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朝阳街道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行政区划

数据看朝阳

朝阳是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的街道,车牌鲁Q,长途区号0539,人口约4.40万,面积6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8个社区(行政村)

朝阳街道概况

地名:朝阳街道
隶属: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级别:街道
区号:0539
车牌:鲁Q
邮编:276000
区划代码:371372003
身份证前6位:371372
面积:60平方公里
人口:4.40万人
人口密度:730人/平方公里

朝阳街道隶属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处黄海之滨,坐落于南云台山的西北隅,是连云港市东西两城区的中心连结点,中心位于北纬34°40′57″, 东经119°17′49″。西北与东两面约6.5 公里,其西南面较长,约7公里多,总面积为31.22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朝阳街道辖9个村,人口总数为2万人。

201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7.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4.21%;工业总产值35.5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5.67%;财政总收入2.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4.59%。

朝阳街道历史沿革

朝阳山坡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居住,属于上古史称的都洲,后又称为郁洲,属于原始部落“东方海外之大壑,少昊之国。”

夏(前21—前16世纪)传说禹治水后,划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此属徐州之域,谓之“人方东夷”地。

商(前16—前11世纪)隶属徐州,亦称人方国地,东夷国地,郁夷国地。

周(前11世纪—前771年)徐州分划于青、兖二州,此属兖。

春秋(前770—前746年)此为鲁国东境。

战国(前475—前221年)此为楚地,后属秦。

秦(前221—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此属薛郡。后薛郡东部分划为郯郡,此属郯郡。旋郯郡改为东海郡,此属东海郡。县为赣榆。

汉(前206—220年)此仍为东海郡赣榆县。

三国(220—265年)此为魏国地,郡仍为东海。黄初(220年—226年)魏文帝曹丕将东海郡改为东海国。

晋(265—420年)仍属东海郡。西晋“移赣榆县治艾不城”,古“艾不城”遗址在朝阳境内。

南北朝(420—589年)先为宋控,后为齐、梁控。

宋泰始间(465年—473年),“淮北没虏”(为北方民族所占)“侨立青、冀二州于郁洲”,《云台补遗》云:即在朝阳。曾为郁县、广饶、都昌、安流、东海,屡变。后因地壳变化沉没海中,而上迁新址,才有“新县”之名存。最后南迁凤凰城,世称南城。此县驻地虽弹指一挥间,然“新县”之地名,一直存至今。

隋,开皇初,东海郡废,此属海州的东海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海州为东海郡,此属东海郡东海县。

唐武德四年至八年间(621—625年)郁洲岛上的东海县改为环州,属河南道海州总管府管辖。下属青山、石城、赣榆三县,此为赣榆。旋又改环州为东海县,属河南道的海州。

五代(907—960年)此先为吴控,转为南唐占,最后为后周地。州县依旧。

宋、北宋仍为海州东海县地,先隶属于淮南路,后隶属于淮南东路。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海州被割让给金国。

金,仍为海州东海县地,隶属于山东东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海州升格为海州路,设总管府,后改为海宁府,不久又降为海宁州,隶属于河南行省淮安路。东海县并入朐山县。此属海宁州的朐山县。

明,海宁州改为海州,隶属于淮安府。州下设“都”一级行政机关,海州下有七都,东海为其中一都。后东海都仍改为东海镇,此属东海镇。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云台山前后属江南省的海州裁为界外,住户全部内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此为江苏。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为内地,居民陆续迁回,仍属海州。隶属江苏省之徐海道。海州之东海镇一分为二,云台山东者为东路镇,山西者为西路镇。西路镇下辖当路、大村、小村、巨平、新县、诸季、诸吴几村。新县、巨平两村即今天的朝阳镇。雍正二年(1724年)海州改为直隶州,直隶江苏布政司,此仍为海州的西路镇。

中华民国建立(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实行裁道、府、厅、州,存县,清之海州直隶州被裁,改为东海县。此为江苏省东海县西路镇的新县村与巨平村。

民国元年(1912年)四月十一日,江苏都督依据在案的第十三号府令,改东海县为东海、灌云两县,将东海县境50镇东部11镇划出为灌云县。西路镇为11镇之一。

民国三年(1914年),灌云县将原11镇划为20个区,大区曰市,小区曰乡,西路镇被划成苍梧(驻南城)、苍梧北(驻板桥)、墟沟(驻墟沟)、郁林(驻大村)和新县(驻新县)5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灌云县全县改划10个区,第10区公所驻新县,此属江苏省灌云县第10区的新县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灌云县区划调整,将10个区合并为7个区。原9区和10区合并为第7区,区公所仍在新县。7区内乡镇亦重新调整为3镇17乡。原新县乡分为新县镇与尹巨乡。新县镇公所驻新县,尹巨乡公所驻尹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月十八日,江苏省政府第718次会议决定,在连云港埠设立普通市。4月23日,省政府737次会议决定在墟沟镇成立连云市政筹备处。此属连云市。但政务仍由灌云第七区负责。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舰不时在海上出现,日机对港口轰炸日趋频繁,连云市政筹备处由墟沟迁至海州,交由江苏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代管,朝阳行政事务继续由灌云第七区管理。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二月二十七日,国民党守军放弃连云港。灌云县第七区公所无处安身,随灌云县政府南迁灌河南、北的农村,游移不定。此仍受其遥控。三月六日,云台山前后相继为日军侵占,张洪仪在新县组织维持会,后为伪东海县第六区,区公所驻新县。与在灌河南乡下活动的灌云县第七区公所同时存在。面上各有其主,内部相互通气。乡里豪绅自任乡保长,各自为政。

