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

咸村镇

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咸村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咸村

咸村是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管辖的镇,车牌闽J,长途区号0593,人口约2.69万(截至2019年),面积15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4个行政村(社区)

咸村镇概况

地名:咸村镇
隶属:周宁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93
车牌:闽J
邮编:352000
区划代码:350925101
身份证前6位:350925
面积:159平方公里
人口:2.69万人
人口密度:169人/平方公里

咸村镇,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地处周宁县南部,东依蕉城区赤溪镇,南连蕉城区赤溪镇、霍童镇及洪口乡,西接礼门乡,北靠七步镇。 辖区土地总面积158.76平方千米。2018年末,咸村镇户籍人口26883人。

据说,早在南唐时岳王夜过此地,听到村民熟睡的鼾声,脱口说“此为鼾村”。因“鼾”与周宁方言“咸”谐音,因而得名咸村。1955年9月,改称咸村区。1958年8月,改设咸村、枣岭、樟源3个乡(后改称公社)。1959年1月,玛坑、沈洋并入成立咸村公社。1966年8月,分设成村、玛坑公社。1984年4月,建咸村乡。1990年,撤乡改镇。 截至2020年6月,共下辖23个行政村。

2018年,咸村镇有工业企业77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8个。

咸村镇历史沿革

明属宁德县青田乡东洋里,十四、十五、十八、十九都的部分。清初,十五、十八都划入周墩县丞辖治十四、十九都仍属宁德县,民国时称咸杉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咸杉乡划人周宁县辖后,析出蒲溪乡的碧岩、樟源,西社乡的枣岭、樟冈、詹家洋和咸杉乡的咸村、洋坂、桐坑、云芹共9保,设桃源乡。

1950年,属第三区。

1955年9月,改称咸村区。

1958年8月,改设咸村、枣岭、樟源3个乡(后改称公社)。

1959年1月,玛坑、沈洋并入成立咸村公社。

1966年8月,分设成村、玛坑公社。

1984年4月,建咸村乡。

1990年,撤乡改镇。

咸村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据说,早在南唐时岳王夜过此地,听到村民熟睡的鼾声,脱口说“此为鼾村”。因“鼾”与周宁方言“咸”谐音,因而得名咸村。

咸村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咸村镇地处周宁县南部,东依蕉城区赤溪镇,南连蕉城区赤溪镇、霍童镇及洪口乡,西接礼门乡,北靠七步镇。 辖区土地总面积158.76平方千米。

周宁县咸村镇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咸村镇大部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最高峰天山,海拔1307.1米;东南部山麓河谷地带,地形开阔平坦,最低点街头亭海拔65米。集镇所在地即为桃源溪、樟源溪共同冲积的3块河流阶地构成,平均海拔97米。

气候

咸村镇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周宁县南部温暖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低气温-5.3℃;极端最高气温39.3℃。年平均日照时数1751.9小时,雾日91天,无霜期年平均256天。年平均降水量1620.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6.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7~9月。

水文

咸村镇境内河道属霍童溪流域,最大河流为桃源溪,主要以咸村溪、樟源溪、川中溪为主干,流经境内樟源、咸洋、咸村、上坂、下坂、川中等村,汇集于宁德市霍童溪外表段。流域面积达80.6平方千米,长度196.6千米,年均径流量2.17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咸村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等,台风每年平均发生3~5次,主要发生在7~9月。

自然资源

咸村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铜、钨。水力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23万公顷。

咸村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咸村镇财政总收入346.73万元,比上年增长-34.87%;人均财政收入123.83元,比上年减少4.87%。

2018年,咸村镇有工业企业77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8个。

农业

咸村镇耕地面积21322亩,人均0.8亩。其中水田19993.9亩,旱地1328.1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1.71亿元。

咸村镇粮食作物以稻谷、甘薯及大豆、玉米为主。2011年,落实播种面积867公顷,粮食产量0.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毛竹、水果、蔬菜、渔业。全镇共有茶园面积1400公顷;竹木蓄积量15.9万立方米,年可用毛竹13.5万根。

咸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7305头,年末存栏6442头;家禽饲养量15.4万羽,年末存栏7.91万羽。

咸村镇林地面积13765.27公顷,森林覆盖率74.1%,防护林425.4公顷,经济林1341.33公顷,竹林15552公顷,2011年,造林762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

工业

2011年,咸村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注册个体工商户691家,从业人数1568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59亿元。

商业

2011年末,咸村镇有商业网点369家,从业人员570人,其中2011年,新增注册10万元以上的企业56家,在工商注册资金达到0.17亿元。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家,注册资金达到0.23亿元。

咸村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咸村之名始于唐末宋初,传说仕本村李氏宗祖岳王兵败夜过此地。闻村人熟睡鼾声如雷,脱口而成“鼾村”(鼾与咸谐音)而得名。早在新石器时代,咸村就有人类活动。经元衰,明重建,清扩充,几度波折变迁发展至今,当时衙署设在洋中。先始发展乡路要道川中至临溪芝田,后发展至洋中、巷里、宝坑、咸洋,因该区村舍多沿溪而建,又恰有八村,故雅称桃源八境。

  咸村镇明时分属十四、十五、十八、十九都,隶宁德县辖。清初,十五、十八都划入周墩县丞辖治,十四、十九都仍属宁德县。民国时称咸杉乡。民国37年(1948)9月,咸杉乡划入周宁县辖后,析出蒲溪乡的碧岩、樟源,西社乡的枣岭、樟冈、詹家和咸杉乡的咸村、洋坂、桐坑、云芹共9保,设桃源乡。1950年属第三区。1955年9月改称咸村区。1958年8月,改设咸村、枣岭、樟源3个乡(后改称人民公社)。1959年1月,玛坑、沈洋并入成立咸村公社。1961年8月,划为咸村、玛坑、樟源3个公社。1963年3月,又合并为咸村区。1966年8月,分设咸村、玛坑公社。1984年4月建咸村乡。1990年5月8日撤乡建镇,下辖一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104个自然村,镇驻地咸村村。集镇北距县城38公里,距最近樟源村3.5公里,南距蕉城区霍童镇15公里。距川中村2公里,紧邻集镇建设村庄有宝坑、咸洋、芝田、下坂头、洋中村。

  咸村镇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周宁县南部温暖气候区,平均海拔105米,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39.3℃ ,极端最低气温-5.3 ℃,年均日照时数1751.9小时,多年降雨量平均1620.7毫米,降雨日数156.2天,主要分布在7~9 月的雷雨季、年均雾日91天,无霜期256天,相对湿度80%,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静风频率24%。

  咸村镇位于周宁县南部,地处天山顶与楼坪夹崎的中间河谷地带,东与宁德市赤溪镇为界;西接礼门乡油湾大队;南以霍童溪与宁德市瀛洲、柏步等地隔溪相望;北靠天山与七步镇接壤。 梨外线公路穿镇而过 ,镇域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水田面积1.63万亩。咸村集镇位临桃源溪畔,地处五虎山和坪坑岗夹崎的南北走向的山间河谷平原,全县四大溪流之一的桃源溪自北向南贯穿集镇,与樟源溪一并将集镇切割成:船形、带形、柄状三块土地。平均海拔97米,南北向有大片良田,地形平坦,地势由西北倾向东南。.

  2012年1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咸村镇为第四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咸村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咸村镇相关榜单排名

第四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咸村排第8名。

咸村镇地图

导航去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咸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