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广东省>东莞市

黄江镇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黄江

黄江是广东省东莞市管辖的镇,车牌粤S,长途区号0769,人口约28.34万,面积93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行政村(社区)

黄江镇概况

地名:黄江镇
隶属:东莞市
行政级别:
区号:0769
车牌:粤S
邮编:523000
区划代码:441900114000
身份证前6位:441900
面积:93平方公里
人口:28.34万人
人口密度:3051人/平方公里

黄江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地处东莞市东南部,地处东莞市东南部,东靠樟木头镇、塘厦镇,北连常平镇,西邻大朗镇、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南接深圳市光明区。 辖区总面积92.86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黄江镇户籍人口约4.2万人,常住人口约38万人。

明代,隶属东莞县归城乡第六都。1986年11月,撤销黄江区,设立黄江镇。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黄江镇辖7个社区。 镇人民政府驻莞樟路黄江段66号。 2021年9月,黄江镇入选第三批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

2021年,黄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3亿元,同比增长10.9%。1-10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同比增长16.6%;全镇完成税收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6.3%。

黄江镇历史沿革

明代,隶属东莞县归城乡第六都。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后,属东莞县缺口司管辖。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东莞县第三区管辖。

1950年12月至1952年12月,属东莞县一区管辖。

1953年3月,改属东莞县四区。

1955年9月,东莞县四区改称大朗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大乡,大朗区析分为大朗、东坑、黄江3个大乡。

1958年9月,撤大乡,成立大朗公社。

1961年6月,从大朗公社析出,成立黄江公社。

1983年10月,改称黄江区。

1986年11月,撤销黄江区,设立黄江镇。

黄江镇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鸡啼岗黄氏宗祠

鸡啼岗黄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太平围与顶头围交界处。该宗祠坐北向南,为五开间三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17.39米,进深35.49米。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黄氏后人重修,2001年再次重修。20世纪70年代前曾作鸡啼岗小学,改革开放初期曾作毛织厂,现为老年活动场所。2004年公布为东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黄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曾氏家祠

曾氏家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社贝村围。座东南向西北,为三开间二进两廊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9.22米,进深15.40米。始建于清初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曾作鸡啼岗完全小学,1962年改为社贝村小学,1965年小学搬迁后空置至今。该宗祠对研究曾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清代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龙田书室

龙田书室,位于东莞市黄江镇田美社区田美村第三小组北路。该书室坐东向西,为三开间两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0.8米,进深19.4米。书室始建于道光初期,2007年重修。新中国成立前曾作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曾作合作社,现为商业和居民娱乐场所。对研究明清科举制度和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板湖村第一生产小组旧围。该宗祠坐北向南,为三开间二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9.9米,进深12米。宗祠始建于清初顺治年间,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修。20世纪60年代曾作板湖小学,1984年板湖小学建成迁出后,宗祠空置。该宗祠对研究梁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晏海祠位

晏海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北岸村旧围。该祠堂坐西向东,为三开间两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1.7米,进深15.5米。祠堂始建于清朝末年,现作为居住场所。该祠堂对研究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任氏宗祠

任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旧村。坐西向东,两进两廊三开间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梁架,硬山顶,龙舟脊。面阔8.1米,进深18.1米。宗祠始建于清中后期,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队曾用于储放化肥农药和办公,后空置至今。该宗祠对研究任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价值。

梅塘天后古宫

梅塘天后古宫,位于东莞市黄江镇旧村南部,坐北向南。主殿为天后宫,始建于清代,两进两廊三开间布局,砖木石结构,抬梁式梁架,硬山顶,龙舟脊,面阔9.4米,进深19米。天后宫1985年重修时在其左右修建两座平房,一个六角亭及一幢三层建筑,设“玉帝、城隍殿”“观音、文武殿”以及“八仙贺寿殿”等,命名“梅塘天后古宫”。建筑布局完整,保存较好,天后宫内供奉“天后元君”“转运太师”等神位,香火旺盛。该文物点对研究旧村村史以及岭南地区宗教,民间习俗具有一定价值。