民国三十年(1941年),汪伪政权设淮海省,东海县属之。乡村建置无改。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原89军117师349旅旅长徐继太在灌河南北投降日寇。灌云县第七区公所不复存在。此乡村政权全为伪政权所控。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新浦、连云建伪大海州市,隶属伪淮海省,乡、镇仍旧。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胜利,伪政权灭亡。中共淮海区党委决定成立连云市政府,委任孙笃生为市长,同时成立新海连工作委员会,准备接管。而国民党先行接管新海连地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连云市政府在连云港建立,下辖4区,第二区公所驻新县,下辖新县(驻新县)、尹巨(驻尹巷)、风云(驻牛王庙)、沃云(驻东诸朝)、隔村(驻前巷)、新村(驻猴嘴)、郁林(驻大村)、五羊(驻云门寺)八乡。其新县,尹巨两乡即今之朝阳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连云市行政缩编。改4个区为3个区,此仍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实行保甲制,连云市第二区分11保,143甲,今朝阳镇属第一、二、三、四保。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八月,云台办事处撤销,成立前云区和后云区,直属新海连特区专员公署。前云区为原前云区与新建区合并而成,区公所仍驻新县。下辖新县、朝阳、大村、前云、当路、胜利六乡。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8日,经中央及华东局批准,山东省新海连特区改为新海连市。11月11日,鲁中南行政公署奉山东省人民政府批示发布训令,将原新海连特区行政公署改为新海连市人民政府。12月,新海连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前云、后云两区,建立云台区,成立云台区人民政府,驻新县。朝阳、新县两乡仍为其所辖,乡公所改为乡人民政府,驻地未动。

1950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新海连市与东海县合并,建立新海县,隶属临沂地区专员公署。云台区仍为其管辖。11月云台区改为第五分区,朝阳、新县两乡仍为其所辖。12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新海县,恢复新海连市与东海县建置。第五分区又改为云台区,区所属之乡未变。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决定:“根据政务院决定,原属山东省的新海连市划入江苏省,归徐州地区行政专员署管辖。云台区人民政府仍驻新县。下辖当路、大村、前云、朝阳、新县、胜利、中云、诸朝、云山、宿城10乡。

1957年1月,驻新县的云台区人民政府改为云台区人民委员会,所辖的朝阳、新县两乡人民政府亦皆改为人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全国掀起成立人民公社高潮。根据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原则,云台区成立云台人民公社,仍驻新县,下辖云城(云山、宿城两乡合并为一个大队)、中云、胜利、大村及朝阳(新县乡与朝阳乡合并为一个大队)5个大队。朝阳大队驻尹宋村。

1961年6月,经中共新海连市委批准,撤销云台人民公社,朝阳大队改为朝阳人民公社,原云台人民公社的胜利大队中的沙集村划归朝阳人民公社。朝阳人民公社驻新县,直属市人民委员会领导。10月,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1962年,连云港市改为省辖市,朝阳人民公社仍直属其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社建置逐渐处于瘫痪状态,先后由造反派夺权委员会,解放军支左指挥部负责建置政务。1969年9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连云港市革命委员会建立。11月,经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朝阳公社革命委员会,直属市革委会领导,为正处级。

1981年10月,朝阳人民公社革委会撤销,成立朝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公社降为副处级。

1983年1月,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实行市管县(区)体制。灌云、东海、赣榆划归连云港市管辖。3月,灌云县的云台公社及南城镇划入连云港市市区,与原市区的朝阳、中云、云台、新坝、锦屏、云山、宿城7个公社合并,建立南城区,成立南城区筹建组,并将市区的云台公社更名为花果山公社。4月,建置体制改革,公社管委会改为乡人民政府,同时建立乡经济委员会(简称经委会)。朝阳乡人民政府与经委会同时建立,隶属南城区,为科级。

1983年7月,连云港市盐区与南城区合并,建立云台区,区人民政府驻猴嘴,朝阳属其管辖。

1996年1月,朝阳乡建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常务主席。

1997年1月,朝阳乡改为朝阳镇。

2001年10月,云台区撤销,朝阳镇划归连云区管辖,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13年,连云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朝阳镇,设立朝阳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朝阳街道办事处驻新县居民委员会向阳大街213号。

朝阳街道历史文化

地方风俗

节日

过年 即春节。通常指祭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小年结束。谚云“赔不尽闺女,过不尽年。”“没有忙不完的年,也没有过不去的年。”有钱讲究不尽,穷人“初一只当十五过。”

