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雷峰镇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雷峰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雷峰

雷峰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管辖的镇,车牌闽C,长途区号0595,人口约1.85万(截至2019年),面积17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雷峰镇概况

地名:雷峰镇
隶属:德化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95
车牌:闽C
邮编:362000
区划代码:350526104
身份证前6位:350526
面积:170平方公里
人口:1.85万人
人口密度:108人/平方公里

雷峰镇,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地处德化县中南部,东连南埕镇,南与浔中镇、龙门滩镇毗邻,西接赤水镇、国宝乡,北与上涌镇、桂阳乡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169.8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雷峰镇户籍人口为18490人。

唐代时期,属归德场。1992年,雷峰乡撤乡建镇。 截至2020年6月,雷峰镇辖14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雷峰村。

2019年,雷峰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雷峰镇历史沿革

唐代时期,属归德场。

宋、明时期,属德化永宁乡清泰里。

清代时期,属清泰里峰魁社和肖坑社(后改为奎光社),李溪、潘祠、瑞坂属李山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编查保甲隶属第二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撤区废联保建乡,蕉溪、雷峰、肖坑属西南乡,李溪、瑞坂、上寨、双芹、荐解属瑞上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设乡公所。

1950年,设德化第二区。

1956年,改为雷峰区;同年5月,改为雷峰乡。

1958年,成立雷峰公社。

1984年,改为雷峰乡。

1992年,雷峰乡撤乡建镇。

雷峰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六桂方氏族谱》载:莆田梅峰方姓之祖原姓雷,后方姓由莆田入德化,为纪念先人姓雷及居住地梅峰,故名雷峰。

雷峰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雷峰镇地处德化县中南部,东连南埕镇,南与浔中镇、龙门滩镇毗邻,西接赤水镇、国宝乡,北与上涌镇、桂阳乡接壤, 行政区域面积169.8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雷峰镇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倚靠戴云山,地形多为丘陵地带,境内最高山峰为土云歧,位于上寨村,海拔1587米;最低点小溪口,位于溪美村,海拔340米。

气候

雷峰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9月平均最高气温26℃,月最低气温为7.7℃。全年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最大雨量达2673.8毫米(1975年)。

水文

雷峰镇境内河道属闽江水系。溪流有蕉溪、长基溪、双芹溪,均流向东南,汇入沪溪,流程分别为28千米、25千米、25千米,流域面积蕉溪为114平方千米,长基溪为65平方千米,双芹溪为148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雷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旱灾。洪涝、旱灾各约为7年一遇,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75年6月8日,辖区各村均因暴雨受灾,雷峰、蕉溪、朱紫、潘祠、溪美等村较严重。境内早中稻被洪水冲淹976亩,其中绝收的有143亩;晚稻秧种被淹没6075公斤,地瓜秧被冲428亩;民房倒塌8座、62间,受灾28户、158人;猪栏冲倒54间,压死生猪2头;水坝崩塌32座,冲毁水轮泵1台。1958年7月1日、1977年10月1日、1983年6月19日、1985年5月6—10日均有较大的洪涝灾害。春旱一般30天,夏旱一般20天,秋旱一般50天,最长76天(1964年)。

自然资源

雷峰镇境内矿藏有高岭土、无烟煤、黄铁、硫黄、泥煤、煤、银、铜等矿,储量不多,但分布广。李溪村下室的铜矿,含铜量达98%。李溪村还有无烟煤。雷峰、瑞坂、上蕉溪等村落均有黄岭土。瑞坂、蕉溪、前芹、格后、上蕉溪等地均有黄铁矿。瑞坂的溪头和橘树格有煤矿。金鸡山有银矿。雷峰村的后珑、横洋、东洋、瑞坂村的溪头、大堤、肖坑村、坂仔村和黑土洋均有泥煤,储量多达2万吨,少者有700吨。

2011年,雷峰镇有耕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20.35万亩。

雷峰镇经济

综述

2011年,雷峰镇完成财政总收入13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8506元,比上年增长9.71%。

2019年,雷峰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雷峰镇农业总产值达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7841吨,人均432千克。其中水稻4747吨;甘薯1514吨。马铃薯141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茶、茶叶、水果。2011年,种植茶叶350亩,产量5吨,种植油茶980亩,产量80吨。

雷峰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末,生猪年出栏2.2万头,年末存栏1.13万头,生产猪肉1650吨。还有牛2000头,羊2300只,家禽3.85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743.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4%。

截至2011年末,雷峰镇累计造林9.3万亩,其中防护林29728亩,经济林3781亩,竹林29146亩,森林覆盖率80.6%,活立木蓄积量达78.51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322万亩,产量2570吨,主要品种有德化梨、柑橘、桃、李、杨梅、枇杷等。

工业

2011年,雷峰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1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商业外贸

2011年末,雷峰镇有商业网点17个,职工17人。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雷峰镇邮政业务收入2.1万元。电信企业收入90万元。

雷峰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雷峰镇位于德化县中南部,处于东经118°7’,北纬25。34’,镇址雷峰村,距德化城关16公里。全镇土地总面积162.4平方公里,分127个自然村落,设14个村民委员会,135个村民小组。1999年末人口1.72万人,绝大多数为汉族,畲族人口约120人,海外华侨5000多人。

  雷峰景色秀丽,奇峰兀立,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20℃,无霜期常在260天左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雷峰宋代时移人定居的方姓,其祖姓雷,居于莆田梅峰,为纪念先人姓雷及居地梅峰,乃称迁居地为雷峰,后沿用为乡名。雷峰开发于唐末,唐时属归德场,宋、明时属德化永宁乡清泰里,清时属清泰里峰魁社和肖坑社(后改为奎光社),李溪、潘祠、瑞坂属李山社,1935年编查保甲隶属第二区,1939年撤区废联保建乡,蕉溪、雷峰、肖坑属西南乡,李溪、瑞坂、上寨、双芹、荐解属瑞上乡。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设雷峰区,1958年成立雷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雷峰乡,1992年5月撤乡建镇。

  雷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宋咸淳十年至十七年,雷峰长基村石城苏十万为首组织的农民起义军,召集起义军上万人抗拒封建统治者,尽大义、立大节,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称为“苏王”。继后突出的代表有:清朝的方以镇、周建云、方清芳、吴宣;民国的郑靖、罗信尔、方如玉等文人,科技巧匠陈胆;现代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音乐家罗浪(又名罗南传),曾任中央军乐团团长,开国大典任军乐团及联合乐团总指挥,副军级干部。

  雷峰林业、矿藏资源丰富。全镇林地面积20.5万亩,林木蓄积量45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09万亩;矿藏以石材、瓷土矿为主,还有少量的稀有金属。蕉溪独特的天然温泉水温在52℃至75℃之间,出水量较大。1998年初,完成温泉水引入城区工程。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2.9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25亿元,农业产值0.72亿元,粮食总产量8544吨。.

  2013年4月18日,环境保护部授予雷峰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雷峰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雷峰镇地图

导航去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雷峰镇
也叫雷峰的地方
雷峰乡(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