蔡氏宗祠

蔡氏宗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黄牛埔官山村11号右侧。该宗祠坐南向北,为三开间二进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一二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11米,进深18.4米。宗祠始建年代不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建,1985年再次重修。20世纪70年代前曾作小学,现为老年活动场所。祠堂现状布局完整,保存较好。一进大门有对联“济阳家声远,官山世泽长”,横额为“蔡氏宗祠”,二进悬有“光裕堂”木匾,供奉祖先神位,左侧墙面镶嵌有一块“官山村祖祠重修募捐款项芳名”碑刻,堂内为水泥地面。对研究蔡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巫氏家祠

巫氏家祠,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黄江村巫屋自然村黄江路旁,该家祠坐西北向东南,为一开间两进一天井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5.8米,进深19.7米。宗祠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曾作巫屋村生产队大队部,80年代曾作厂房,现已空置。祠堂现状布局完整,保存较好。一进二进均有封檐板,木雕保存较好。一进大门上方有“社会主义文化室”题字,一进与天井间孔门已拆除,天井地面已填平,天井左右两侧屋檐已拆除,二进新开两窗户,堂内杂草丛生。对研究巫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名称来历

黄江镇相传明末今镇政府驻地有几户人家聚居河边,因河水黄浊而称黄江。

方言

黄江镇大部分使用粤语,也有使用客家话。

黄江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江镇地处东莞市东南部,东靠樟木头镇、塘厦镇,北连常平镇,西邻大朗镇、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南接深圳市光明区。 辖区总面积92.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江镇地处东莞东南部丘陵山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为丘陵及台地,并有部分山地。镇境域呈灵龟状,西南为山地,山势高大,东北为埔田,最高处雷公山海拔296.3米。

气候

黄江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较小,季风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为22.2℃,具有长夏无冬、冬冷夏热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959.5小时,年平均降水1802.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4~9月。易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影响。

水文

黄江镇境内主要河流是发源于长龙的黄沙水,注人黄牛埔水库泻下黄江河,另一支流发源于西南的梅塘,西边支流发源于黄京坑,三条支流在中游的黄牛埔汇合继续往北流,汇合合路支流注入髻壳海。镇东南部鸡啼岗支流和田美支流均发源于宝山北麓,东北部刁郎支流向西汇合社贝支流经板湖、玉堂围、镇中心区,然后注入髻壳海。

自然资源

黄江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硫铁矿、银矿及花岗岩、黏土矿等,蕴藏量丰富且开采量较大的矿藏为花岗岩矿。境内其他自然资源有野生动物山猪、黄獠、果子狸、蝙蝠、黄鼠狼等野生哺乳动物数十种,有鹤鸪、斑鸠等,野生植物则有松、榕、桉、木棉、枫、樟等乔木数十种,七叶一枝花、茯苓、茵陈、黄连等药用植物上百种。

自然灾害

黄江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霜冻及台风暴雨等,其中尤以洪水为患最大。夏季降水集中,易引发洪水。每遇山洪暴发,镇内低洼地带如合路、袁屋围、玉堂围等地多遭水浸。严重时房屋倒塌,庄稼减产或失收。台风也是黄江镇发生概率较高的自然灾害之一。因黄江镇不直接面临大海,且东南面又有宝山屏障,每遇台风影响时,风力一般不会太大,风害并不十分严重。形成灾害的往往是伴随台风而来的大雨或暴雨,雨量过大或降水过于集中时易引发洪水。

黄江镇经济

综述

2021年,黄江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3亿元,同比增长10.9%。1-10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6亿元,同比增长1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同比增长16.6%;全镇完成税收总额38.8亿元,同比增长6.3%。

第一产业

黄江镇农作物以蔬菜种植和荔枝生产为主,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企业1个,专业合作社1家。名优特产品有糯米糍、桂味等荔枝,绿色产品有“龙兴荔枝”等。

第二产业

2020年末,黄江镇辖区有工业企业568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6家。

第三产业

2020年末,黄江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1826家。

黄江镇风景名胜

黄江镇主要风景点有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芙蓉寺、梅塘烈士陵园、大屏障森林公园、黄牛埔森林公园、黄江绿道、黄江人民公园、宝山森林公园等。

