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

诺邓镇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诺邓

诺邓是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管辖的镇,车牌云L,长途区号0872,人口约2.35万(截至2019年),面积35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1个行政村(社区)

诺邓镇概况

地名:诺邓镇
隶属:云龙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72
车牌:云L
邮编:672700
区划代码:532929101
身份证前6位:532929
面积:355平方公里
人口:2.35万人
人口密度:66人/平方公里

诺邓镇,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地处云龙县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功果桥镇,北与检槽乡和长新乡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355.18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诺邓镇户籍人口为23476人。

明代,原石门镇辖区属上五井土巡检(衙门设于大井)。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井、上五井2土巡检。2005年11月,石门镇与果郎乡合并成立诺邓镇。 截至2021年10月,诺邓镇辖3个社区、8个行政村。

2019年,诺邓镇有工业企业1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诺邓镇历史沿革

明代,原石门镇辖区属上五井土巡检(衙门设于大井)。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井、上五井2土巡检。

清代,原果郎乡辖区分属师里、上五井里、诺里。

民国元年(1912年),上五井里改为东路乡。

民国三年(1914年),石门镇属第一区。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二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治由宝丰迁至石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路乡改为上里镇。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上里镇及诺里乡。

1949年底,上里镇改上里分区。

1950年,原果郎乡辖区分属一区和二区。

1951年,上里分区改为青云镇。

1962年,改名石门镇。

1984年,改石门区。

1988年,以原石门区7乡的行政区域(另外的象麓、和平、青松3乡划归石门镇)设立果郎乡。

2005年11月,石门镇与果郎乡合并成立诺邓镇。

诺邓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诺邓镇因境内有中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的诺邓村得名。

诺邓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诺邓镇地处云龙县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功果桥镇,北与检槽乡和长新乡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355.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诺邓镇境内最高点位于海拔2930米;最低点位于海拔1600米。

气候

诺邓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1℃,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300天。

水文

诺邓镇境内主要河流有池江、狮尾河等。其中池江横穿境内20千米,流经永安、杏林、果郎村及石门社区,且落差大、流量稳定;狮尾河自东向西流经青松村、象麓村、和平村和石门社区。

自然资源

诺邓镇境内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盐、红砂石等。

2011年,诺邓镇有耕地面积1.65万亩。

诺邓镇经济

综述

2011年,诺邓镇完成财政总收入6030万元。其中国税收入2627万元;地税收入3403万元,比上年增长38.11%。固定资产投资3.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9元。

2019年,诺邓镇有工业企业1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农业

2011年,诺邓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2957万元。

2011年,诺邓镇生产粮食960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等。

诺邓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马、生猪为主。2011年,牛出栏5077头,年末存栏9682头;羊出栏12623只,年末存栏13324只;马出栏864匹,年末存栏31匹;生猪出栏2.38万头(匹),年末存栏2.25万头;家禽出栏14.86万羽,年末存栏6.1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5318万元。

工业

2011年,诺邓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0716万元,比上年增长18.8%。

诺邓镇风景名胜

玉皇阁建筑群

玉皇阁建筑群位于云龙县诺邓村,建筑以玉皇阁为主体,由玉皇阁,文、武庙和木牌坊组成。1988年,玉皇阁建筑群被公布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西竺寺

西竺寺位于云龙县象麓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明永历六年(1652年)增修。今存主殿,单檐歇山顶,通面阔13.9米,通进深11.3米,前檐厦廊阔3.2米,卷棚式顶,门楹悬“竺国宗风”横匾,殿内存十八罗汉塑像,保护完好。1987年,西竺寺被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虎头山古建筑群

虎头山古建筑群位于云龙县诺邓镇南,因山顶崛起一嵯峨巨石,如虎头而得名,是以道教为主的古建筑群。在寺庙之间有曲径石廊、石桥相通,在一块巨大的石壁上刻有(清)杨名扬书写“虎”及“石门八景”的诗碑。1987年,虎头山古建筑群公布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