祭灶: 时日不一,境内有腊月二十三,有腊月二十四。传说灶神姓张,名单,一家司命之主,每年末要上天向玉皇汇报述职。玉皇将据汇报降祸福于其家,为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这一天家家都在灶上贴灶王爷,俗称“灶马子”,上有灶爹灶奶像,顶上有一年二十四节日期,俗称“灶马头子”,晚上灶马前要烧香点烛上供,供品是祭灶糖和祭灶饼。饭前一家老少向灶王叩头(女不拜灶),请灶王吃好,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备马料(麦秸剪成一寸长短一把和赤豆、麸皮少许放在灶前与“灶王纸”及祭灶筷子一把一起焚化,放鞭炮。穷人家就在锅膛烧,对锅膛叩头,而后才吃晚饭(多是干饭),这叫“送灶”,送“灶老上西天”。到三十晚上过午夜,家主在“灶马前”点香燃烛,叩头,这叫“接灶”,把灶王从天上接回,如今已简化。

祭灶后,各家舂米磨面,打油拇酱,杀猪宰羊,准备年货。

上年坟: 祭灶后择一日到祖坟上祭扫,焚化叩头如常,不同的要压坟头(把一方红纸压在坟头上),墓有碑的还要贴碑联,无碑者要在坟正面贴“福”字(贴在一块石上,石放坟面),还要放鞭炮。一些远祖坟多由宗族敬祖会组织人上,每到年前,郊外坟顶一片红。

除夕: 就是三十晚。中午饭丰盛,饭前多在堂屋烧亡纸,供桌上放四碗饭,四杯清茶,四双筷子,点烛焚香,烧纸叩头,以谢祖恩,后才吃午饭,此风多不存。

贴春联: 用水擦净门上的陈联,贴上新联,此风越来越浓,大门多长联,贴在门旁的水泥墙上。大门、小门都贴。迎壁墙上还要贴“福”字。

拜年: 元宝揣完,男性成员即到亲、邻家拜年。境内张、孙二家有宗祠,拜年者先到宗祠给祖先叩头。后再到各家去。先拜祖上,后拜年长。1949年简化,年前有发贺年片(卡),贺年信者,有拔打贺年电话者,年后只走访相互祝贺而已。

元霄节: 也叫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境内群众都称“小年”,早上吃汤圆,中午吃水饺。

挂灯、玩灯、观灯: 元宵节又叫灯节。这一天,家门上要挂灯笼。境内有此俗,有灯,晚饭后自有观者,评头评足,玩灯是乡村组织的,境内清、民国初玩过,后停。八十年代后户户多有门灯,挂者多,观者少,境内更无玩者。

五月初五 端午节,俗称五月端,有七种风习。插艾蒲:五月初四下午,各家都砍艾、蒲插于家内门、窗两角,以辟邪,五十年代此俗无。

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相传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境内祥云观的尼姑多效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糯米、核桃仁、红枣、栗仁、红豆、莲子、香蕈、菱角仁煮成八宝粥,称“腊八饭”供佛,并到各村逐家施舍,就此化募,以修僧舍。此风久无。

迁居

迁居俗称“搬家”,雅称“乔迁”。有两种情况,一是迁入新建的房屋中,一是迁入别一处房屋内。迁俗二者同。首先是择日,一直认为“乙亥”日为佳,是一龙入宅,主平安富贵。五十年代后,多择双休日、节假日,家人多在家。东西可提前搬。乔迁日,凌晨起,放鞭炮,提锅,先给灶老爷叩头,请先迁,后迁神主—老一辈遗像和大柜(条桌),再把主妇的“金桶”,所谓子孙桶迁入新居。离开旧居后,门要上锁,不准扫地。十天后方可另住他人。迁居日,更要接受亲友来贺,有贺金,有贺匾、贺幛、贺联,更有贺蛋糕、糖果,主家要设宴招待。

民族文化

朝阳是古郁州之重镇,南北朝时,人口流动频繁,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繁荣。早期道教许多方士在这里结庐隐居,释家许多名僧在这里住锡修炼。文豪、雅士、骚人墨客,代不绝人。留下许多故事传说,留下许多民谣、谚语。剪纸、扎纸、面塑、泥塑、竹编、石刻、说唱、杂耍等,民间大有人在。

故事

境内的民间故事,传的多,流失的亦多。1987年根据文化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要求,云台区专门组织普查、编写的《云台区民间故事资料本》中,一共有189篇,朝阳的故事就有56篇,为全区的三分之一。其中神话三篇,分别为《小白龙探母泪涟涟》、《阿弥陀佛》、《张果老倒骑驴腾空》;人物传说有《成家勒石谢田横》、《一代女英睡朝阳》、《咱们本来就同乡》、《李太白苍梧哭晁卿》、《周公赶桃花》等19篇;地方传说有《鹿徉沟里鹿徜徉》、《弇榆仙地雅士多》等11篇;动植物传说有《龙蝠相争,两败俱伤》、《黄狗救主》、《人心不足蛇吞象》等6篇;各种故事有《云台至今思故乡》、《老家建庙祀恩牛》、《孝感天地暑降雪》等17篇。

