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北京市>西城区

广内街道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广内

广内是北京市西城区管辖的街道,车牌京,长途区号010,人口约8.75万,面积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7个社区(行政村)

广内街道概况

地名:广内街道
隶属:西城区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10
车牌:
邮编:100032
区划代码:110102017
身份证前6位:110102
面积:2平方公里
人口:8.75万人
人口密度:36458人/平方公里

广安门内街道,北京市西城区下辖街道,地处西城区中南部,介于东经116°20”35″~116°22”06",北纬39°53′16"~39°53”57″之间,东至宣武门、菜市口与椿树街道毗邻,南至广安门内大街与牛街街道相连,西至广安门护城河与广安门外街道、月坛街道相望,北临宣武门西大街、西便门东街和广安门北滨河路与金融街街道、月坛街道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2.4平方千米。

西周时期,广内地区地处蓟城内。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分属棠阴坊、时和坊、仙露坊。金中都时分属棠阴坊、时和坊、仙露坊、会仙坊、开远坊、金台坊。明属南城。清末属外右三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外四区。1949年,属第十一区。1950年,属第八区。1952年,属宣武区。1958年12月,校场三条、下斜街2街道合并为广内街道。1978年8月,恢复广安门内街道名称。2010年7月,属西城区。

截至2020年6月,广安门内街道下辖8个社区。 2011年,广安门内街道总人口8.75万人,工业总产值0.7亿元,财政总收入8亿元。

广安门内街道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广安门内街道因地处广安门内而得名。

非遗项目

抖空竹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

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两种。圆盘四周有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拽拉抖动空竹时,各哨同时发音,高亢雄浑,声入云表。

北京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技术技巧成熟完备,是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发展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北京有专门的民间组织——“北京玩具协会空竹专业委员会”,协会已有近百名会员,其中既有抖空竹的能手,也有制作空竹的高手。抖空竹的技术技巧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如“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夜观银河”、“二郎担山”、“抬头望月”、“鲤鱼摆尾”、“童子拜月”、“鹞子翻身”、“彩云追月”、“海底捞月”、“青云直上”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蚂蚁上树”系将长绳一端系于树梢,一端手持,另有一人抖动一只空竹,迅速将飞转的空竹抛向长绳,持绳者用力拉动长绳,将空竹抖向五六十米高的空中,待空竹落下时,抖空竹者将其稳稳接住,令观者惊叹不已。

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安门内街道建置沿革

西周时期,广内地区地处蓟城内。

契丹会同元年(938年),广内地区分属棠阴坊、时和坊、仙露坊。

金中都时期,广内地区分属棠阴坊、时和坊、仙露坊、会仙坊、开远坊、金台坊。

明朝时期,广内地区属于南城地区。

清朝末期,广内地区属外右三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广内地区属外四区。

1949年,广内地区属第十一区。

1950年,广内地区属第八区。

1952年,广内地区属宣武区。

1958年12月,广内地区校场三条、下斜街2街道合并为广内街道。

1978年8月,恢复广安门内街道名称。

广安门内街道地理环境

广安门内街道地处西城区中南部,介于东经116°20”35″~116°22”06",北纬39°53′16"~39°53”57″之间,东至宣武门、菜市口与椿树街道毗邻,南至广安门内大街与牛街街道相连,西至广安门护城河与广安门外街道、月坛街道相望,北临宣武门西大街、西便门东街和广安门北滨河路与金融街街道、月坛街道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千米,总面积2.4平方千米。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

广安门内街道经济

工业

2011年,广安门内街道工业总产值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家,职工370人。

财政金融

2011年,广安门内街道财政总收入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9亿元,企业所得税0.7亿元,个人所得税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7%、20.2%、34.9%。

2011年末,广安门内街道共有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北京银行等8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共16家,其中银行14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

广安门内街道风景名胜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广安门内街道报国寺前街1号。创建于辽,明成化年间由皇家出资扩建,清乾隆年间(1754年)重修,定名“大报国慈仁寺”,成今日规模。史上曾以书市享誉京师,清代学者顾炎武曾居寺内,后世建祠缅怀。现存建筑东路四进、西路六进,规制较高、气势宏伟。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出资整修,并辟为特色文化市场。

长椿寺

长椿寺位于广安门外街道长椿街。其山门向东,有前殿、大殿与后罩楼,虽有改建但原有建筑基本完整。

长椿寺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是明神宗的母亲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用以居水斋禅师,水斋大弟子为神宗的替修。神宗赐额“长椿”,意味着神宗祝愿他母亲健康长寿。李太后死后人们叫她“九莲菩萨”,所以长椿寺里一直保存着一幅九莲菩萨像。长椿寺中原来还有一座铜塔,高1.5丈,铜塔已移至万寿寺。

长椿寺在康熙年间因地震颓毁,后由首辅冯溥捐资重葺。在长椿寺旁有清初文人龚鼎孳所修妙光阁。妙光阁在乾隆时倒坍,嘉庆时重建,改名浙寺。李大钊等烈士遗体曾先后在长椿寺和浙寺停厝。浙寺已拆除。

2019年10月7日,长椿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内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广内街道

  历史文化

  广内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境域是北京建制最早的地区,其悠长的历史可远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古蓟城,秦至五代时为北方政治中心,元代位于大都城外。明代扩建南外垣后为外城西北部。三千多年的建制史,形成了广内地区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事件戊戌变法的前奏――公车-就发轫于我街道所辖的上斜街。位于辖区西南部的报国寺是保存完整的明代皇家寺庙。地区内现有建筑规制基本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同乡会馆35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属北京市第十一区和第八区,1958年命名为宣武区广安门内

  今日广内

  广安门内街道,简称广内街道,位于北京市中心西南,宣武区中北部,北起宣武门西大街,南至广安门内大街,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广安门北护城河,面积2.43平方公里。街道工委、办事处机关驻地在感化胡同3号院12号楼,辖区内设社区居民委员会19个,户籍总数27926户,人口总数80552人。有14个民族,汉族占人口总数95%,少数民族占5%。

  广内街道地理位置在我国远古时期就很显要,西周时位于古蓟城域内,秦至五代时为北方政治中心,元代位于大都城外。明代扩建南外垣后为外城西北部,三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酿成宣南文化的主要源泉。广内街道境域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建制最早的地区之一,先后属北京市第十一区和第八区,1958年命名为宣武区广安门内街道办事处。

  域内现分布有中央企业80家、市属企业153家、区属企业121家,其他企业1022家。改革开放以来,国资委、国家烟草专卖局、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信息大厦、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国字号大单位纷纷落户广内,私营企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广内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广内街道地图

导航去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