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炉桥镇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炉桥

炉桥是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管辖的镇,车牌皖M,长途区号0550,人口约12.80万(截至2020年),面积179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6个行政村(社区)

炉桥镇概况

地名:炉桥镇
隶属:定远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50
车牌:皖M
邮编:239000
区划代码:341125101
身份证前6位:341125
面积:179平方公里
人口:12.80万人
人口密度:715人/平方公里

炉桥镇,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 ,地处定远县西部,西临高塘湖(又名窑河),镇人民政府东距县城45千米,南距省会合肥75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78.8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3月,炉桥镇户籍人口12.8万 。

秦代,炉桥镇境域属九江郡,为西曲阳县故地。2007年4月,原青洛乡、年家岗镇并入炉桥镇。 截至2022年3月,炉桥镇辖1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2019年,炉桥镇被授予“安徽省经济实力百强乡镇”荣誉称号;2019年炉桥镇获得省级表彰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2020年炉桥镇荣获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9年,炉桥镇有工业企业53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3个。

炉桥镇历史沿革

秦代,炉桥镇境域属九江郡,为西曲阳县故地。

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梁武帝置临濠郡,将曲阳(西曲阳),阴陵,东城合并为定远,从此成为定远县的一个乡镇。

隋代以后,一直属于定远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炉桥镇解放,为县直属镇。

1986年,确立为建制镇。

1992年3月,撤区并乡,原八一、十里黄为炉桥镇下属办事处。

2007年4月,原青洛乡、年家岗镇并入炉桥镇。

炉桥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炉桥镇因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在此置炉冶炼兵器,并建桥连接寿州得名。

炉桥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炉桥镇地处定远县西部,西临高塘湖(又名窑河),镇人民政府东距县城45千米,南距省会合肥75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78.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炉桥镇地处江淮分水岭褶皱带,属于丘陵地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最高点海拔27.5米,最低点海拔21.4米。

气候

炉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全年降水变化大,年均降水量为1000毫米,6、7月为“梅雨”季节,降水相对集中。年平下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上16.5℃,年平均日照时数2427小时。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305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250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550毫米。

水文

炉桥镇境内河道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严涧河、洛河、沛河和高塘湖。

自然资源

炉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资源有高岭土,矿区面积20万平方米,深度1.8米。孟岭子山有方圆3000平方米的优质石灰石资源。

自然灾害

炉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暴雨(雪)、干旱等,1991年夏天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大旱,全镇农田午季每亩仅收七成,秋季颗粒无收。1996年冬季,高塘湖水位最高达19.4米。从10月29日至11月20日连续降雨20天以上,累计降雨量180毫米。2003年6月底,高塘湖水位23米,洪水淹至炉桥中学门口,联合国红十字会官员易尔斯和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等来视察水灾。2008年炉桥境内积雪达一尺厚。

炉桥镇经济

综述

2011年,炉桥镇农民人均收入6966元。

2019年,炉桥镇有工业企业53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3个。

农业

2011年,炉桥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产量9.5万吨,棉花产量6.5吨,油料作物产量1500吨,蔬菜产量8500吨。

工业

2011年,炉桥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比上年增加1.5倍;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3.3%,中小企业960多家,其中亿元规模企业7家,超过5000万元规模的12家工业园区2个。

商贸

2011年末,炉桥镇有个体工商户2300家,大型超市6家,商业网点1320个,职工789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5000万元。

炉桥镇风景名胜

炉桥镇有第一重桥,是东汉时期曹操所建,后被淮水淤埋,至宋代,又在桥上建桥,又淤,明代时再建。从而形成了桥上叠桥的奇观。后来老桥低于水面,后代在原桥上又建桥,所以叫桥上桥。存有五孔,长约十多米,宽约3米。西侧尚有数米石头桥栏杆,花纹依稀可见。

著名人物

方氏三兄弟,清代时期,江淮一带流传着“寿字、怀画、定文章”之说,即寿县的书法、怀远的绘画、定远的文章在江淮之间享有盛誉。“定文章”的主要代表便是炉桥的方氏三兄弟:方浚颐、方浚师、方浚益。

杨文定,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官至江苏巡抚。

钮筱屏,晚清实业家,先后开设货栈、煤矿,历任直隶煤矿总办、户部郎中、观察使等职。纽筱屏乐善好施,每遇灾荒,必捐资赈济,为乡民所称道。

方绍舟(1867年—1940年),名璧,定远县炉桥镇人,同盟会会员、中国国民党党员。早期追随孙中山参加反清民主革命,晚年投身于抗日事业,为国捐躯。

炉桥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与合肥市、淮南市、凤阳县交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淮南铁路线纵贯南北,淮南至合徐高速公路连接线(一级公路)穿镇而过,西距淮南市区15公里,东20公里连接合徐高速公路,距合肥市、蚌埠市仅需1小时车程。1999年,炉桥镇被确定为省级中心镇,镇区面积60.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80个镇直及县驻炉单位,总人中4.9万,耕地面积4.1万亩,2005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0元。

  炉桥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汉末曹操兵进东吴,见水逆流主贵,于是在此建烘炉百余,铸造兵器,同时修建一座五孔桥,故曰:“百炉桥”,后简称炉桥,据今已有1800年历史。前清时建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炉桥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定远县志》载:“清朝时炉桥方氏家族文墨佳誉天下,方氏三兄弟为一代之翅楚。”近代有同盟会员方绍舟,他早期参加民主革命,民国三被孙中山任命为讨袁军皖北总司令,晚年致力于抗日战争,献身革命。

  炉桥镇为北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物产资源丰富。镇内有窑河、高塘湖、九连塘、大柳塘等水系。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漂藕和雪里蕻蔬菜,“桥尾”、“鸡丝小刀面”、“隆昌虾籽酱油”、“大救驾”等地方特产更是享誉四方,经久不衰。特别是“大救驾”,外酥内甜,口感爽绝,外地客商每每对此赞不绝口,成为我镇标志性的特色食品。主要景点“龙潭烟雨”、“西郊柳浪”、“重桥夜月”、“淮浦归帆”等,令人流连。

  由于清末和抗战时期遭遇两次大的战争创伤,解放前夕的炉桥一片萧条,满日疮痍。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镇党委和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实施“工业富镇、科教兴镇、商贸活镇、开放建镇”的发展战略,在三个文明建设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工业上,已形成较好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成为我县的工业重镇。目前,镇内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徽省龙盛公司(原化肥厂),金丰化工公司、凯源粮源, 九州粮贸、童车厂和复合肥厂等。铁路东占地1000亩的个体经营经济开发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入区企业100多家,涉及农产品加工、农机、预制、装运、建筑、养殖等20多个门类,年产值4.8亿元。总投资143亿元的省级“861”的重点项目盐化项目的正式落户我镇,使我镇成为全县的化工工业园区所在地,现已规划盐化第一工业园区、第二工业.

  2020年4月,炉桥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2016年11月30日,炉桥镇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2014年7月21日,炉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定远桥上桥

  定远桥上桥位于定远县炉桥镇冶溪社区,时代为三国明清,类别为古建筑,面积为455平方米。为定远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定政字[1992]37号。保护范围:桥南40米,桥北40米,桥东桥……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炉桥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炉桥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炉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