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

雄松乡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雄松乡行政区划

数据看雄松

雄松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管辖的乡,车牌藏B,长途区号0895,人口约2,852(截至2019年),面积23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7个行政村(社区)

雄松乡概况

地名:雄松乡
隶属:贡觉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95
车牌:藏B
邮编:854000
区划代码:540322202
身份证前6位:540322
面积:230平方公里
人口:2,852人
人口密度:12人/平方公里

雄松乡,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地处贡觉县东南部,金沙江西岸,东与四川省白玉县隔江相望,南连木协乡,北与敏都乡接壤。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122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230.0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雄松乡户籍人口为2852人。

1959年10月,将三岩宗撒销,与贡觉宗合并成立贡觉县,将该地划为区。1960年10月,设立区工作委员会,雄松区原为贡觉县第五区。1962年11 月,最后划定为雄松区。1974年7月,成立公社。1981年9月,建雄松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11 月,政社分开,成立乡。1988年,实行撤区并乡,更名为雄松乡。 截至2020年6月,雄松乡下辖7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巴洛村。

2011年,雄松乡农民人均收入2998元。

雄松乡历史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赵尔丰攻占三岩,在雄松建立武城县,设汉所委员1人管理。

1951年,解放军占领三岩,在雄松建立三岩宗军事代表处、三岩宗解放委员会。

1959年10月,将三岩宗撒销,与贡觉宗合并成立贡觉县,将该地划为区。

1960年10月,设立区工作委员会,雄松区原为贡觉县第五区。

1962年11 月,最后划定为雄松区,辖5个农业乡。同时代管已划而暂未设区的木协区4个农业乡。

1974年7月,成立公社。

1981年9月,建雄松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11 月,政社分开,成立乡。

1988年,实行撤区并乡,更名为雄松乡。

雄松乡位置境域

雄松乡地处贡觉县东南部,金沙江西岸,东与四川省白玉县隔江相望,南连木协乡,北与敏都乡接壤。 行政区域总面积230.0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雄松乡属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海拔3740米。

气候

雄松乡属大陆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22毫米,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120天。

自然资源

雄松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资源主要有金、铜、锌矿。森林(主要是灌木林)覆盖面积20平方千米。

雄松乡经济

综述

2011年,雄松乡农民人均收入2998元。

农业

雄松乡属农业乡,耕地面积4441.5亩。以种植青稞、大麦、荞子等为主,还可种植土豆、胡豆、萝卜等蔬菜。草场以山地草场为主。

2011年,雄松乡种植面积4660亩,粮食产量1064吨,其中小麦165吨、荞麦259吨、青稞570吨、大麦70吨,各类经济作物230吨。

2011年,雄松乡牲畜存栏6398头(只、匹),新生仔畜19999头(只、匹),成活1961头(只、匹),成活率98.1%,综合出栏率29.1%。

雄松乡风景名胜

雄松乡境内有宁玛派寺院2座、 嘎举派寺院1座,分别为加卡村的巴日寺、岗托村的朗8寺和旺堆村的噶举寺。

雄松乡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雄松乡位于贡觉县东南部,属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平均海拔 米,乡政府驻地巴洛村,海拔 米。这里山高峰锐,植被和气候呈垂直分布。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白玉县相望,与本县敏都乡、沙东乡、阿旺乡、木协乡相连,距县城128公里。
  全乡干部职工26人,其中:乡机关6人,卫生人员3人,兽防员1人,学校教职员工13人。乡政府辖9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有村民389户,1907人。
  全乡有耕地4660亩,其中:水浇地560亩。2003年末牲畜出栏头数3785头(只、匹)。2003年全乡国民经济总产值 万元,人均纯收入1169元,其中:现金收入825元。群众合作医疗参加率为100%,医药费报销率为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5%,乡小学现有学生153名,在校生巩固率为99%,经过全乡干部职工多年的努力,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现群众青壮年文盲率低于5%。
  根据清朝《武成县志》记载,雄松乡所在地的巴洛村,系赵尔丰进军西藏时在此实行了改土归流制度,建立了武成县,并设县府在此。1950年解放三岩后,又在此设三岩宗,1950年10月与贡觉宗合并为贡觉县。
  三岩的民俗民风十分奇特,高达15至20米的堡垒式民居就能让你留恋忘返,几百年的“帕措”父系血统社会维系着历史的进程,更让你回荡在以血统维系的原古社会之中。。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雄松乡”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雄松乡地图

导航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雄松乡
雄松名人(周边)
泽仁桑珠 (194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