歌曲

近代歌曲,“五·四”后境内青年学生就喜唱,“七·七事变”后,抗战歌曲又在境内流行。五十年代后,文化站、学校结合形势,带领群众大唱革命歌曲。

民谣

1987的民间文艺普查后,云台区编写的《民间歌谣》资料本,共收集歌谣72首,除4首麻将歌(万门、饼门、条门、风门)为花果山收集外,其余68首皆为朝阳收集。主要有“小白鸡,嘎嘎嘎,上山又吃灵芝草,下山又吃牡丹花。牡丹花里一滴油,三个大姐会梳头。大姐梳个龙盘凤,二姐梳个狮滚球,三姐不会梳,一梳梳个喜鹊窝。喜鹊来下蛋,一吓一身汗。喜鹊来抱窝,一吓乱哆哆。”、“小板凳,驼衣裳,驼不动,喊张郎,张郎在家盖瓦房,瓦房上面一碗水,淌湿大姐花裤腿,大姐大姐你莫哭,锅里还有大米粥。大姐大姐你莫喊,锅里还有大鱼眼,大姐大姐你莫哼,锅里还有你老婆脚后跟”;“小拐棍,喇叭叉,又结葡萄又结瓜,又结小枣金丝果,又结石榴海棠花”;“小黄狗,你看家,我上后园采朵花。一朵鲜花未采了,双双媒人到我家,里锅烧茶,外锅炒芝麻。芝麻芝麻你莫炸,听堂屋大姐说的什么话,说大姐会切面,一切一条线,公一碗,婆一碗,两个小姑两半碗。”等。

民谚

1987年,民间文艺普查中,云台区编写的《民间谚语》资料本,共收集民谚400条,全部由朝阳收集。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生产七类。每类又分若干项。“天下乌鸦一般黑”、“穷人无二件,寒夏一身头”、“要饭看嗤嘴来气”、“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人情如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等,属时政世态;“土匪、土匪,离土就毁”、“水转千遭归大海,树长千年劈柴烧”、“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手指伸出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等,属事理思维;“世上无难事,就怕不用心”、“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打门心不惊”、“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生到老,学到老,八十三岁也学巧”等属修养德行;“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心病要有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要得人不知,就得己莫为”、“常在河边转,没有不湿脚”等属社交训教;“多年大路变成河,多年小媳变成婆”、“家鸡打团团转,野鸡打满天飞”、“鱼生火,肉生寒,青菜豆腐保平安”、“家有千口,主意在一”等,属生活伦常;“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被送”、“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头上带霜来”、“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月亮烤火,三天不雨找我”、“先下狗毛没大雨,后下狗毛没晴天”等属自然气象。“山芋不害羞,一直栽到秋”、“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豆三麦六,菜子一宿”、“三春不如一秋忙”、“铁匠冒冒烟,赶上木匠干半天”等属农村生产。

民歌

《毛诗故训传》云:“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歌是合乐合曲,有节有拍,高低抑扬者,谣只是空口数说而已。朝阳民歌常听到的有《孟姜女》、《小白菜》、《十劝郎》、《月儿渐渐高》、《送郎》、《西北乡》、《小放牛》、《卖饺子》、《锯缸》、《小五更》、《摇糖球》、《八段景》等,这些老调子的具体内容都各有不同,随时变;穿进时代内容,随人变。青年人口中多情爱,老人口中多悲戚。唱着多是男性,女的虽不在人前唱,可背地也多自哼。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的发展,广播电视的普及,这些老调已少有人知,新调渐多。

剪纸

境内剪纸艺术十分普遍,在近代装潢兴起之前,随处可见。通常洞房的窗户上有“窗花”,红色圆形,图案多为“凤吹牡丹”、“喜鹊登枝”、“鸳鸯戏水”等吉祥物,贴于糊窗棂的纸上。洞房内的“覆棚”(柴扎,纸糊犹如天花板)上有“覆棚”花,中间一圆形图案,四角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图案,皆为“红色”,内容亦多为“二龙戏珠”、“莲生桂子”等吉祥物。屋当门间的两头“笆山尖”上,亦多贴有剪纸,不光带媳妇要贴,有的人家过年亦贴,使之棚壁生辉。民国前多用豆油灯,灯上遇喜事吉日要贴“灯花”,灯座、灯盘里有“座花”、“盘花”,绿色底,红色花。灯盏上有“盏花”。有时用各种色纸做成纸花插入盏尾孔中,有时用红黄纸剪成五瓣单片花朵,贴在柏叶上,后把柏叶插入盏尾孔。春节时,各家正门上方有贴“挂廊”之习,一门五幅,亦是用色纸剪成。

民乐民舞

民间音乐最古老的是锣鼓,它是民间文艺活动的主要形式。娘娘庙的两次庙会(农历三月三和十月十五),是各村锣鼓大显身手的好时刻。境内各村,一直有老、中、青参加的锣鼓队,锣鼓手世代相传,各有拿手一绝。每逢除夕、元宵,相聚敲打,一直要打到二月二“土地爷”过生日。休息一月,三月三孝妇娘娘生日之时,又集齐大敲。常敲的有《一盆火》、《三锤头》、《花七锤》等,至于《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王传业、金建彩、刘仰生、张茂起等一班老鼓手过世后,很少有人再敲。五、六十年代,忙于集体生产,各庄的锣鼓逐渐消失。其次是锁呐,群众都称“呜哇”,咸道间,境内就有以之为生者,韩巷的庞家、胡家都是祖传。谁家有丧事,邀之即至。贫者只两人,一吹一打;富者有七八人的。常见的曲调有《小桃红》、《满江红》、《雁落沙滩》等一些士家,老人寿诞,青年娶亲,亦邀其吹奏,只是曲牌改为喜庆的《朝天子》、《喜迁莺》罢了。五、六十年代“破四旧”,锁呐不见,后又出现,可只用于丧事,且愈演愈烈,曲调都是现代流行歌曲,吹奏者不光是男性,更有年轻姑娘连吹带舞。而朝阳人不多,韩巷庞家继承者只一人。其他笛、箫、胡琴等管弦乐器,代有精者。九十年代后,渐为现代乐器所取代。

