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大东坝镇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大东坝

大东坝是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管辖的镇,车牌浙K,长途区号0578,人口约1.68万(截至2019年),面积21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8个行政村(社区)

大东坝镇概况

地名:大东坝镇
隶属:松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78
车牌:浙K
邮编:323000
区划代码:331124104
身份证前6位:331124
面积:212平方公里
人口:1.68万人
人口密度:79人/平方公里

大东坝镇,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地处松阳县南部,东邻象溪镇,东南、南与云和县石塘镇、紧水滩镇、赤石乡相连,西南与龙泉市道太乡毗邻,西与安民乡、玉岩镇相接,北与竹源乡、水南街道毗邻。 行政区域总面积212.4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大东坝镇户籍人口为16838人。

明代,属移风、惠洽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石仓、南楼、留茗乡。1983年,分设为蛤湖(原横樟)、大东坝(原汶东)、石仓3个乡。1992年5月,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撒销石仓、大东坝、蛤湖3个乡,合并设立大东坝镇。 截至2020年6月,大东坝镇辖1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大东坝村14号。

2019年,大东坝镇有工业企业2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大东坝镇历史沿革

明代,属移风、惠洽乡。

清代,属内二十都、二十一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香雪、百步、归正、青茗、后蔡、山下、茶排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香茗、百步、归正、石仓、茶步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石仓、南楼、留茗乡。

1950年,属石仓、百步、橫樟、五部乡。

1952年10月,百步乡并入石仓乡,五部乡并入横樟乡;撤销石仓区,石仓、横樟乡划归靖居区。

1958年,设红星公社(即石仓直属公社)管理委员会,辖石仓、汶东、横樟生产大队。

1959年4月,设石仓公社石仓、汶东、横樟管理区。

1961年,改设石仓、汶东、横樟公社。

1964年,将石仓、汶东、横樟公社合并为县直属石仓公社。

1983年,分设为蛤湖(原横樟)、大东坝(原汶东)、石仓3个乡。

1992年5月,实行撤区扩镇并乡,撒销石仓、大东坝、蛤湖3个乡,合并设立大东坝镇。

大东坝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大东坝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大东坝村得名。

风俗民情

松阳县大东坝镇是福建上杭移民的聚集地之一。聚居于此的移民不仅融合了当地人的各种生活习惯,还保留着原家乡的传统民俗。这里的客家人仍操闽语,循闽俗,极力地保留着独具魅力的文化传统。 当地特色民间艺术有山边马灯、蔡宅采茶灯等。

人文环境

大东坝镇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个——石仓,县级传统村落1个,正在申报国家传统村落6个,有烂浆糊百亩高山湿地、百鸟朝凰、明清时期开采的银矿洞遗址等景点,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曾在此战斗,现仍在大东坝村、燕田村等地留有多处革命遗址、遗迹。“山边马灯”和“双龙戏狮”等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东坝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东坝镇位于东经119°18”22"~119°34”06",北纬28°14”34"~28°24”24"。地处松阳县南部,东邻象溪镇,东南、南与云和县石塘镇、紧水滩镇、赤石乡相连,西南与龙泉市道太乡毗邻,西与安民乡、玉岩镇相接,北与竹源乡、水南街道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8.2千米,距松阳县城12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212.46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大东坝镇有耕地面积8568亩,人均0.51亩;林地面积26.4万亩。 镇域范围共有山林面积26.3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24万亩。境内流域除小港溪外其他河流水质均为Ⅱ类以上 。

大东坝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大东坝镇财政总收入640.52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15万元,比上年增长27.5%,人均财政收入380元。

2011年,大东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42元。

2019年,大东坝镇有工业企业27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农业

2011年,大东坝镇农业总产值1162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4.7%。2011年,生产粮食3666吨,其中水稻2274吨。生产油菜籽250吨,食用菌762吨,梨2028吨,笋干55吨,油茶籽208吨,板栗246吨。

2011年,大东坝镇有生猪饲养量9368头,年末存栏4070头;牛饲养量344头,年末存栏328头;羊饲养量686只,年末存栏306只;家禽饲养量5.2万羽,上市家禽3.2万羽。

截至2011年末,大东坝镇累计造林58457亩,年采伐毛竹11.3万根。

工业

2011年,大东坝镇工业总产值10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6%,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1%。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

商业

2011年末,大东坝镇有商业网点176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6897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650万元。

金融

2011年,大东坝镇境内金融机构有各类存款余额915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1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大东坝镇邮政业务收入28万元。

2011年,大东坝镇电信业务收入488万元。

大东坝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一)位置与面积:大东坝镇人民政府驻地大东坝村,位于松阳县城西南22公里,东邻象溪镇,南与云和接壤,西接玉岩镇,北靠西屏镇。全镇行政区面积206平方千米,现有林地面积19047公顷,耕地520.2公顷。

  (二)气候、水文:多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气候33.1摄氏度(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1.4摄氏度(1月),极端最高气温40.1摄氏度(1961年7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9.9摄氏度(1983年12月31日);多年平均水汽压在16.7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蒸发是122.5mm(蒸发皿直径为20cm),多年平均风速1.1m/s,实测最大风速16.0m/s,相对风向nnw。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水系分布:小港源位于县城南部为松荫溪最大支流,发源于西南部枫坪乡老虎坳村南,溪水由西南流向东北,在大东坝镇的西山村港口自然村注入松荫溪。沿途支流主要26条,流程63公里,集水面积49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865米,中下游洪水期河宽50-150米。境内水系分布涉及同属于小港源的三大支流:石仓源、洋坑源及安民源。境内山塘水库3座。南岭环武夷山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主流从西南至东北,上中游河道狭窄,坡降较大,已建和在建电站十多座。河道开阔,河水深稳,曾行舟船。大东坝村以上集雨432平方公里。

  (三)自然资源:本区属中低山区峡谷地段,山峦起伏,地势陡峻,河流曲折,境内平川宜粮,丘陵宜茶及水果,高山宜林,河谷深切,河床坡降较大,两岸基岩大多裸露。广泛分布侏罗系上统的火山碎屑岩。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交通便利,港玉公路(港口——玉岩)、下金公路(下宅街——金村)贯穿全镇。

  (四)历史沿革:清顺治八年(1654)称移风乡。民国17年(1928)为松阳县第五区。民国23~25年(1934~1936)设石仓、百步、横樟、五部、安民五乡;1952年8月,撤石仓并入靖居区;1958年,设红星公社管理委员会,辖石仓、汶东、横樟生产大队;1959年4月,改为石仓公社;1962年1月,将石仓、汶东、横樟公社并为县直属石仓公社。.

  2021年1月,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命名大东坝镇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

  2014年9月30日,环境保护部授予大东坝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石仓乡土建筑

  石仓乡土建筑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六村、七村、山边等地,为明末清初阙姓族人迁居石仓后繁衍生息,不断扩充建造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是研究当地民居演变与断代的重要实物例证,对了解浙西南地区古民居建……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清中期):位于大东坝镇燕田村吴氏宗祠。建筑占地面积258平方米,坐东朝西,八字门墙,二进三开间两厢房。1935年5月,在此成立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大东坝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大东坝镇地图

导航去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大东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