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广东省>中山市

中山港街道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港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中山港

中山港是广东省中山市管辖的街道,车牌粤T,长途区号0760,人口约28.99万(截至2020年),面积7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社区(行政村)

中山港街道概况

地名:中山港街道
隶属:中山市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760
车牌:粤T
邮编:528400
区划代码:442000003000
身份证前6位:442000
面积:70平方公里
人口:28.99万人
人口密度:4141人/平方公里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又称中山港街道,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地处中山市东偏北部,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东至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街道,西至东区街道,北隔横门水道与民众街道相望。 辖区总面积70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人口28.99万人,户籍人口11.23万人。

南宋,属永乐乡。1995年1月,中山港管理委员会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辖7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康乐大道31号。2021年9月8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1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入选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

2020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历史沿革

南宋,属永乐乡。

明、清,属得能都。

民国时期,属第四区。

1949年10月30日,张家边成立第四区。

1952年6月,改称上四区。

1953年3月,成立张家边区。

1957年3月,设区为乡,分设张家边乡和濠头乡。

1958年9~11月,改张家边乡和濠头乡为张家边公社和燎原公社。

1959年4月,分设张家边公社和南朗公社。

1961年1月,成立张家边公社管辖张家边、南朗、翠亨。

1962年6月,张家边区管辖濠头、张家边、西桠、小隐4个小公社。

1963年,合并为张家边公社。

1966年8月,成立红旗公社。

1983年11月,成立张家边区公所。

1985年11月,设张家边镇政府。同年12月划入中山市城区,成立张家边区办事处。

1990年10月,成立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990年12月,成立中山港区办事处筹备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正式成立中山港区办事处。

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1月,原张家边区、中山港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为中山港区,属市政府派出机构,中山港区党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由市委、市政府任命。设立中共中山港区委员会和中山港区管理委员会。

1995年1月,中山港管理委员会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内有天然港口——中山港,东出珠江口,直通伶仃洋,同香港隔海相望。因中山港港口名而得名。

民俗文化

东乡民歌

中山城区东面东乡(今火炬区)一带的濠头、陂头、白庙、元山、起湾、土巷、鳌溪、大岭、陵岗、张家边等乡村,流行着一种古老的民谣——东乡民谣。它一般是村民在田间劳动、男女倾诉感情、女子出嫁、陪嫁和村民表达生活感受时传唱的歌谣。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东乡一带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感受,歌词与东乡的地理环境、人物风景、风情习俗和生活际遇等息息相关。民谣歌词饱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具有浓厚的岭南民间文学色彩。但是,随着老一代民间艺人日渐年事已高或逐渐离世,年轻一代缺乏继承的热情,东乡民歌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东乡民歌用地道的石岐话或东乡话传唱,有叙事歌、叹情歌、风俗歌、送别歌、陪嫁歌、哭丧歌等多种类型。其中叙事歌有《拆蔗寮》《水仙花》《傻佬叹五更》等;叹情歌有《望夫归》《三爷尽孝》等;风俗歌有《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插秧歌》等;陪嫁歌有《送嫁歌》《啼夫歌》等;送别歌有《送军歌》等。哭丧歌有《百岁灯》《女作哭》《买水歌》等。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东乡村民都用自己的民歌表达心中的情感。

濠头金龙

濠头舞龙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民国初期已流传至今。濠头人将舞龙称做“耍龙”。濠头“耍龙”的特点就是大,属于“重龙”,仅龙头就重35公斤,全长41米,龙分四大部分,龙珠、龙头、龙身、龙尾,而在龙身的周边布有龙爪。按习俗,濠头金龙是在每年的佛旦节,即农历四月初八晚上进行,首先为金龙尘垢,点睛。金龙在舞动时,是由龙珠带动引起龙头左右摆动。金龙在进栅门时,先向左点三下头,然后向右点三下头,最后向中间点三下头,然后便开始做出各种阵式。在每一次的艺术展演中,都会由70多个濠头的小伙子同时舞动巨龙。他们的重头戏是“双龙爪珠”,这是濠头民间艺术队的一个重要标致——濠头金龙。