民间舞蹈

民国间常见的有“玩花船”、“踩高跷”、“舞狮子”、“舞龙”等。五十年代,民间舞蹈更多,秧歌、腰鼓兴起,到处可见,天天可见。改革开放后,知识青年喜跳现代舞,交际舞、友谊舞、华尔兹、探戈等,种类繁多,境内先后出现舞厅多处,后因营业不景气而停,然集体广场灯下跳舞,不花钱,跳的人一直不少。

朝阳街道历史人物

姓名

朝代

备注

张景

新县人

李祯

韩李村李氏始迁祖

张定国

明末清初

新县张氏先辈

张鸣远

新县人

张正仪

新县人

张恩沛

清末

新县人

孙叙成

清末

沙集人

李学务

清末

韩李人

刘汉生

清末

刘巷村人

张学翰

民国

新县人

张汝伦

民国

朝东街人

唐雨生

民国

新县街人

孙汝操

民国

新县人

参考资料

朝阳街道地理环境

地理境域

朝阳镇地处黄海之滨,坐落于南云台山的西北隅,是连云港市东西两城区的中心连结点,中心位于北纬34°40′57″, 东经119°17′49″。横贯中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由境内通过。从境内的云台山站,西去连云港市政府驻地新浦,东去连云港港口,都仅14公里,西北与东两面约6.5 公里,其西南面较长,约7公里多,总面积为31.22平方公里。西北一面与台北盐场的盐田为邻,中以一排淡河为界,东、南两面都是山,山东是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云,西南即新浦区的花果山乡,三角形一角与新浦区的猴嘴镇相连,其东南一角为新浦区的云台乡。

地形地貌

镇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兼有山地、丘陵、平原。其东、南两面都是高山,山脚下是一片残丘垄岗,九个村街,五个居其上。村街西北是一片海滨平原,约占全镇面积的45%。南云台山有116个山头,其最高峰为玉女峰,海拔625.3米,是江苏省第一高峰,与金牛顶、九层顶、鼻尖嘴、巨平顶、猴石山等六个山头,构成朝阳与花果山两个乡镇的分水岭。东面狮子山、石山嘴、大轿顶、炮台顶、老窑顶、双石人等七个山头,是朝阳与中云的分水岭。龟石崖、朝阳洞顶、小龙头三个山头是朝阳与云台两乡镇的分水岭。大团山、小窄山、由吾峰、大西山(马栏顶)、小团山、笊崖顶、胡蛮庵、石观音、东山等九个山头都在朝阳境内。另外境内还有马山、烟墩山、虎山三个独立山体。

气候

朝阳镇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适宜于种植、养殖、果林、旅游诸业的开发,潜力很大。其常年平均气温为11.3~14.9℃;地温为15.2℃;年降水量在910~980毫米之间,夏季为53%,降雨日为101天;无霜期为215天。

水文

境内沟涧多西北流向,比较大的有恶涧、桃花涧、白龙潭涧、乌龙潭涧、太白涧、蚂蝗沟、长涧、鬼牙涧、观音涧、山洪沟。

朝阳街道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2年,朝阳镇总面积为31.2平方公里,合46838.5亩。其中全民12.9平方公里,合19405.1亩。耕地面积11991亩(其中水田7893亩,旱地4098亩),园地面积4541亩,林地面积16910亩。其中茶65亩,年产2吨,水果5750亩,年产4750吨,城镇及工矿用地5948亩,交通用地3022亩,水域面积3261亩,而水产品产量只有450吨。其他尚未开发利用的还有806亩。

水资源

朝阳镇年均天然降水量936.6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大部流失,镇内大小水库11座,总蓄水量为487万立方米,基本上可以控制因山洪暴发带来的灾害,还可以为镇内70% 的农田随时供水。农田间圩沟,排灌渠道167条,总长12万米,平时可蓄水50万立方米。

整个云台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只有在山麓地带坡洪积层中发现地下水,而朝阳镇是连云港市区七个富水水区之一,汇水面积约14平方千米,含水量为第四系冲洪积亚粘土夹砂砾石层,厚度为15—25米,地下水埋深约1—3米,矿化度小于1克/升,为重碳钙钠型水,水质较好,可开采量为0.4万立方米/日。

植物资源

云台与陆地相连的历史,到20世纪结束,只有270年,云台山区本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只是少数。包括高大的乔木、灌木、蔓生植物及草本类等。

山上多落叶阔叶林,经历史上诸多自然和人为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后绝大部分为赤松所代替。20世纪末,由于松毛虫及日本松干蚧的侵害,镇内赤松已珍如凤毛麟角,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逐步取代针叶林。其种属槭属、榉属、椴属、化香属、山核桃属、栗属、桃属、柳属、榆属,都是古云台所有。