诺邓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诺邓镇位于县境中部,东连关坪乡、南接宝丰乡、西邻旧州镇、北界检槽乡和长新乡,是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境内最高海拔2930米,最低海拔1600米,海拔高差133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凉同季,雨热同期,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时有“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小区气候环境。全镇辖青松、和平、象麓、诺邓、果郎、杏林、永安、龙飞、天池、天灯10个村民委员会和石门社区,166个村民小组,21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400.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60亩,长期居住着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纳西、景颇、瑶、阿昌、蒙古、布衣、普米、土家、汉族17个民族 。

  诺邓镇内森林资源丰富多样,以云南松为主体林的林地面积244.5平方公里,蓄积量142135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6.1%,大量生长着三七、天麻、防风、黄苓、松茸等林下野生药材。30公里沘江南北方向直穿镇境,四季长流具有一定的落差,水能资源可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云龙独有产于沘江东岸虎头山背后因地得名的野生罗峰茶、天灯草烟、天灯乌骨鸡、黑木耳等是人们青睐的天然绿色食品。加工精细,风味独特的诺邓火腿、诺邓豆饼、碗豆油粉皮等土特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境内贮存大量的石灰石、石膏、食盐、红砂石和金属矿石,开发潜力很大。

  诺邓镇历史文化悠久,是云龙县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传及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诺邓千年白族村,是白族最早的经济重镇,有着滇西最集中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明清文化遗踪,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县城南面的虎头山自然景观奇特,山中有别具一格的道教古建筑群,有内涵深厚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是大理地区的第二个道教名山。县城西南角沘江上有曾为陕西省巡抚杨名修建的青云桥,在西岸的石壁上有“衮雪”二字,是曹操题刻与陕西汉中褒谷石崖上的题记。距诺邓村4公里处的沘江河床上有一个自然地貌奇观,沘江水在这里绕出了一个“s”型的大弯子,形成了类似道家“太极”图案的天然地貌奇观,被称之为天然太极图,在“天然太极图”当中,北部的庄坪坝子和南部的连井坪坝子组成两个鱼形图案,恰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仪”。县城西面山顶海拔2552米上有被誉为滇西“高山明珠”的高山湖泊——天池,是全省最大的自然高山湖泊,四周有着10万亩浩瀚的原始森林,共有高等植物60多科200余种,还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19种。以云南松为主的-松原,林木高大挺拔,树梢高耸入云,相接云天,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繁茂的森林草甸相互衬托,风景无比旖旎迷人。民间流传着有诺邓花灯、洞经音乐、龙灯等传统文艺,还有集商业、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八三街”等各种民风浓郁独特的节庆聚会。

  云龙县城古称石门井,为明代嘉靖年间开发的盐井。1929年,云龙县城由宝丰井迁居于此,石门乃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进入新时期以来,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目标,以产业培植为抓手,全力实施县城绿化、美化、亮化、民族化工程,建成长廊花路、会务中心、腾龙广场、沘江苑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众多新景观,使小城风貌更显得秀丽迷人。

  诺邓镇是2005年乡镇体制改革撤销原石门镇、果郎乡而设立的一个新镇。历届乡党委、0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一切从实际出发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断走向美好未来。特别是新镇成立后,诺邓镇党委、0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整合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立足镇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植林果、烤烟、畜牧、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全镇的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群众的生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优先,农业稳镇、商旅活镇,市政促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和谐安镇”的发展思路。继续做大做强烤烟、林果、畜牧、旅游四大产业,努力实现非公经济、市政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目标: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以上;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以上;粮食总产量年均递增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年均递增5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资源利用更加高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支柱产业逐步壮大,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优势:诺邓镇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文化资源富集。

  特色产业:旅游业、商贸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2014年7月,诺邓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诺邓土建筑群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

  诺邓天然八卦园

  太极图是,天然形成的一个八卦图,多数都是从诺邓拼车或者自驾去的,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上去不是很方便!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组成一个“s”型的大湾子,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

  诺邓盐井

  诺邓村口就是古盐井,汉代所置,现在还保留着井,可供参观。两千多年历史了,也记录着诺邓因盐而兴的起源。真正有意思的是在遗址斜对面,还有人家在用古法提取盐。盐井里面无人值守,随便参观,看介绍说一……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诺邓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诺邓镇相关榜单排名

云南省全国重点镇,诺邓排第161名。

诺邓镇地图

导航去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镇
诺邓名人(周边)
杨丽
杨健强
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