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上杨回族乡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上杨回族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上杨回族

上杨回族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管辖的乡,车牌甘L,长途区号0933,人口约8,057(截至2018年),面积4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行政村(社区)

上杨回族乡概况

地名:上杨回族乡
隶属:崆峒区
行政级别:
区号:0933
车牌:甘L
邮编:744000
区划代码:620802210
身份证前6位:620802
面积:46平方公里
人口:8,057人
人口密度:175人/平方公里

上杨回族乡,隶属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东邻崆峒区大寨乡,南接崆峒区峡门乡山口村,西与崆峒区峡门乡贤太村相连,北依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村 。辖区总面积45.93平方千米 。

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很多杨姓回民迁此居住,居沟坡上的为上杨,上杨乡由此得名。1958年,成立峡门公社后属之,1961年,从峡门公社分出,成立上杨公社,1965年,重新并入峡门公社,1980年,再次从峡门公社中分出。1984年,成立上杨回族乡。 截至2018年末,上杨回族乡户籍人口8057人 。截止2020年6月,上杨回族乡辖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下杨村18号 。

2011年底,上杨回族乡生产粮食3264.26吨,油料总产值达420万元。畜牧业收入达226.13万元,运输收入达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 2018年,上杨回族乡有工业企业4个。

上杨回族乡历史沿革

1949年后,和峡门、麻川、麻武等地同属武安区。

1958年,成立峡门公社后,属之。

1961年,从峡门公社分出,成立上杨公社。

1965年,重新并入峡门公社。

1980年,再次从峡门公社中分出,为上杨公社。

1984年,成立上杨回族乡。

上杨回族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很多杨姓回民迁此居住,居沟坡上的称上杨,居沟坡下的称下杨,以此得名。

上杨回族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上杨回族乡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东邻崆峒区大寨乡,南接崆峒区峡门乡山口村,西与崆峒区峡门乡贤太村相连,北依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村。 行政区域总面积43.95千米。

上杨乡

地形地貌

上杨回族乡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海拔在1382~1785米之间,相对高差403米。地形构造复杂,地貌以沟壑、残塬为主,山地占98%,河台地占2%。

气候

上杨回族乡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均温气温9.4℃。日照2288.4小时,无霜期178天,年均降雨量456毫米。

水文

上杨回族乡境内有上杨河、小岔河2条河流,自北向南汇入泾河。

自然灾害

上杨回族乡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冰雹、霜冻、雷电等。

自然资源

上杨回族乡境内石灰石、黏土等矿藏资源较为丰富。

上杨回族乡经济

综述

2011年末,上杨回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20元

农业

上杨回族乡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种糜子、谷子、芥麦、马铃薯、胡麻、油菜等经济作物。2011年底,上杨回族乡生产粮食达到3264.26吨,油料总产值达到420万元。在新庄湾村种植苹果103亩,在小岔村修建蔬菜大棚30座,种植以大红袍辣椒的无公害蔬菜140亩。

2011年末,上杨回族乡有新庄湾、石灰沟2个养牛专业村,建成早庄畜牧养殖小区,养牛暖棚累计890户,其中5头以上养殖大户104户,全乡黄牛饲养量达到3799头,畜牧业收入达226.13万元。

工业

2011年末,上杨回族乡建成石料加工厂6个,实现年收入达300多万元。以上杨乡汽车运输公司为主专线石料运输,大型运输车辆134辆,运输收入达到600万元。

2018年上杨回族乡有工业企业4个 。

商业

2011年末,上杨回族乡有农村综合市场1处,以小商品、农副产品、牛羊活畜交易为主;有小商业网点19家。

上杨回族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上杨回族乡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全乡辖7个行政村,33个生产合作社,1546户,6830人。其中,回族6340人,汉族500人。全乡总面积67130亩,其中耕地面积2759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亩,地域分布为两道沟三架梁。 近年来,紧紧围绕乡上确定的“一个支柱、两个重点”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和年度工作计划,即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一支柱,草畜、果菜两个重点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到期末全乡实现农业增加值完成425万元,粮食总产量完 成3095吨,全乡人均占有粮食达到了450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了7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0元。.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上杨回族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上杨回族乡地图

导航去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上杨回族乡
上杨回族名人(周边)
赵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