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

松口镇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松口

松口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管辖的镇,车牌粤M,长途区号0753,人口约6.48万(截至2018年),面积328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6个行政村(社区)

松口镇概况

地名:松口镇
隶属:梅县区
行政级别:
区号:0753
车牌:粤M
邮编:514000
区划代码:441421130000
身份证前6位:441421
面积:328平方公里
人口:6.48万人
人口密度:197人/平方公里

松口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地处梅县区东北部,镇政府驻松口寺坑新区,距梅县区人民政府48.1公里。东与大埔县青溪镇为邻,西与白渡镇嵩山接壤,南接大埔县英雅和梅县区雁洋镇,北与桃尧镇、隆文镇相连, 总面积328.4平方公里。 截至2018年末,松口镇户籍人口64811人。 截至2020年6月,松口镇下辖41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

松口镇是近代以来粤、闽、赣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中国客家人移民海外开拓“印度洋之路第一站”,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 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 是一个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镇,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松口镇素有“文化之乡、山歌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2012年,松口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中国移民纪念地”;2014年,松口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2015年,松口镇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17年,松口镇获评“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2018年,松口镇获评“最受网民喜爱的广东十大古村镇”。

2015年,松口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17亿元;实现税收135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

松口镇历史沿革

松口镇建制早于梅州,是千年古镇,为岭南四大古镇之一。松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晋,其时名为东畲寨,后改名梅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始称松口镇。

宋代以降,松口各姓氏先祖从闽赣迁居此地,开发建成闽粤赣商贸集散地。

宋代伊始,特别是清末民国初期,松口成为梅州,乃至闽粤赣客家人向海外迁徙的重要驿站、世界客侨“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

1994年,松北乡与松口镇合并为松口镇。

松口镇历史文化

得名由来

关于松口名字的由来,一说是因松源河从这里注入梅江而得名,另一说是松柏墟与溪口墟两地合称。

客家重镇

松口镇是客家重镇,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是近代以来粤、闽、赣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中国客家人移民海外开拓“印度洋之路第一站”,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 宋代以降,松口各姓氏先祖从闽赣迁居此地,开发建成闽粤赣商贸集散地,松口是明末清初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出南洋的首站。20世纪50年代,梅县在松口设立松口港务所并进行港口建设。当时、为广东省内河一大港口,水上交通十分发达,商贸物流很活跃。彼时,粤东、闽西、赣南等地客家人下南洋大多以松口为中转站。

商贸重镇

作为商贸重镇,松口镇水陆交通便利。从地理位置上看,松口镇地处闽粤赣三省交会处,东北连接闽西,东南直通潮汕,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集散地。“日观千帆过,夜看万盏灯”是当时繁华场景的真实描写。历史记载,在商业鼎盛时期,松口有1000多家商铺林立,而码头最繁华的时候有300多条船只在这里停泊,6000多名旅客从这里出发。

侨乡文化

宋代伊始,特别是清末民国初期,松口成为梅州,乃至闽粤赣客家人向海外迁徙的重要驿站、世界客侨“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历史上,松口的乡民与海外通邮、通航、通商不用经过嘉应州(今梅州)城,经汕头港直接转松口,因其繁华盖过州城,以至有“松口不认州”的说法。

据统计,海外松口籍华侨华人有8万多,超过了松口当地的户籍人口。松口籍的华侨分布在整个印尼群岛,马来亚半岛、泰国、新加坡等南洋地区。李九香、谢梦池、梁映堂、张榕轩、伍佐南这些人既是松口人在南洋创业成功家族的代表,也以他们的行动,影响着侨居地和祖国的历史进程。松口华侨回乡投资置业,修路办学,修建起了中国首条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和被誉为华侨丰碑的梅东桥。与此同时,一些松口籍的华侨富商还暗中资助革命,为松口体育会和诸多华侨书报社等革命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助。

梅州地区的华侨出洋谋生或归国返乡多在松江大酒店投宿,因此它成了华侨漂洋过海的驿站,时至今日酒店仍留有“HOTEL TSUNGKIANG”英文字样。在与松江大酒店相隔不远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上,有一路标,路标上四个方向的箭头分别标注着松口距离世界各地的距离。清未民初,旅印尼爱国侨胞梁密庵是松口人。当年梁密庵任中国同盟会雅加达分会会长,曾鼎力资助民主革命,他在印尼募集的革命经费几乎占革命总经费的40%。要说松口人民对国家是忠,那对家乡便是情的表现。松口境内梅江河上的第一座桥梁梅东桥,便是松口侨胞们热心乡梓建设的历史见证。