濠头飘色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濠头飘色作为其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濠头飘色最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与其他民间艺术并存和沿袭。濠头由于元明时期大量南海、番禺、顺德、新会等地氏族迁徙而至,人口不断地增多,其民间艺术也相互影响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的飘色有“信子”、“出会景”等称谓。据现有地方史料佐证,濠头飘色巡游活动沿袭至清朝晚期是最鼎盛的。以往的飘色巡游,多在春秋祭祠时,以及重大的神诞日而搞的社火活动中出现,到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每隔三年举办一次盛大的飘色巡游活动。濠头飘色,主要由色柜(或称色板、色箱)、色芯、色脚、色梗、色杠等组成。传统的飘色色柜,多用人抬着行进。以色彩艳丽、色芯娇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形态典雅、玲珑飘逸而名扬海内外。

江尾头村龙母庙彩炮

江尾头村农历五月初八放彩炮,是江尾头村民间文化传统。在数百年前,因为村民的农田水稻受蝗虫、水灾侵害。有一位经商的村民,生意失败了,来到江尾头村龙母庙求拜,回家之后生意果然好转,得知龙母娘娘神通广大,这位村民乐助资金酬谢神恩。村里老年者为纪念龙母娘娘五月初八诞辰,组织村内善男信女购买礼品(如金戒指、家私、布匹等物件)酬谢神恩,燃放彩炮。凡幸运拿到炮胆的村民,一年内样样顺利,心想事成。几百年来,江尾头村五月初八龙母诞燃放彩炮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

濠头木龙

濠头木龙,濠头木龙别具一格,龙分三截,有雄雌之分,体格之大为众木龙之首,木龙全身金黄,鳍翠绿,鼻前两条长须上挂彩球,唇下朱红胡子一尺来长。按照习俗,濠头木龙舞是在每年四月初七晚上11点左右进行,之前要为木龙洗去尘垢、点睛,这样才能为村里带来大丰收。舞龙地点就在北极殿前的坪子上进行。每年四月初七晚上,无疑是濠头村最热闹的时候,濠头村全村人都会聚集在北极殿前的坪子上翘首期待木龙的出现,将坪子围个水泄不通。晚来的村民只得在人墙之外听听锣鼓声。濠头木龙曾作为重头戏出现于2002年的慈善万人行中,还角逐过“山花奖”等民间艺术奖项。

开发区民间艺术团

开发区民间艺术团由威风锣鼓队、民间武术队、8支龙狮队、金龙队、木龙队、太极功夫队、东乡民歌队、曲艺队、器乐队、幼儿体操队、健身舞队、等多个队伍联合组成,拥有近700人的强大阵容。民间文艺团内的各队伍平时训练刻苦,艺术造诣不断提升,经常受邀参加中山市、开发区及其他地区各类大小型活动,受到各界的赞赏。如民间武术队、龙狮队参加海内外的比赛、表演活动;太极功夫队参加市万人行活动;威风锣鼓队参加电展会开幕式迎宾表演等。

文物古迹

大环华陀庙宫花遗址

大环华陀庙宫花遗址,位于宫花村,属沙丘遗址。其遗物散布范围约1000平方米。该遗址所采集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陶器两类。石器有石锛、石网坠、石祖等。陶器类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器形有高颈敞口、敞口折沿罐等,陶器花纹有绳纹、曲折纹、素面、米字纹、小方格纹等。属于新石器晚期、战国时期至汉代的文化遗址。

水洲山炮台

水洲山炮台,位于沙边村的水洲山上,建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水洲山高24.71米,全山面积约8000平方米。炮台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圆形,正中设有3间室做驻兵用,四周共有13个炮位,原有铁炮5支(已失)。炮台用夯土墙修筑,土墙高4米,厚0.9米。1990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辖7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康乐大道31号。

张家边社区

博凯社区

联富社区

六和社区

城东社区

海滨社区

中山港社区

——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中山市东偏北部,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东至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街道,西至东区街道,北隔横门水道与民众街道相望。 辖区总面积70平方千米。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形地貌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形分为山丘和平原两大类,地势由西南向东倾斜,南部为丘陵地带。主要山脉有马鞍山、大常山、烟管山、飞鹅山、大王头山、百稔嶂山。境内最高峰百稔嶂山位于区南部神涌村,海拔277.9米;最低点大王山位于街道东部二洲村,海拔42米。

