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重庆市>沙坪坝区

磁器口街道

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磁器口

磁器口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管辖的街道,车牌渝,长途区号023,人口约1.85万,面积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4个社区(行政村)

磁器口街道概况

地名:磁器口街道
隶属:沙坪坝区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23
车牌:
邮编:400000
区划代码:500106004000
身份证前6位:500106
面积:1平方公里
人口:1.85万人
人口密度:15455人/平方公里

磁器口街道,隶属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地处沙坪坝区东部,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南连沙坪坝街道,西邻童家桥街道,北接石井坡街道。 辖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 2011年末,磁器口街道辖区总人口18547人,全部为城镇常住人口,另有流动人口6848人。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形成白崖场。1962年10月,恢复磁器口街道。 截至2021年10月,磁器口街道辖4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教院路25号。 2021年12月23日,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办事处应急管理办公室为重庆市应急管理先进集体。

2011年,磁器口街道有商业网点464个,从业人员306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磁器口街道历史沿革

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形成白崖场。

明中期后,更名为龙隐镇。

清代,因盛产青花瓷器,民间称为磁器口。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巴县第一区区公署驻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入重庆市,设磁器口镇,属第十四区。

1951年,设民政室。

1954年7月,成立磁器口街道。

1958年9月,童家桥街道并入磁器口街道。

1960年8月,改为磁器口街道公社。

1962年10月,恢复磁器口街道。

磁器口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来源

清朝初年,此地盛产和转运瓷器,名瓷器口,因“瓷”与“磁”相通而得名。

磁器口街道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磁器口街道地处沙坪坝区东部,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相望,南连沙坪坝街道,西邻童家桥街道,北接石井坡街道。 辖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

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器口南街社区居委会

地形地貌

磁器口街道属平原地形。

气候

磁器口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磁器口街道经济

2011年,磁器口街道有商业网点464个,从业人员3068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

磁器口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磁器口街道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北部的嘉陵江边,1954年建磁器口街道,1958年与童家桥街道合并改磁器口 街道一角街道人民委员会,1960年改为磁器口公社,1962年析出童家桥恢复磁器口街道。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磁童路、沙磁路与212国道相连,嘉陵江设有货运码头和过江轮渡。辖以序数命名的11个居委会。企事业单位20余个,距渝中区解放碑12公里,距沙坪坝区中心三角碑3公里,有沙滨路、沙磁路、212国道与之相连,交通十分便利。其核心部分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巴渝古镇,镇内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风貌依旧的古民居,气势恢宏的宝轮寺。1998年,磁器口被国务院明确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传统街区”,2002年,磁器口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经过五年的保护开发,整治修缮了宝善宫、童家院、钟家院等四合院;创办了华子良陈列室、民俗风情馆、巴渝民居博物馆、三峡奇石博物馆等展馆;恢复了文昌宫古寨门、桥头观音、水观音等传统景观;新建了华子良雕像、丁肇中雕像、建文帝雕像、少妇尿童雕像、凤凰廊等景点。成为了“重庆魅力一日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近300万人次。

  -

  古镇风貌

  磁器口历史悠久。据《巴县志》载,其建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至1003年),因山上有白色巨石崖壁,便取名白崖场。明前七子之一的王廷相(公元1474-1544年)曾著有《发白崖》诗传世。传说明建文帝朱允炆 古镇又曾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得名瓷器口,因“瓷”与“磁”相通,遂定名磁器口。磁器口是古重庆的北大门,得嘉陵江水运之便,在明朝就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江上船只穿梭,镇内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有人用“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来形容其繁荣景象,又被誉为“小重庆”,是老重庆的绝版缩影。有人说,游现代重庆不可不知过去的老重庆,要知过去的老重庆不可不来磁器口。街上至今仍存有民国时期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的“小重庆”石碑。上世纪60年代,由于公路运输的发展,水运地位逐渐下降,磁器口也逐步衰落。在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时期,因交通条件的限制而发展缓慢。也正得益于此,其历史建筑格局和传统文化脉络才得以保留,成为今日老重庆的重要缩影。街道——巷道——宅院构成了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的三级空间结构。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功能复合多用,是典型的山地城市体系的范本。房屋建筑多为木质穿斗夹壁结构,独具特色,是重庆巴渝山地居民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

  民俗文化

  磁器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朴、精犷的巴渝遗风特色明显。有佛、道、儒三教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川剧清唱、铁水火龙和古风犹存的茶 舞龙馆,有传统手工作坊,有独特的码头文化,有享誉四方的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等饮食三宝。磁器口宝轮寺正殿为重庆不可多见的明代建筑,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磁器口的主要景点有体现巴渝文化的川东山地民居钟家院、童家院等建筑院落与石板老街及水码头,体现沙磁文化的省立教育学院旧址(重庆教育博物馆),体现红岩文化的华子良陈列馆和鑫记杂货铺,民间传说的建文皇帝避难的深水井、张献忠遗迹的九石缸,宗教文化的宝轮寺、文昌宫,民俗文化的水观音与摸福,还有体现陶瓷文化的古玩陶瓷艺术馆等等。在文体娱乐上有川剧坐唱、茶馆民乐,及连花闹、金钱板、抬花轿等,若遇春节、端午、月半、中秋等传统节日,则有庙会、打火龙、赛龙舟、车幺妹、放河灯等。在手工制品上则有蜀绣、蜡染、面塑、糖人、木雕、字画等。磁器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古镇,历来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并留下不少佳作,甚至连不少外国人也写诗赞美磁器口。清末学者赵熙的“慈溪口”就为描绘了一幅磁器口美景,他说:“塔尖遥望笋班齐,白鹭群飞拂水低,远远青山知隔县,棹歌声里过慈溪。”

  -

  街道发展

  1998年,国务院在批准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时明确要求政府对磁器口历史街区要给予特别保护。2001年被评为重庆十大古镇并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抢救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计划。2002年被确定为“魅力重庆一日游” 游古街旅游的主要景点。2004年被确定为重庆十大精品旅游线路,游客达到200多万人,是重庆都市旅游的重要景点。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aaa-旅游景区。2008年,巴渝新十二景评选中,在人文景观类以最高票数当选。为加强古镇保护工作,为保护古镇风貌,政府于98年制定了《磁器口保护建设规划》,经数次修订,现为《重庆市磁器口古镇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作为重庆都市游的重要景点,磁器口古镇每年游客量达到了300万人,日均游客量近万人,是重庆旅游最热的景点之一。街道办事处承担着街道的政务工作和协助磁器口管委会保护建设、旅游开发古镇工作的双重职责。在区委、区政府的-和关怀下,磁器口正向实现“江苏有周庄、云南有丽江、重庆有磁器口”以及“重庆市文明示范窗口”目标前进。1998年,磁器口被国务院确定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又被市政府确定为2005年亚太地区城市市长峰会参观点,现已成功举办过四届春节庙会,每年接待海外游客达三百万人次。目前,正按照区委、区府提出的“江苏有周庄,云南有丽江,重庆有磁器口”的目标抓紧开展保护性开发。[1]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磁器口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磁器口街道地图

导航去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