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

海澄镇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海澄

海澄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管辖的镇,车牌闽E,长途区号0596,人口约8.51万(截至2019年),面积7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7个行政村(社区)

海澄镇概况

地名:海澄镇
隶属:龙海区
行政级别:
区号:0596
车牌:闽E
邮编:363000
区划代码:350681101000
身份证前6位:350681
面积:70平方公里
人口:8.51万人
人口密度:1209人/平方公里

海澄镇,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地处龙海区中部,九龙江南岸,东南与东园镇接壤,南与东泗乡毗连,西与双第农场、西北与榜山镇、石码街道交界,北隔南港与紫泥镇相望。 行政区域总面积70.3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海澄镇户籍人口为85139人。

明嘉靖以前,属龙溪县管辖,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为海澄镇。1955年,改称城关区。1982年,改为县辖镇,与莲花公社并存。1984年8月,莲花公社并入海澄镇。 截至2021年10月,海澄镇辖6个社区、1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内楼村民政路24号。

2019年,海澄镇有工业企业42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0个。

海澄镇历史沿革

明嘉靖以前,属龙溪县管辖,

明隆庆元年(1567年),置海澄县后即属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海澄县第一区公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称第一区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为海澄镇。

1949年9月,属海澄县第一区。

1955年,改称城关区。

1958年9月,成立黎明公社。

1959年3月,改称莲花公社。

1963年7月,设海澄镇(公社所辖)。

1982年,改为县辖镇,与莲花公社并存。

1984年8月,莲花公社并入海澄镇。

海澄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海澄镇因明隆庆元年(1567年)平息倭寇骚乱,析龙溪、漳浦两县部分地区置县,寓“海疆澄清”之意,故名海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澄双糕润

海澄镇,当地的海澄双糕润制作技艺被列入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海澄镇古称“月港”,该镇还保存有晏海楼、观海寺、孔子庙、城隍庙、萃贤坊等。

晏海楼

晏海楼作为明代月港(海澄)兴衰的象征,它吸引着不少当时的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赋诗酬唱。现存乾隆版本《海澄县志》就记载着明清两朝的名人诗赋,如张燮的《晏海楼》七律诗,詹明章《晏海楼赋》等。现存晏海楼有顶层,高约30米,对角宽约8米。登上四楼,凭栏远眺,壮丽山河,尽收眼底。晏海楼又名八卦楼,它象一座宝塔矗立在龙海区海澄镇东北角古月港的港口附近。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已有400余年历史。原系一座军事望台。

城隍庙

城隍庙据《海澄县志》记载,海澄设县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建庙后,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即崇祯六年(1633年),知县梁兆阳重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王作霖再修。城隍庙为三进三殿,主体硬山式建筑,庙群保存相当完好。庙为座北朝南,广场宽敞,规模颇大,木雕艺术,占雅别致,亦颇壮观,与北边宴海楼,西边文庙,联映成群,气势辉煌。

海澄文庙

海澄文庙位于海澄镇豆巷村,即龙海二中校内。建于明隆庆元年(1567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明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民国时期及建国后多次修葺。庙坐东北朝西南,依次为伴池、大成门、月台、大成殿、崇圣祠。占地面积1005.53平方米。

萃贤坊

萃贤坊位于海澄镇中山路42~44号居民住房门口,是明嘉靖己酉年(1549年)龙溪知县林松、县丞刘宗用为赞誉弘治甲子科吴元、正德丁卯科林浩、庚午科张贺、癸酉科陈英、丙子科陈令、嘉靖戊子科高宽等相继考中进士的业绩而立。为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门式,单檐庑顶,正脊微弧,正吻为鱼尾状,正楼柱头用“丁”字拱出两跳挑檐承托屋顶,补间斗拱为二斗三升式。保存较好,但北进次间被民房圈砌。