气候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低纬,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太阳高变角大,阳光辐射量丰富,常年气温较高;濒临珠江口,夏季风、台风带来大量雨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因此,形成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灾害较频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较高,历年平均为21.8℃,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3℃;7月最高,达28.4℃,极端最高气温达36.7℃,极端最低气温-1.3℃。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平均气温最高22.6℃,最低为21.2℃;年最大降雨量2784.2毫米,最小降雨量1336.2毫米(1989年),2004年8月29日降雨量高达294.4毫米。

水文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河网交错,有河涌15条,总长66.0千米。

自然灾害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和暴雨等。台风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9月。1955~2011年,对全区有影响的台风128个。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4年9月5日,强台风正面袭击张家边,阵风12级,降雨211.5毫米,村内外成泽国,道路交通瘫痪,旧会堂和许多民居吹倒,张家边小学有11间课室倒塌,造成10人丧生、数十人受伤或被大水冲走。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然资源

水资源

横门水道:横门水道上接小榄、鸡鸦、石岐水道,在港口镇大南尾汇流而成。因此水道流向为横向,出口处象横开的口,故称横门。出口处的小岛称横门岛,水道称横门水道。水道向东流经民众、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朗等3个镇区的边界,至横门岛马鞍则分南、北两支分流入珠江口。由大南尾至马鞍头河段长12千米,马鞍头至烂山河段(北支)长3千米,马鞍头至横门口河段(南支)长3千米,总长19.87千米。流经本区河面平均宽500米,低潮时水深3.5~6米,设一等航标,可航行1000~3000吨位轮驳船,是江门、广州、梧州等地区通往中山和港澳地区的主要航道之一。中山港坐落在横门水道两岸,是区农田主要排灌河,排灌面积7800亩。汛期最大流量8220立方米/秒,在西北的石岐水道的东端河口,筑有东河口水闸,净宽160米,为中山市最大的排水灌溉、防洪防潮水闸。

地下水源: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部,原鹅盆墩地面,昔日是狗坎田有1眼温泉,泉深1.2米,直径0.5米,泉面不断有气泡冒出,水温烫手,达70℃。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口

截至2020年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常住人口28.99万人,户籍人口11.23万人。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

2020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运输

公路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交通发达的珠江口,广珠高速公路、京珠高速、沿海高速、江中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广珠轻轨、中山至香港的海运交通相互交汇,距离深圳机场仅需1个小时,距珠海机场约半小时,形成了现代发达的交通体系。

轻轨

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和广珠铁路在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设有站点。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公办中学2所、小学11所,民办学校6所,在校中小学生3.64万人;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1.23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公共图书馆12座,展览馆(博物馆)3座(含私营)。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末,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有公立医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卫生技术人员1112人,病床820张。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风景名胜

综述

中山火炬开发区有得能湖公园、华佗山公园.珊洲生态园、沙边碉楼、厨邦酱油文化博物馆等旅游景点。

得能湖公园

得能湖公园,火炬开发区中心城区康乐大道侧,坐落着一占地240亩的得能湖公园。公园因人工开挖的得能湖而得名。湖的正面是牌楼,湖边周围绿树婆娑,左右两侧建有凉亭和走廊,石雕十二生肖排例在凉亭边,湖中修建两座五曲桥。得能湖公园一年四季免费向市民开放,湖内培育了冬荷、中山红台、逸仙莲等十几个荷花品种。

华佗山公园

华佗山公园,位于火炬开发区大环村内的华佗山公园,是中山市极其珍贵的文物和胜景,因始建于1902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华佗庙而命名。该公园是2010年火炬开发区文化工程、民生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经过1年多时间的建设,一期工程已正式向市民开放。公园以“华佗庙”为核心,以“外科鼻祖”华佗为历史文脉,沿山而上,华佗像、药香园、浮雕墙、山顶八角塔等众多景点,集聚了自然生态、绿色环保、中医理疗、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五大中心功能。占地38.05公顷,海拔116.65米,登山径既有楼梯,也有坡度比较平缓的环山马路,可满足耐力不一的市民的需求。园内四季常青、花无断时、底蕴深厚、清新雅致,宛如世外桃源。其中,位于公园山腰处的华佗庙是公园的中心景区,始建于清代,坐东北向西南,面积94平方米,为硬山式顶、一进三间式布局。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著名人物