药用植物,专家考察有812种根及根茎类有桔梗、何首乌、紫草、葛根、北沙参、拳参(俗称山虾子)、黄芩、南沙参、地榆(群众称小紫草)、丹参(俗名红参)、青木香(俗名臭铃铛)、太子参(俗名孩儿参)、百合、百部(俗名一窝虎)、苍术、天南星、苦参(俗名野枧树)、草乌(俗名小脚乌)。

藤木类有木通(俗名八月札)、寻骨风(俗名猫耳朵,穿地筋)、鸡矢藤(俗名鸡屎屯、臭藤子)、忍冬藤(地名金银花)、络石藤(俗名鹿角草)、南蛇藤(俗名降龙草、挂廊鞭)、爬山虎(有人称捆石龙)。

叶、皮类有石韦(地名金钗匙)、海州常山(俗呼臭梧桐)、艾、地骨皮(地名狗奶子)、香加皮(俗名钻墙柳)、五加皮(地名五加)。

花类有芫花(地名药鱼棵)、野菊花、旋覆花(地名驴儿菜)、松花粉(地名马尾松)、闹羊花(俗名映山黄、羊不吃)、凌霄花(地名五爪龙)。

果实、种子类有山茱萸、白蒺藜(俗名妞骨)、车前子(地名猪耳菜)、地肤子(地名扫帚苗)、蛇床子(地名野芫荽)、酸枣仁、蔓荆子。

全草类有茵陈(地名白蒿子)、青蒿、仙鹤草(地名马鞭草、白芽蒿、草郎子)、鬼针草(地名小鬼针子)、益母草(俗名野麻)、夏枯草、香薷(俗名牙刷草)、龙葵(俗名狗屎端端)、连钱草。

材用植物,根据国家调查有69科140属,240多种 主要有赤松、楸树(地名小叶梧桐)、杉(俗名楠木)、麻栎(俗名橡树)、毛竹、檀树、黄连木(俗名黄楝头)、朴(俗名格木)等多种杂木。

果用植物,朝阳镇内资源丰富,据调查山上野生的就有15科,27属,45种;栽培的有20科,35属,100多个品种。野生的朝阳山上常见的有软枣猕猴桃(藤本,果形似梨,果色似桃)、酸枣(葛针枣子)、人参果(俗名八月札)、麦李(俗名当溜子)、毛樱桃(地名小满)、野草莓(俗名山杷杷)、蛇莓(俗名蛇杷杷)和茅莓、山莓等。栽培的有板栗、银杏(俗名白果)、柿、杏、山楂、桃、梨、苹果、葡萄、樱桃。

观赏植物有红楠(俗名寒复青)、枫香、栀花、玉兰、辛夷(俗名紫玉兰)、爬山虎、络石(鹿角草)、麦冬(麦门冬)、金镶玉竹、流苏(糯米茶)、杜鹃(映山红)、锦带花(海仙花)、紫藤(俗名藤花)、金银花。

芳香植物 有50多种,常见枝叶茎叶含香的有侧柏(俗称扁松)、黑松、山胡椒、白苏、茵陈、艾蒿、毛香艾、野菊、香薷、薄荷、紫苏等。花含香的有刺槐(俗名洋槐树)、楝树、石竹等。种含香的有野花椒。

纤维用植物 朝阳镇内有近百种,草本主要有白茅、五节芒、蕨、可作造纸原料、纤维板原料;木本有构树、榔榆、柘(俗称葛针桑),藤本有野葛。

菜用(已经被人采用的)有山马菜、荠菜、马齿苋(地马菜)、灰条菜、苋菜、枸杞头、水芹、婆蒿、小雀堆、戚戚牙、婆脚指盖、蕨菜、海英菜、竹面菜、香椿、白鼓丁、洋槐花、榆树钱、王不留行(俗称王不留)等,专家称其有166种,营养价值、口味都非普通蔬菜所能代替。

动物资源

镇内常见的鸟类,除鸡、鸭、鹅、鸽、鹌鹑、乌鸦、野鸡、野鸭、大雁、赖雕、野鸽、戴胜(俗名大沙)、腊嘴、楝枣鸡、斑鸠(俗名鸪鸪)、布谷鸟(俗名括谷)、灰喜鹊、啄木鸟、苍鹰、杜鹃、家燕、雨燕、鹭鸶(有白、苍多种)、鱼鹰、猫头鹰、秧鸡、大鸨、大雁、鸥(多种)等。

镇内爬行动物常见的有鳖、壁虎子、赤练蛇、乌梢蛇、青梢蛇、蝮蛇(俗名秃虺蛇)。

镇内两栖动物常见的主要有癞蛤蟆、青蛙、蜥蜴等,种类繁多,往昔一到夏天满河都是,满稻田都是,然而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这些动物的数量已大大减少。

镇内鱼类常见的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长春蝙、团头鲂、黄鳝、泥鳅、鳗鲡(俗称满鱼)、滩涂鱼(俗称黑炭虎子)、鲶鱼、大餐条子、小没娘子、斑鳜等。