风俗民情

海澄锦歌

海澄锦歌。锦歌,是龙海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之一,它是在宋、元时流传的民歌民谣基础上,吸收地方戏曲和南词、南曲的精华发展形成的。因其曲调地方气息浓郁,内容多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故事,语言通畅,演唱形式简易,博得群众喜爱而根植于人民生活中。

锦歌由于唱腔的差异,它又有“亭”、“堂”两大汉派。三十年代,“亭”派在龙溪县的浦南、天宝、郭坑、紫泥、石码及海澄县的城关,东园、浮宫、白水、东泗一带先后开了40余馆。此时石码的南乐“集弦阁”,也在其影响下改为锦歌而传向海澄一带。锦歌艺术遂风靡于龙海广大城乡,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一大内容。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神赛会常演唱通宵达旦。至40年代,由于国民党抓壮丁,加上连年灾荒,农村经济萧条,锦歌活动逐渐衰落,至1949年,锦歌馆全部垮散。新中国成立后,县文化部门对锦歌的扶植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恢复了石码“集弦阁”,九湖“庆贤堂”和海澄“丰庆堂”的活动。使锦歌艺术获得恢复发展,有50多位老艺人重焕青春,组织建立了20多个锦歌活动小组。

海澄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澄镇地处龙海区中部,九龙江南岸,东南与东园镇接壤,南与东泗乡毗连,西与双第农场、西北与榜山镇、石码街道交界,北隔南港与紫泥镇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6千米,距龙海区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70.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之滨,平均海拔10.6米,境内山丘为低山和高丘陵,最高点在罗坑村东山尖,海拔562.8米;最低点在大成农场,海拔1.5米。

气候

海澄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充沛,夏少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份平均气温13.5℃,最低气温0.2℃(1973年12月26日);7月份平均28.9℃,最高气温40.9℃(2003年7月26日)。最低月均气温6.3℃(197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6.0℃(2003年7月)。生长期365天,无霜期年平均33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8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563.2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34天,最多达170天(1975年),最少为100天(2003年)。极端年降最大雨量2187.1毫米(1997年),极端年最小降雨量944.1毫米(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

水文

海澄镇境内水域属九龙江水系。九龙江南港自山后村入境,至玉枕洲被分为两条河流,其中一条与中港汇流,另一条由北而南从埭新村出境,境内河道长13.2千米。境内潮汐属半日潮浅海潮。历史上最低潮位为-0.8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最高潮位为5.5米(1960年6月11日)。最大潮差于1959年8月23日为4.5米,最小潮差为0.03米,平均潮差为2.7米。平均半潮面2.3米,平均高潮位3.7米,平均低潮位1米。平均涨潮3小时47分,平均落潮8小时38分。

自然灾害

海澄镇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冻害等。台风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10月8~9日,9914台风于10月9日10时正面袭击龙海区,瞬间最大风速达到12级,经济损失共6310万元。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15.333平方千米,绝收面积1平方千米,水果受灾面积1.333平方千米,水产受灾面积4.667平方千米,蘑菇房屋顶被掀300间,房屋倒塌或半倒塌100间,死亡2人。

自然资源

海澄镇境内自然资源主要有花岗岩、矿泉水。花岗岩为建筑用花岗岩,主要集中于靠山片溪北村,储量150万立方米,年产量7万立方米;矿泉水为80米以下地下水,属氯化物重碳酸钠钙型偏硅酸型饮用水,年开采量约5000吨。

2011年,海澄镇有耕地面积31648亩,人均0.41亩,大部分为水田。可供开发滩涂面积6.667平方千米,淡水养殖面积3.333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2.133平方千米。

海澄镇经济

综述

2011年,海澄镇财政总收入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680万元,增值税16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2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618元,比上年增长10%。

2019年,海澄镇有工业企业42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0个。

农业

2011年,海澄镇农业总产值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5%。2011年,粮食产量20631吨,人均264.3千克,其中稻谷14517吨、马铃薯6114吨。