吕文成(1898—1981),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生于张家边大环村。

李凡夫(1906—1990年),原名郑锡祥,濠头村人。出生于穷苦华侨工人家庭。1990年病逝于北京。

孙康(又名孙一艺、孙映雪、孙艺文),生于1906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沙边村人,1986年离休,1996年病逝于广州,享年89岁,是副省级干部。

蔡北华(1913—1996年),中山市张家边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6年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83岁。

张惠长,火炬区大环村人,字锦成,1889年生。1980年病逝于台湾,享年91岁。

欧阳可亮,祖籍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岭村,1918年5月23日出生于北京,1992年5月1日去世于东京,享年74岁。

陈茂垣,火炬区蓢尾村人,1898年生,病故于1987年。

先进人物

高卫国,男,中山市浪网人,生于1947年6月,中共党员。

钟丘,男,江西省人,生于1957年9月,中共党员。火炬区医院五官科副主任。

梁森,男,张家边人,生于1950年3月,原任张家边医疗站站长,后任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镇村医疗一体化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党员。

陈倩梅,女,张家边人,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张家边支行行长,中共党员。

朱灿标,火炬开发区水稻专业朱灿标同志,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地赴京参加表彰大会。

李俊驹、邓新、谢硕文、李文彬、李三元等5名旅港澳乡亲对中山市的建设作出较大贡献,光荣成为中山市荣誉市民。

李练江,1990年8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部在北京召开了“火炬计划十周年经验交流会”,中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练江获“火炬先进个人”称号。

左忠文,中山广盛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员工左忠文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詹道可,工业开发总公司招商办主任詹道可被评为2000年度中山市“十杰市民”。

孙仲明(1945—),祖籍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沙边村。于20世纪30年代(青年时期)侨居南美洲特立尼下和多巴哥(俗称千里达)。曾任千里达财政部长兼旅游部长。

刘百安,中山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小引村人。二十世纪50年代出生于美国三藩市,曾在三藩市华裔警察局工作,从警员到警官、大队长,1990年担任警察局副局长,后升任警察局局长要职。刘百安于1998年10月随美国三藩市长布朗率领的访华团访问中国。其间,他与布朗市长一行曾到小引村寻根问祖。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荣誉称号

2021年9月8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1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入选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

中山港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部,总面积92.23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1个社区和2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5.56万人,非户籍人口12.97万人。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155.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工农业总产值652.54亿元,增长29.85%。开发区居第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的第二十名。

  【经济发展概况】

  工业成功举行“8·28”东部开发招商推介会暨临海工业园项目动工庆典, 签约48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1.88亿美元;动工71个项目,投资总额达7.66亿美元。加速建设东部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奠基公路、港口、变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创名牌战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进展,全年申报国家、省、市各级技术改造项目100多项,获得扶持资金超2100万元,创历年最高额。其中,明阳公司风力发电厂项目中标粤港重点攻关项目,并获省500万元资金扶持;格兰特工程玻璃(中山)有限公司获中国驰名商标;咀香园杏仁饼获商务部评选为全国首批“中华老字号”;火炬健康食品和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全区获得省以上名牌、名标和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称号22个,居全市镇区前列。

  有工业企业520家,员工15.5万人;规模以上企业285家,年工业产值64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4家,年税收超1000万元的企业30家。全年用电总量12.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工业用电量10.59亿千瓦时,增长15.88%;工业增速比电力消耗增速高20%,单位工业总产值的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651.93亿元,增长29.89%。电子信息、包装印刷、化学工业、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等五大主题行业年产值分别为315亿元、35.8亿元、28.5亿元、93.1亿元、38.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实现工业利润19.3亿元,增长52%。纬创资通公司全年产值113亿元,成为全市第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盛世铭保健品有限公司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商务部、教育部等部门批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首批应用试点企业。开发区获市2006年度工业总量突出贡献奖、工业增长突出贡献奖和工业效益突出贡献奖,成为全市唯一囊括三项突出贡献奖的镇区。

