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龙门滩镇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滩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龙门滩

龙门滩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管辖的镇,车牌闽C,长途区号0595,人口约1.50万(截至2019年),面积21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2个行政村(社区)

龙门滩镇概况

地名:龙门滩镇
隶属:德化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95
车牌:闽C
邮编:362000
区划代码:350526103
身份证前6位:350526
面积:216平方公里
人口:1.50万人
人口密度:69人/平方公里

龙门滩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处德化县东南部,东与仙游县西苑乡接壤,南同永春县湖洋镇毗邻,西连三班镇、浔中镇,西北接雷峰镇,北与南埕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215.5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龙门滩镇户籍人口为15036人。

宋、明时,先后分属于永宁乡清泰里,善均里、归德乡惠民里,集贤乡嵩平里。1991年12月,霞碧乡撤乡建镇。1994年8月,霞碧镇改名为龙门滩镇。 截至2020年6月,龙门滩镇辖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硕儒村。

2019年,龙门滩镇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龙门滩镇历史沿革

宋、明时,先后分属于永宁乡清泰里,善均里、归德乡惠民里,集贤乡嵩平里。

清代早期,属在坊里茅岐社。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改为文兴社。

民国时期,先属第二区、后为碧霞乡。

1949年11月,为碧霞乡,属第二区。

1951年1月,设第七区,区址驻霞碧。

1955年12月,第七区改名为霞碧区。

1956年8月,并入雷峰区。

1958年5月,划分为霞碧、苏洋、大溪3个乡;同年11月,成立霞碧公社。

1960年5月,并入浔中公社。

1961年1月,恢复霞碧公社。

1984年10月,改为霞碧乡。

1991年12月,霞碧乡撤乡建镇。

1994年8月,霞碧镇改名为龙门滩镇。

龙门滩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龙门滩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龙门滩水库区北侧山坡而得名。

龙门滩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门滩镇地处德化县东南部,东与仙游县西苑乡接壤,南同永春县湖洋镇毗邻,西连三班镇、浔中镇,西北接雷峰镇,北与南埕镇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215.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门滩镇地处石牛山西南麓,地形以低中山为主,最高点为七台山,海拔1094米;最低点为大溪村的双坑和霞山村的冷水坑自然村,海拔250米。

气候

龙门滩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多雨,潮湿多雾,日照略少,夏长不酷热,冬短少严寒,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低气温-6.6℃(1999年12月12日);7月平均气温26.2℃,极端最高气温37.7℃(2003年7月15日)。无霜期年平均264天,最长达331天,最短为206天。年平均降水量1867.2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343.0毫米(199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301.5毫米(199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以8月最多。

水文

龙门滩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沪溪,属闽江水系,河流总长度21.6千米,流域面积180.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4立方米/秒。属于晋江水系的有南部的大溪,境内流程14千米,流域面积90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龙门滩镇主要自然灾害有风灾、水灾、旱灾,其次是雹灾、滑坡、寒害和雷暴害等。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62年10月至1963年6月,持续干旱200天,泉水干涸,溪涧断流。风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自然资源

龙门滩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银矿、铁矿、高岭土、叶蜡石、紫砂石、石材矿等,分布在苏洋、村兜、朱地、硕儒、霞山、内洋、霞碧等村,其中叶蜡石储量18.8万吨,已经开发的有叶蜡石矿,位于霞碧村,矿区面积5平方千米,还有地热资源,热水水温32流量8.64立方米/天,位于碧潭自然村。

2011年,龙门滩镇有耕地面积10549亩。

龙门滩镇经济

综述

2011年,龙门滩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847.73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6.14万元。比上年增长8.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2.82万元,增值税1334.2万元,企业所得税178.39万元,个人所得税139.8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16%、47%、57%。人均财政收入1192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522元,比上年增长9.97%。

2019年,龙门滩镇有工业企业23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龙门滩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44%。

