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

旧城乡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旧城

旧城是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管辖的乡,车牌云M,长途区号0875,人口约1.65万(截至2019年),面积226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9个行政村(社区)

旧城乡概况

地名:旧城乡
隶属:施甸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75
车牌:云M
邮编:678200
区划代码:530521204
身份证前6位:530521
面积:226平方公里
人口:1.65万人
人口密度:72人/平方公里

旧城乡,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地处施甸县南部,东与临沧市永德县隔河相望,南临怒江,西与酒房乡毗连,北与姚关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226.27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旧城乡户籍人口为16466人。

元代时期,设勐波罗寨,火头统领,隶石甸长官司;1984年,设旧城区;1987年,设旧城乡。 截至2020年6月,旧城乡辖2个社区、6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象塘村。

2019年,旧城乡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旧城乡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旧城乡因1950年此地发现一古城遗址,故名旧城。

民间艺术

旧城乡民间艺术有傣族泼水节、赶摆、开门节、关门节。

旧城乡建置沿革

元代时期,设勐波罗寨,火头统领,隶石甸长官司。

明代时期,隶施甸长官司。

清顺治六年(1649年),隶靖边乡。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关勐乡。

民国十年(1921年),隶第六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归关南乡。

1951年11月29日,蛮蚌等19村寨划属镇康县(今永德)。

1953年,隶第七区。

1958年4月,划归昌宁县。

1961年4月25日,复归保山县,成立旧城公社。

1962年,隶施甸县。

1966年,设旧城公社。

1967年,设旧城区。

1974年,复称旧城公社。

1984年,设旧城区。

1987年,设旧城乡。

旧城乡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旧城乡地处施甸县南部,东与临沧市永德县隔河相望,南临怒江,西与酒房乡毗连,北与姚关镇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226.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旧城乡地处北热带河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势陡峭。

气候

旧城乡多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水文

旧城乡境内主要河流有勐波罗河,境内流长15千米有沟、渠、河道210条,总长420千米。

自然资源

旧城乡境内地下矿藏资源有金、铅锌、铁等。

旧城乡经济

综述

2011年,旧城乡完成财政总收入1303万元,财政总支出582万元。

2019年,旧城乡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农业

旧城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烤烟、蔬菜等为主。

商业

2011年末,旧城乡在册个体工商户有292家,从业人员605人。

金融业

2011年末,旧城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705万元。

旧城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做强一个支柱(甘蔗产业),突出两大调整重点(农业和工商服务业),主攻三大特色产业(反季蔬菜、林果业和畜牧业),实施四大战略(对外开放、科教兴乡、劳务输出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八大工程(人畜饮水、移民搬迁、科技示范、生态建设、乡村公路网络化、科教文卫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旧城乡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旧城乡位于施甸县南部,东经99°05′05″—99°19′34″,北纬24°10′24″—24°30′33″,距县城有62公里,成“s”形,东北与昌宁县和姚关镇接壤,东南与永德县隔勐波罗河为邻,南与龙陵县隔怒江相望,西与酒房相连,辖区总面积为226.17平方公里。

  旧城乡最高海拔2595.2m,最低海拔583.88m,年平均气温21.2℃,最高气温42℃,年降雨量800mm左右。气候呈明显的寒、温、热三带立体气候优势,适宜种植稻谷、玉米、甘蔗、热带水果等。

  旧城乡有8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小组,152个自然村,全乡户数3653户,总人口15893人,农业人口15284人,人口自然增长2.3‰,8个村委会通水、电、路、电话。

  旧城乡境内主要有彝、傣、傈僳三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与傈僳族大部分居住在冷凉山区,大约有5000多人,傣族集中居住在坝区,共有3个村民小组,400多人。至今,三个少数民族仍保留着浓厚的传统民族风俗习性。

  1995年旧城乡开通程控电话,截止2005年,全乡共有540部固定电话,有电话自然村达25个,小灵通576部,电话普及率达20%。

  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5464万元,工业总产值35.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4768.53万元,人均纯收入1929元。水稻种植面积6957亩,产量3092吨;玉米种植面积11817亩,产量2416吨;大豆种植面积662亩,产量45吨,蚕豆种植面积288亩,产量25吨;薯类种植面积1136亩,产量144吨;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种植甘蔗41882亩,甘蔗产量17.48万吨。肉类产量780吨,年末大牲畜4845头,年末生猪存栏25898头。个体户、私营企业247户,从业人员428人,营业总收入663万元,总产值562万元,利润总额71万元,实交税金11.6万元。 2005年全乡财政总收入731.09万元,财政总支出235.43万元,乡级财政收入(本级)89.72万元,本级支出235.43万元。

  二、自然资源状况

  全乡耕地面积52608亩,其中水田7047亩,旱地45561亩,临时性耕地(即:25°以上陡坡耕地)1803亩。

  自然资源丰富:极端气温达42度,有着充足的热区气候资源;矿藏资源有铅、锌、铁等;森林资源以华南松和思茅松为主,林地面积达15934.1公顷,灌木林4515.8公顷,覆盖率达42%,居全县第3位;水利资源有勐波罗河、龙坎河、樟脑河、芦子园河等自然河流,有库存量为60000立方米的三丘田水库和全长68公里的引水灌渠——旧城二号大沟。此外,怒江中游流经境内。

  境内特产优质白砂糖、小甑酒及优质大米及甘蔗、芒果、柑桔、西瓜、龙眼、反季蔬菜等热带作物产品。同时,冷凉山区还盛产品质较好的老品种核桃、酸木瓜、花椒、香胡椒等作物产品。

  三、社会事业情况

  有中学1所,在校生790人,专职教师37人;有小学11所,在校生1638人,专职教师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到目前为止,11所小学全部得到改造,所有教学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文化广电站1个,专业技术人员4人;有老年体协1个;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人,病床数10床;8个村委会都有相应的村级医疗室;有专业农业技术人员19人。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电信通讯全面开通,广播人口覆盖率90%,电视人口覆盖率98%。

  小城镇建设取得成效,有集镇3个,其中旧城集镇东西长840米,街面宽18米,南北长640米,街宽20米;直街(西街)长500米,并全面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全乡共实施了四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搬迁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农户688户,3447人。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旧城乡上榜。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旧城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旧城乡地图

导航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旧城乡
也叫旧城的地方
旧城镇(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
旧城镇(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旧城镇(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
旧城镇(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
旧城镇(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
旧城镇(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
旧城镇(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
旧城镇(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
旧城镇(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
旧城乡(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