  外经外贸坚持“招商选资”,招引高科技、高税收、高附加值、小用地、小污染、小耗能的“三高三小”优质项目。完善外商服务,建设投资软环境,全区94家企业加入“关务协管试点”,19家企业加入电子联网监管,有效提高通关效率。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利用内资21.06亿元人民币。开发区获广东省开发区吸收外资规模奖二等奖和广东省开发区吸收外资超增幅奖。全年新立项“三资”项目97个(其中增资项目53个),引进内资项目42个,其中投资总额超千万美元的项目16个。出口创汇4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

  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规划报建、资金管理、项目跟进等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投资3000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改造农村自来水网。整治农村违章建筑,改造“城中村”、“园中屋”,建成五顷围新村公寓。全年新增“三个五”(5年内区内农民人均拥有50平方米物业,每年人均获得5000元的收益)工程面积7万平方米,农村集体物业累计达92万平方米,人均物业达30平方米。全年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023人次,农民就业率达97%。开展每月1次“四好农民”评比活动,于每个季度发放1次资金,从10月开始发放“四好农民”月奖金500多万元。基本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体农民参加医疗保险。形成农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培训制度,实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城乡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6.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1%,建设路网13.3公里,铺筑混凝土路面26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6770米,建箱涵6座。新增绿化面积60公顷,全区绿化面积达520公顷。基本完成科技新城大部分主要建筑,城市环境日臻完善。国际会议中心、工业品展览馆、假日酒店、中山港温泉度假村落成。数码大厦、投资大厦、英才楼、创业园宿舍、商务大厦、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创业园厂房等项目顺利封顶,大部分开始室内外装修。临海工业园完成造地7500亩,修筑道路24.5公里,启动二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山港二期5000吨码头工程获得省主管部门批复。东南绿色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完成首期征地,平整土地和园区路基。东部快线完成立项、规划、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启动建设茂南路。完成阳西产业转移园区1500亩首期场地平整,建成首期园区道路、管委会办公楼及宿舍等项目,建设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临海工业园和健康基地分别获得广东省345.64万元和67.33万元贴息补助。

  商贸流通与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93亿元、税收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95%和38%,形成房地产、汽车市场、现代物流、会展四大主题产业。全年销售商品房52万平方米,销售额19.3亿元。销售汽车6000多辆,销售额10.5亿元。中山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575万吨和80万标箱。东协物流、大田快运、日本捆包仓库株式会社、德昌顺物流、中国外运等大型物流企业相继落户,健康基地医药物流产业特色鲜明,九州通医药物流中心当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举办电展会、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荷花展、包装展等15个大型展会。全年批发零售业销售额53亿元。

  民营个体经济有私营企业233家、个体工商户5864户,主要有电器、通讯设备、医药、塑料制品、饮食、房地产等行业。民营企业中山市美捷时喷雾阀有限公司生产的气雾剂阀门产品销售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50%,成为国内最大的气雾剂阀门生产企业。

  财税金融2006年,税收收入19.8亿元,比上年增长0.51%,其中国税收入12.3亿元、地税收入7.4亿元。区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2.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7%;财政总支出12亿元。全年政府采购150宗,金额5380万元,节约资金430万元。年末全区银行存款余额71.8亿元,增长36.45%;贷款余额40.3亿元,增长17.44%。

  人民生活2006年,全区在岗职工工资年人均24953元,比上年增加2202元,增长9.68%。农民人均年纯收入9001元,增加701元,增长8.4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人均70787元,增加14899元,增长26.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城乡居民社会购买力)年人均37408元,增加4007元,增长11.99%。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增加0.94平方米,增长2.82%。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总量8180万千瓦时,增加1654万千瓦时,增长25.34%。固定电话用户96800户,增加14907户,增长18.2%。移动电话用户27.12万户,与上年持平。全区有汽车5000辆,摩托车1.6万辆。全区11.6万人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教育濠头中学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区公办中小学有有省一级学校3间、市一级学校4间。濠头中学高考、火炬职院高职类高考上线人数分别达318人和102人,均创历史新高。小学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初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中考上重点线总人数超200人。全区有小学8间、普通中学4间、职业中学1间,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0202人、5357人、979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招生2400人。2006年秋季起,火炬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全区6963名学生受惠,对特困家庭学生还免收杂费和课本资料费。