环节动物有蚯蚓(俗称蛐线)、沙蚕等。

软体动物有蜗牛、丁螺、田螺、泥蚶、毛蚶、玉螺及各种蚌和蛏。

节肢动物主要有各种淡水虾、蟹、蚰蜒及上千种昆虫,为人常见的有家蚕、柞蚕、蓖麻蚕、鲎虫(俗名水鳖子、王八虫)、衣鱼、东方蠊、地鳖虫、螳螂、桑螵蛸、蟋蟀、蝼蛄、纺织娘、草螂婆、稻蝗、蝉(俗称知了)、蜣螂(俗名推屎虫)、蛴螬、叩头虫、斑蝥、天牛、萤火虫、蜜蜂、黄蜂(大马蜂)、蚂蚁、蜈蚣、蝇虎、蜘蛛、蛇、蝇等,其中有的对人有害,但大部分可食、可作饲料、可入药,经济价值可观。

矿产资源

朝阳镇内有制砖瓦粘土和建材石料,还有矿泉水、沙及一些石英(俗称火石)。

朝阳街道经济状况

综述

201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7.42亿元提高到17.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4.21%;工业总产值由14.26亿元提高到35.5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5.6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由4.7亿元提高到14.63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33.8%;财政总收入由1.14亿元提高到2.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4.5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12元提高到11408元。

第一产业

1978年,全乡保收粮田774公顷,果园234公顷,菜田68公顷,粮食单产达到517公斤,总产达到5995吨。至1982年,先后修建水库12座,总库容507.1万立方米,修挖沟渠220条,建翻水站20余座,兴建石干渠36公里,完成配套建筑物511座,改造盐碱荒地467公顷,修筑高标准梯田167公顷,平整土地334公顷。

截至2012年1月,农民人均纯收入12484元,同比2011年增长7.13%。

第二产业

2008年,朝阳镇水果罐头加工出口达2万多吨,比2007年增长40%-50%,创汇1800万美元。 2007年累计加工出口水果罐头18600吨,创汇1000多万美元,产品主要销往美国、俄罗斯、非洲、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2年1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3600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7.16%。

第三产业

从1985年的158万元到2002年的1128万元,增长713%

2002年底,朝阳信用合作社存款余额7250万元,贷款3287万元,拥有资金及固定资产297万元。

至2002年,全镇工商个体户达343家,经商人员达400人。

朝阳街道风景名胜

文化遗存

文物保护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公布于1983年,境内的“朝阳古文化遗址”及“太白涧”两处榜上有名。2002年8月5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之“雾崖石城”榜上有名。第一批公布者已建标志牌,第二批标志牌待建。

朝阳古文化遗址朝阳古文化遗址简称“朝阳遗址”,位于朝阳水库北面,新县街西南,前进路南边的农田中,面积近万平方米,海拔10~12.4米。1976年由南京博物院探明发掘。1983、1986年相继探掘。1995年,南京博物院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参加下,再一次发掘,弄明其为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

北辛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978年首发于山东藤州北辛村,其时为公元前5400~4400年。遗址之第六层(六层下为生土),发现磨制石器五件:石斧两件、石锛一件、砺石(磨刀石)两件。夹砂红陶,夹砂褐陶片许多,可辨器形有夹砂红陶釜两件,径分别为40厘米、25厘米。夹砂褐陶双耳罐一,径12厘米;钵一,径27厘米,皆公元前4500年前物。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一种,1928年首发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其时为公元前2800~2300年。遗址第2~5层灰坑,灰堆及灰沟发现较多,光磨制石器即有11件:石斧5件,其型有二,其状大小各异;外石锛3件;石刀2件;石镞(箭头)1件,其上多有崩疤。陶器其质有二,一为夹砂,一为纯泥,其色有黑、灰、褐、红、白五种,可多为碎片,可拼合复原为器者不多,种类却不少,鼎、罐、豆(高脚盘子)、盆、盘、鬶、盒、杯、钵、碗、盖、箅(馏列子),几乎都有。器面磨光者多,饰有篮纹、水波纹、堆纹刻划。大多为轮制,但其中鼎足,鬶把手、罐耳等,多为手制。

岳石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其时在夏商间,遗址第一层下至三层一灰坑中,只一轮制泥质黑陶盆,直口略敞,圆唇,平底,口径10.8厘米,底径7.4厘米,高7.8厘米。

西周遗存约为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41年物。遗址仅见两灰坑。一坑内夹砂褐陶片居多,一坑夹砂灰陶片居多,表多素面,亦有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罐等。

战国墓葬为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到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物。在遗址表土层下,一墓坑长3.55米,宽1.55米,深0.37米,内无葬具,仅残存头骨、胫骨,随葬品15件,均为陶器,夹砂夹蚌陶为主,泥质陶仅一件,除绳纹和弦纹外,多为素面。釜、瓮、盒、勺、铲各一,鼎、壶、罐、豆及耳环各二。

朝阳古文化遗址,20年4次探掘,南京博文院,连云港市博物馆专有简报一份,发表于《东南文化》178期,肯定其为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早、中、晚三期具全的一处遗址,与中云的藤花落遗址,仅距4公里,文化年代上有重合部分,二者有较密切的联系。