黄江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黄江镇地处粤港经济走廊的腹地,交通发达,西距广州 80 公里,南至香港 60 公里,北离京九铁路东莞站 6 公里,驱车往深圳国际机场和福永客运码头仅 48 公里,40 分钟车程即可到达,每天有多班直通巴士到达香港。全镇总面积约 98 平方公里,辖 11 个村, 3 个社区。本地人口 2.2 万人,外来人口20 余万人。 相传于太平天国时期,有几户人家聚居河边,因河水混浊黄色而得名黄江。咸丰年间,黄江因有集市,称为黄江圩。清末( 1910 年前)黄江隶属第六都第七图。民国时期( 1911 年 —1949 年 9 月),黄江分别隶属常平区广裕乡和长江乡、梅塘乡。

  1944 年 4 月,游击队在黄江老区成立长江乡和梅塘乡。建国后, 1949 年 10 月起,黄江隶属于新一区广裕乡。 1960 年黄江人民公社成立。 1984 年撤社建区改称黄江区。 1987 年 10 月撤区建镇称黄江镇,科级建制。

  黄江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是有名的水果之乡,荔枝、龙眼享誉四方。

  黄江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北纬 23°02′, 东经 113°82′ 。东邻樟木头,东南与国营樟木头林场相连,南与塘厦接壤,西南与光明农场交界,西边的蚬壳海与大朗隔岸相望,北与常平相接。

  黄江是东江纵队游击革命老区,也是惠东宝人民护乡团游击革命老区。游击队在黄江播下革命种子,发展党组织和吸收黄江部分青年入伍,随后三团团部进驻黄京坑,同时也在长龙、梅塘、黄牛埔、北岸、鸡啼岗等(刁朗除外)农村成立村政权、农会,组建民兵、基干队。先后一批批青年参加革命游击队。游击队抗击日、伪、蒋三方面敌军,参加大小战斗 30 多次。 1943 年 3 月 31 日 黄京坑大捷,我游击队抗击日军 100 多人和伪李益荣一个团的兵力,击毙日军 80 余人,消灭李益荣一个营,缴获大批枪械。 1944 年 5 月 7 日 马山战斗,我游击队独立中队挫败炮兵十倍于我的兵力的日军加藤大队配备马队。 1948 年 5 月 16 日 ,-三路大举进攻梅塘,我游击队在东山庙歼灭敌兵一个连,缴获大批军需物资。革命游击队常驻黄江的领导人有麦定棠、何棠、邬强、彭沃、黄布、谢金重等。

  黄江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对党和革命事业衷心拥护。在建国前十年的游击战争中有 100 多人参加革命游击队伍, 10 多名优秀儿女为革命捐躯,大批基干队、民兵平时种田,战时投入战斗。

  黄江人民在建国后的各项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了建设新黄江,黄江人民长期开展整山治水的艰巨工作。 1952 年大面积绿化荒山, 1959 年兴建黄牛埔水库大堤,随后兴建蝴蝶地水库、打古山水库、石水口水库等 8 个小型水库。 1963 年开始建设排灌系统, 1973 年掀起了大规模平田改土0,开挖沟渠,从而降低地下水位。田园大道化实施后,黄江从根本上改变了旱患无穷或山洪淹稼的落后面貌。 1986 年稻谷总产 21 万担,水果 14 万担,总值 900 万元,人平收入 675 元,其中橙柑桔收入 550 万元。工业厂房 59 间,职工 4580 人,主要是对外加工毛织、制衣、玩具、电子、滕器、家私等。镇办工业有汽车修配、粮食加工、副食、食品加工、烟花爆竹等。 1985 年工业总产值达 2617 万元。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江人民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特别是落实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大办对外加工,农业生产关系改革后实行土地责任承包、专业承包,大搞商品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万元户、十万元户不断涌现。 1986 年全镇人民存款储蓄额达 1190 万元,比 1966 年增长 149 倍,比 1978 年增长 29.5 倍,比 1982 年增长 0.9 倍。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后,由于经济的大发展,黄江人民的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楼宇和花园套房,甚至还购买了豪华私家车。 