松口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松口镇,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地处梅县区东北部,镇政府驻松口寺坑新区,距梅县区人民政府48.1公里。东与大埔县青溪镇为邻,西与白渡镇嵩山接壤,南接大埔县英雅和梅县区雁洋镇,北与桃尧镇、隆文镇相连, 总面积328.4平方公里。

松口镇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松口镇山地6240公顷,耕地1066.66公顷。

矿产资源

松口镇矿产资源主要有钨矿、石灰石等。

水文资源

松口镇境内有松源河、隆文河流经,分别在铜音、小黄汇入梅江。

松口镇经济

综述

2015年,松口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6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17亿元;实现税收135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

农业

2015年,松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66.7公顷,总产量2.0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833.3公顷,总产量1.9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680公顷,总产量12.47万吨,主要以种植柚果为主,特色水果有红肉蜜柚、三红蜜柚、金柚、香蕉、龙眼、李子等;全年新增金柚、三红蜜柚、红豆杉、珍稀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300公顷。全镇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86.7公顷,主要有大豆、花生、木薯、烟草等。生猪出栏量4.57万头,“三鸟”出栏量51.3万只,肉用牛752头,肉用羊1620只,肉用狗 6891只,家兔11.4万只;水产养殖面积266.7公顷,总产量3366吨。有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家、区级8家,新增省级2家、市级1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8家,新增49家;有家庭农场74家,新增47家;有机农产品认证2家。完成造林绿化133.3公顷,森林抚育1066.7公顷,植树12万株,全年木材采伐面积68.5公顷,采伐量6183.5立方米。

松口镇风景名胜

松口镇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岭南四大古镇之一;铜琶村、大黄村、南下村、梅教村、小黄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大黄村被农业部列为“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是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丘哲故居”被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教育基地、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教育基地,是广东省文保单位、梅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德堂”是广东省文保单位;松口还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

松口风景优美,古迹名胜较多,向来有“松口八景”之说。八景分别为甘露纳凉、元魁倒影、刘皇唤渡、竹林夜雨、潭头垂钓、云桥夜月、金山远眺、宝盖晨钟。松口历史上作为百越之地,首先是接受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传播,并与原生文化结合,后来受到沿海文化的影响,最后由于华侨与留学潮,受到西方海洋文化的熏陶。这里有梁氏松江、邓氏太乙、李氏珠公等梅州一些大姓氏族群的始祖墓,有梅溪公王庙、关圣庙、五显宫等,无不彰显出中原汉人南迁与南粤文化融合的影子,构成客家文化斑斓璀璨的色彩,使松口成为有代表性的客家古镇。

作为岭南地区四大古镇之一,松口镇人文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有甘露亭、五显宫、王明宫等15个古老宫庙,还有建造400余年保存完好的元魁塔等。今日的松口镇,仍留存不少客家文化历史印记,其中建筑便是其一。位于松口镇铜琶村下店的“世德堂”,传说是明末最后的行宫。相关史料记载,明朝灭亡后,明崇祯皇帝的东宫太子朱慈烺的侍读李士淳(号二何)便携太子回乡,即松口镇,以图东山再起,恢复大明江山。1645年,李二何便把侄子李直简所建之“世德堂”进行改造,规模巨大,和仁寿楼、源远楼、登岸楼、乡贤第、石柱堂、诒燕楼、宝德楼、花园楼、掬水楼、花萼楼等共11座主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各座主体建筑按皇家的规制被赋予不同的功能。

世德堂只不过是松口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元魁塔、张榕轩纪念馆、崇庆第、爱春楼、仁寿庄等建筑都是研究客家建筑的生动标本。业内人士表示,松口的古民居、古建筑蕴藏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是研究客家建筑文化的活教材,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松口古街区繁荣路旁,一座中西合璧式五层建筑,即使在今天也显得恢弘气派,这也是松口商业发达的历史见证。与大多数镇级公园不同,松口镇中山公园建于1933年,是为纪念1918年孙中山先生视察松口而兴建的,它不仅是梅州境内的第一座公园,而且是全国最早的一座乡镇级“中山公园”。