海澄镇农业以水稻为主。形成马铃薯、毛豆两个万亩生产基地,培育香蕉、花卉等一批新兴产业。有以马铃薯、果蔬、水产等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19个。

海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4.47万头,年末存栏2.63万头;家禽出栏46.54万羽,年末存栏23.32万羽。

海澄镇渔业以南美白对虾、黄鰭鲷养殖为主,2011年,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为0.31万吨,黄鳍鲷的产量为0.25万吨。

工业

海澄镇以食品、饲料、机械制造、造纸、包装、家具为主。

2011年,海澄镇工业生产总值6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工业企业250家,职工1.55万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42家。食品工业产业聚群明显,占全镇工业产值二分之一强;饲料生产成为全省最大的乡镇级生产基地。拥有福建省名牌产品5个,福建省著名商标8个。

商业

2011年末,海澄镇有商业网点2444个,职工4315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农贸市场1个,年成交总额1.6亿元。出口总额35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8%,主要产品有冷冻果蔬。

金融

2011年,海澄镇境内有7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有各项存款余额15.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邮电业

2011年,海澄镇邮政业务收入100多万元。

2011年,海澄镇电信业务收入2000万元。

海澄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汇海之滨,史称“月港”,明代时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著名港口、闽南一大都会,素有“小苏杭”之美誉。“市镇繁华甲一方,港口千帆竟相发”是其生动的历史写照。全镇东西长 9.5 公里,南北宽 6.46 公里,境域面积 61.4 平方公里,全镇辖设 23 个村(居)、 2 个农场,总人口 7.56 万人。 先后被福建省评为“明星乡镇”、“百强乡镇”、“沿海规划试点镇”、“文明乡镇”,被漳州市评为“十大卫星乡镇”。

  [地理环境]

  海澄镇地处九龙江下游江海之滨,位于闽南金三角开发区中心,东面与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相距 10 公里,西面接龙海市区石码镇( 1993 年已列为龙海市区的重要组成部份),北面与厦门市隔江相望。海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发达,码头群一线铺开,距厦漳高速公路仅 2 公里、省道漳云线贯穿全境,距厦门国际机场仅 70 公里,是特区、港区、市区的辐射焦点。

  [基础设施 ]

  拥有日供水量 3000 吨的自来水厂和日流量达 2 万吨的北溪引水系统, 11 万伏的输变电站、工业小区配备专用电网。区域内金融机构网点齐全,中行、工行、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等国家银行均驻点营业;市第二医院、镇卫生院等完善的卫生医疗服务网络;现代通讯发达;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拥有一所技术中专,三所中学(其中龙海二中为省级重点中学), 21 所小学,一所公办幼儿园。镇文技校是省级先进单位,镇文化站列入全省特级文化站、芳草计划点。

  [工业园区]

  按照“统一规则,规模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现有园区的整合和开发。全镇工业区基本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总规划面积 1600 亩,基本实现“三通一平”,并配备专用电网。目前,已开发面积 800 亩,共有 52 家企业入住,总投资额 227100 万元;主要项目有纺织、饲料、木业、家具、果蔬速冻、金属、服装、机械、船舶等行业。 2003 年,园区实现社会经济产值 5.841 亿元,其中,工业产值 5.7495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10.4% 和 10.5% 。 为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园区领导,海澄镇成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一名党委副-任常务组长。层层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比奖罚责任制,用足用活各种优惠政策,执行“无费区”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020年9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海澄镇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海澄镇上榜。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海澄镇榜上有名。

  2014年7月,海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月溪商店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月溪商店位于龙海市海澄镇九二一南路25号商店。1926年11月,进步学生陈应龙(又名陈今声)为了革命的需要,卖掉家中两亩地作为本钱,在海澄县城关西门街开设了一家出售进步……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海澄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位于龙海市海澄镇南院路1号莲花中学校内。1926年11月,集美师范学校学生党员钟盛道回海澄县立第一高级小学任教,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发展-员。同月,中……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海澄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海澄镇地图

导航去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海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