  科技全年获得国家、省、市各级科技创新资金2168万元,区财政本级投入科技经费1110万元,全区科技总投资达3.8亿元。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45个,其中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省重点新产品10项、粤港招标重大攻关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6项、省产学研计划2项、市科技计划18项。中炬森莱有限公司的“混合动力车用镍氢电力电池组”项目获国家863计划立项,获900万元资助。新组建省级工程中心1家、市级工程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7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家、市级软件企业3家和市级装备制造企业4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55家。年内科研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其中中山明阳电器有限公司的“三电平igct串联高压变频调速系统”项目获一等奖;申请专利268项。区创业中心扶持创办的企业45家,年新增创业企业20家,创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国内科研院所的20位博士进驻创业。

  文化12月18日,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在兴中体育场成功举办“中华情·欢聚健康基地”大型综艺晚会,以录播形式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播出。区艺术团应邀赴厄瓜多尔演出,并配合市纪委宣传教育工作,创作“清风正气”文艺晚会在各镇区巡演。举办“大家乐”群众交谊舞晚会、农村集体舞交流晚会、“欢乐新农村”系列文体活动。区音乐舞蹈爱好者协会和曲艺协会组织9场文艺综合节目、30场曲艺节目下乡演出。火炬电视希望频道正式开播,每天播出量达9个小时,开办《聚焦新农村》、《一周看点》、《法制生活》、《火炬纪事》、《消费维权》等9个专栏。全年编发电视新闻1300条,市电视台用稿250条,制作各类电视专题节目40辑,出版期刊《今日火炬》17期。

  体育举办第二届少儿花样操大检阅,区中小学体育代表团参加市学校体育节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区第一小学蝉联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第一名,区第五小学参加市少儿花样操大检阅获特等奖。举办“和谐团队·活力企业”10人11足竞技赛,来自开发区、南朗、民众、三乡等镇区的近80支队1000多人参赛。

  医疗卫生全区有医疗病床18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270人,其中医生201人。全年门诊47万人次。开设廉价门诊、廉价病房,收费较普通病房低20~30%,廉价门诊全年门诊8.82万人次,廉价处方8.93万张。全年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村民2167人次,金额405.96万元。

  社会福利1月12日,举行区第三届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筹善款466万元。民营企业家欧阳杰良获“开发区大慈善家”称号,欧阳欣华获选为-中山市“十杰市民”。全年发放抚恤事业费208万元,将每户每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从8000元提高至9000元,应征到西藏义务兵的家庭则提高至2万元。发放保障金102万元给应保对象437户1041人。发放救济款77万元,救济困难群众2109人次。全部五保户、贫困居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全年安置残疾人就业193人,占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残疾人总数的96.5%。全区24个自然村均成立老年人协会,会员共7459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中山”建设,张家边社区获市首批“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称号。驻地-单位全部与五大行政村(社区)结成共建新农村单位。充实基层一线警力至占总警力的87.5%。在五大行政村(社区)组建每队15人的农村综合治理专业队。强化出租屋管理,出租屋建档率100%。全年立各类刑事案件782件,破333件;立经济犯罪案件9件,破2件,涉案总值410.4万元;破“两抢一盗”案件11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0人。依法受理劳动信访1982件,涉及3066人次,追回款项363万元。调解劳动争议1688件,追回款项329万元,涉及5370人次。城管执法分局立案查处各种案件1206件,全部结案,罚款8.95万元。率先在全市设立基层专职司法调解员,全年调解纠纷115件,调解率和成功率均达100%。完成“四五”普法任务。

  信访工作实施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大案要案处理制度,领导下访接待群众16批,受理信访问题32个,解决27个。在全区24个自然村中设立信访联络员,把农村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23宗,其中来信10宗,来访113批、305人次。信访问题主要反映农村征地分配、土地管理、村务管理等。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中山港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中山港街道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中山市中山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