松口还留下了大量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和绘画,无论是庙前街的连片骑楼、火船码头上的松江大酒店,还是张榕轩故居幹荫堂,张耀轩故居洋楼,谢梦池故居荣禄第及爱春楼、梁映堂的承德楼、古秀阶的崇庆第,椰风蕉雨的印痕都是松口作为海丝重镇的历史烙印。在火船码头的不远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在此处建起了中国移民纪念广场和纪念碑,以及展示客侨历史和文化的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这是中国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是对松口作为华侨之乡中的华侨之乡的肯定与认可。

松口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松口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在梅江下游,是个依山傍水的小盆地。自松口、松东、松南三镇合并后,成为梅县第一大镇。全镇共有41个村委会和5个居委会,总人口6.9万多人,面积328.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县白渡至大埔三河坝国防公路贯穿该镇,是周边乡镇商贸的重要集散地。松口镇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松口镇围绕“建设新区,整治老区,塑造松口新形象”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步伐,规划将镇政府、松口人民医院、公安、法庭、地税、国土、交管等部门新建于寺坑新开发区,并加大老区整治力度,着手整治中山路、老爱群楼和法政路等,城镇化建设已初具雏形。松口镇积极优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筑巢引凤,以情招商,吸引一大批企业家投资置业,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效,成功引进了八家企业:有梅县威彪织带厂、梅州市-南药种植有限公司、深圳天地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喜多多超市联锁有限公司、梅县松东兆鑫综合精选厂、香港丰盈电子厂、深圳市萃彩田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等等,投资总额1.76亿元,目前已建成投产3家,在建4家,意向一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可为全镇提供2600多就业机会。千年古镇松口人文资源丰富,有“百姓杂居”的现象和“松口八景”或“松口十景”之说。有甘露亭、五显宫、王明宫等15个古老宫庙;有建造400年保存完好的元魁塔;有明末遗留下来72个天井、200多间房子的“世德堂”围龙屋;有历经300多年3个人都抱不拢现在还枝繁叶茂的“五月红”荔枝树等等。特别是有孙中山下榻过的“爱春楼”,孙中山作过演讲的松口中学,建造了70多年的中山公园等天然风景区和文物古迹。松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松口人崇尚教育,历代人才辈出,是个名符其实的人文秀区。明清两代就出了4位翰林、9位进士、27位举人。如明末在皇宫任侍读学士的李二何、清代经史学字的吴兰修、《光绪嘉应州志》总篡温仲;现代革命诗人的温流、革命贤达谢逸桥、梁密庵、谢良牧等;近百年间英才辈出,遍布海内外,如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裕华国货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国春,全国政协委员、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等。松口新民小学、松口中学先后被授予省一级学校,在全省的乡镇中也是不多见的。松口民俗风情更具客家味。当地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2021年9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松口镇榜上有名(金柚)。

  2014年7月,松口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2月,松口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2年5月,松口镇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南寿峰健康产业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梅县区松口镇。以建设“客家药王养生谷,国家级养老胜地”为目标,打造一个独具客家特色、中医药养生、养生养老功能齐全的文化旅游与养生健康产业园区。……

  梅县松口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梅县松口镇中心地,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亲临松口同盟会组织的革命业绩,乡贤丘哲、张作新等以松口教育会名义,发动华侨和本地乡贤热心人士,于1933年在牛角塘和晒布岗一带兴建中山……

  喆庐(丘哲故居)

  丘哲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以丘哲的“号”而被称为“喆庐”。“喆庐”建成于1925年,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四面坡式中西合璧的二层民居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丘哲曾……

  松口图书馆旧址

  松口图书馆旧址,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公园路。1908年,同盟会成员丘哲、谢良牧、梁鸣九等人在松口组织公裕源商号(公裕源米店),成为同盟会成员进行革命联络的秘密基地,后改为松口书报社,此为松口图书……

  松江大酒店旧址

  松江大酒店旧址,位于梅县区松口镇繁荣居委。有着80多年历史的松江大酒店由松口大黄村的廖子君先生于民国21年建成,为中西合璧式的5层建筑,得天时地利之便,当年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无数……

  邓太乙墓

  邓太乙墓位于梅县区松口镇,年代为元,属于古墓葬。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邓太乙墓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松口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松口镇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