干旱、洪涝、风灾、霜冻等。由于切割面深,高低悬殊大,存在地质灾害隐患。1980年暴发山洪,政府驻地马脖村淹没土地上千亩,至今不能复耕;2009年1月17 日、3月22 日,分别发生4.5级、5.0级地震,震中在马店村水路组,震源10千米,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经济损失,但地震后,高海拔地区的水源枯竭,许多水源无水或水量减少。

哈喇河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哈喇河镇财政总收入1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96%。

农业

哈喇河镇有耕地面积2275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800万元。

哈喇河镇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410吨,其中马铃薯3595吨,玉米2410 吨。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魔芋、蔬菜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9796亩,产量1175吨;种植黄梨1.2万亩,产量2000 吨;魔芋种植面积4500亩,产量2475吨;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产量375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辣椒、葱、大蒜等,其中白菜2238 吨,辣椒1265吨,葱96吨,大蒜151吨。

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牛饲养量8129头,年末存栏6679头;羊饲养量20425只,年末存栏13692只;生猪饲养量17003头,年末存栏10125头;家禽饲养量50602羽,年末存栏36816羽。

2011年,哈喇河镇林地面积80626.4亩,其中天然林50068亩,人工林18558.4亩,天保封山林12000亩。

金融类

2011年末,哈喇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7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各项贷款余额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哈喇河镇风景名胜

岩石大瀑布

哈喇河镇岩石大瀑布位于哈喇河镇与秀水乡交界处,由岩石多年风化而成,瀑布从东向西,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仿佛置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优美环境。

哈喇河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部。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1.44万,其中回、彝、苗等民族占70%。辖8村委会。1953年置哈喇河、小米、牛街乡。1958年撤乡并入观风海公社。1962年析建哈喇河、小米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1年合并置哈喇河乡。以坑内哈喇河名。“哈喇”系彝语译音,意为回族居住地。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名特产有火腿、苹果、黄梨、核桃。有小学11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马脖子,在草海镇西30公里,姬家梁子西麓,哈喇河边。人口210,有回、汉等民族。海拔 2 020 米。山形延伸形似马脖,故名。有公路接大烟公路。.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哈喇河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哈喇河镇地图

导航去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哈喇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