  改革开放以来,黄江镇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特别是近几年来,镇委镇0以建设电子工业强镇为目标,大力推行 “ 设园招商、以商引商 ” 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绩。目前镇内有两个大型的高新科技产业园区 —— 裕元工业园区和田美北区工业园。飞利浦公司、精成科技、技嘉电子等多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跨国集团公司,先后落户这两个工业园区,并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带动了一批高新科技产业公司纷纷前来投资黄江,为黄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实现电子工业强镇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黄江已形成了以国际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发展电子信息工业为主导,集电子、塑胶、五金、鞋业、家私、玩具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工业体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黄江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猛,镇内有嘉荣超级商场、天和百货、华润万家、民乐福商场等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商场,有太子、康湖、伯爵、裕元、泰园、金怡等一批上星级的酒店,有多个高尔夫球练习场、游泳场、儿童乐园,是人们购物休闲经商的理想之地。有一个占地 280 多亩的人民公园,是健身、休闲的好场所。

  东莞 “ 八景 ” 之一的 “ 宝山石瓮出芙蓉 ” 就在黄江宝山之麓。清泉滴滴汇入黄牛埔水库,水库容量达 1000 多万立方米,水质甘甜,水源充足,全镇有 4 间供水厂,日供水 16 万立方米。黄江自来水厂被评为全国农村优秀水厂。

  黄江基础设施完备,供电十分充足,镇内现有三座 110 千伏输变电站,形成布局合理的供电网络,切实保证了城镇居民和工商用电的需要。 idd 网络和联通网络适应工商发展要求,服务功能齐全,通讯快捷方便,程控电话、数字移动电话纲络覆盖全镇,邮政服务快、准、方便;市政设施完善,镇内交通十分方便,有等级公路 99.5 公里,莞樟公路、公常公路、莞深高速公路纵贯全镇。

  黄江乡情浓郁,民风淳朴;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作风务实、勤政廉政,热诚为外商服务,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的软环境。镇委镇0专门制定了 “ 四个一 ” 的办事制度,即一个工作日办事制度,黄江镇0和职能部门能办到的事,保证一天内办完;一个窗口收费制度,严格按市0文件规定收取各项费用,保证不搭车收费;一个办事协调小组,0属下各职能部门都成立由主要领导组成的专门帮助投资者、企业商户办事的协调小组,为投资者及时排难解忧;一套服务承诺制度,各单位、各部门按客商和群众的要求,订出一套服务承诺规定,致力提高办事效率。

  黄江社会治安状况稳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镇委镇0在全镇实行了 “ 以区定岗、以岗定人、以人定责 ” 的治安 “ 三定 ” 责任制,并正在积极推行建立警务责任区,全面实行 24 小时治安巡逻和干部查岗查哨制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00 年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黄江,还以良好的教育质量而闻名。幼儿教育、成人职业培训、农业科技教育等方兴未艾。镇内文化设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广场文化活跃, “ 村村有球场,周周有比赛 ” 蔚然成风, 2000 年被评为 “ 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 。大批高素质人才纷纷涌入,并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黄江镇经济和社会取得了飞快地发展。2008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3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生产总值167亿元,同比增长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5.7%;外贸出口总额40亿美元,同比增5.3%;各项税收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11%;镇本级财政可支配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1.9%;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 75.9 亿元,同比增长15.3%。在年度镇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量化考核中获得总分一等奖、经济发展单项奖、社会发展单项奖及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街等称号。

  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携时代发展之精气。黄江镇委、镇0正以加快新一轮发展为目标,以昂扬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高举-理论和 “ - ” 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精心组织,抓抢机遇,大力加强城镇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打造宜居、宜商、宜工、宜旅的生态绿镇、文化新镇、教育强镇,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黄江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黄江镇相关榜单排名

2021年全国千强镇,黄江排第122名。

东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黄江以28排第14名。

2020年度广东百强镇榜单,黄江排第25名。

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黄江排第52名。

2015年度全国百强镇,黄江排第75名。

黄江镇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
也叫黄江的地方
黄江村(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