龙门滩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37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槟榔芋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8364亩,产量12521吨,其中苏洋无公害大棚蔬菜200架,面积100亩,主要品种有番茄、西瓜和反季节黄瓜、叶菜型甘薯、福薯10号和京科糯玉米等。

龙门滩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9708头,年末存栏10551头;羊饲养量2302只,存栏4390只;家禽年饲养量129650羽,年末存栏123900羽。畜牧业总产值0.0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7.45%。

截至2011年末,龙门滩镇累计造林4387亩,其中经济林1310亩,非规划林地造林341亩,竹林250亩,林木覆盖率82.5%,活立木蓄积量121.3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25951亩,产量13429吨,主要品种有桃、李等;油茶林种植面积2700亩。

龙门滩镇渔业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1.95平方千米。2011年,网箱养鱼12箱,产量35吨;鱼塘养殖面积102亩,产量115吨,渔业总产值30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7%。

工业

龙门滩镇以矿产冶炼、纸业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0.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6%。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龙门滩镇风景名胜

龙门滩水库

龙门滩水库位于德化县龙门滩镇石儒村,集雨面积36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42亿立方米,总库容5251万立方米,其中调洪库容48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861万立方米(内预留调洪库容249万立方米),死库容1187万立方米。

龙门滩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龙门滩镇位于德化东南部,与仙游、永春县毗邻,自北至西与南埕、雷峰、浔中、三班四个镇接壤。全镇土地总面积215.55平方公里,共86个自然村,辖12个村民委员会,设97个村民小组。1999年末全镇人口14725人,以汉族为主,其中畲族648人。

  龙门滩镇前称霞碧镇,霞碧又称碧霞,因村民多聚集于山谷中,四方山峦松苍竹翠,俨如云霞盖顶,碧玉屏障,景色幽美,故雅称之。史载,宋末苏十万曾在现霞山村水府等地立栅抗元,其事迹至今仍在民间传颂。宋、明时代该境分属于永宁乡的清泰里和归德乡的善均、惠民里,清代属在坊里茅岐社,乾隆五十六年改为文兴社。民国时期为碧霞乡,建国初期属第二区,1951年设第七区,1956年下半年属雷峰区,1958年10月成立霞碧人民公社,1960年并入浔中公社,1961年恢复霞碧公社,1984年10月改为霞碧乡,1992年1月撤乡建镇,1994年8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龙门滩镇。

  龙门滩镇地处石牛山西南麓,气候宜人,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降雨量1900毫米左右。龙门滩资源丰富,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5.2万亩,主要有杉、松等树种,立木蓄积量56万立方米。境内有浐溪、石龙溪、大溪等主要溪流,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近5万千瓦,占全县的1/3。现有大小水库4座,其中龙门滩水库蓄水量为5280万立方米,拦河坝采用碾压式混凝土重力坝,坝高56.6米,顶长159米。现已建成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4.48万千瓦,年发电量1.82亿千瓦时,其中一级电站有压力引水隧洞长2872米,直径4.6米,设计水头90米,引水流量27.66立方米/秒,装机2台,容量1.8万千瓦,年发电量7600万千瓦时;二级电站有4l万立方米的反调节水库,压力引水隧道长3202米,直径4.2米,设计水头110米,引水流量30.9立方米,秒,装机2台,容量2.6万千瓦,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矿藏方面,境内已发现铁、高岭土、石英石、长石、叶蜡石等矿物。旅游资源方面,龙门滩水库、电站是美丽的旅游风景区之一,景区内水波荡漾、绿树成荫、四季如春,各种形态的小岛微露水上,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更有那双乳峰、龙门寨、湖尾漈瀑布、水上吊桥、混凝土大坝和古老诡秘的龙门峡谷,景观别致,美不胜收。.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龙门滩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龙门滩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龙门滩镇地图

导航去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门滩镇
也叫龙门滩的地方
龙门滩村(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