太白涧 太白涧在韩李一组南边。源头自大雾崖东,往北到太白石后调头往西,入朝阳水库。《云台补遗》云:“在新县南山四里,一名后沟,危崖壁立,怪石森严,最为幽僻之境。”相传唐诗人李白曾游此涧,源头有巨崖,上有诗刻:“桃花风里绿杨烟,酒店藏名三十年,游遍名山何处去,空余涧水响涓涓。”此刻1991年被修路碎石掩埋。涧中更有“太白酒店”(一石窟,相传李白在里饮酒)、“太白石”(相传李白在石上哭日本友人晁衡)。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即建在太白石北边的涧边。太白酒店崖上有诗刻一处,太白石上刻“太白石”三字,石南面更有诗刻五首(七律)。太白石西有“小乌龙潭”,潭畔崖上有五言诗刻四首;再西有“大乌龙潭”,潭西南崖上有七言诗刻一首,皆出自境内晚清诗人百川之手,时在清光绪间。

雾崖石城 雾崖石城在南大雾崖下。《云台导游诗钞》载:“咸丰九年(1859年),捻军刘天福部数万攻破南城,都司石龙章战死。朝阳海州候补同知张鉴堂惊惧,远避外海归来,在这里筑石城一道,城内建房舍数十间,供乡里避乱。”后张鉴堂之孙张百川以之为别墅。内房舍久毁,城墙尚在,内有摩崖石刻四处,一为张百川的《雾崖石城记》,共708字,在一巨崖顶上;一为张捷三的《清明偕秦干堂游大雾崖》七律二首,刻“石城记”同崖之北面;一为张才甫之《咏云台山大雾崖》七绝四首,刻于“石城记”崖北一卧崖上,面天;一为王仙纲(大村人)书,记张百川几人游大雾崖之事,刻于《石城记》西面十多米处一卧石上。

宗教建筑

清中期,云台地区宗教活动特盛,深山幽谷,多为佛道两家所占,寺观特多,朝阳自不例外。

北海观音寺 北海观音寺在金牛顶倒座崖下,规模宏伟,建于唐,重建于明。清初裁海毁,复海后山阳行僧兰盂重修。雍正后朝廷兴道灭佛,遂毁,留有庙基和诸多摩崖石刻。

兴国禅寺 兴国禅寺在新县街(原在村西),建于唐元和年间。唐末(公元820年左右)圮。宋元佑二年(1087年)重建。唐开成四年(384年),日本天台宗第三代座主圆仁法师随遗唐使藤原常嗣来求法,四月六日来朝阳兴国寺拜谒。宣统元年,张百川在庙里办蔚云学堂(新县小学前身),“五·四运动”中,佛像毁,僧众他去。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遭日机轰炸,1941年又遭日寇纵火焚烧,后又局部修复。”文革”中,大殿拆去,院中一千年银杏被杀。1985年新县小学他迁,寺址为中心幼儿园、防保所及其它多家商店占用。1995年,兴国禅寺又在狮子山,原娘娘庙复建。

摩崖碑刻

北海观音寺石刻 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大部难辨龙蛇,能读的有“曾经苍海”、“金佛穗年”、“移我情”多处,一小井口崖上刻“无锡泉”,“喷玉泉”,“甘露泉”,“灵囗泉”,不知何人题写。外有“云接扶摇近,微茫日上初,囗囗开北海,山势似南徐。绝磴凌空刹,残城抚废墟,沧波千万叠,何处寄樵渔”真书,系张锡三题。

小乌龙潭石刻 小乌龙潭东北畔一立崖上,西面刻诗四首,颂朝阳南山四时景色。“极目南屏秀,天高峭壁摩。奇峰添画稿,归路听樵歌。水落游鱼少,山深啼鸟多。龙潭新雨霁,绝磴起春波”,“骤雨凌空洗,岩腰瀑布横。雪飞千丈落,月助一轮明。涧险泉流壮,崖高水怒鸣。有人倚石听,松韵杂涛声”,“拔地群峰峙,苍茫景色饶。烟峦供酒碗,风月助诗瓢,怪石迎人立,枯山野火烧。半林霜落后,黄叶满溪桥”,“西风吹谷口,梅放满寒溪。雪积空山冷,云村旧路起。鸟寻深树立,驴过小桥低。冻笔呵开后,诗成扫石题。”张百川书。时为光绪间。

田横碑记 碑高2米,宽0.94米,本立西山之小山脖子上,传说田横墓前。”文革”后被推倒,搭一小沟上作桥板。1988年文物普查后,拉回镇政府,放东大楼后。碑额有“义风千古”四字,碑文为“田将军讳横暨二客、五百义士碑记”,碑右一行“大清康熙四十一年,岁欢壬午,清和月里人成俭立。”此碑缘由《云台导游诗抄》引《刘荆山笔记》:“康熙间,东海巨平村诸生,成俭病绝,恍惚见所谓闫罗王者,对簿过失,惟事寡母甚孝,王曰:‘尔以孝故,得从末减其益,勉为善士,后十二年某月日,算乃绝也。命田将军横送归。’既苏,重修田将军墓。为立碑,后卒年月日悉合。”

毛主席大社优越性碑刻 1955年9月21日,毛主席为朝阳乡前进生产社的一篇总结文章—“大社的优越性”加的按语。1972年,建朝阳水库,将其刻于花岗岩石板上,置溢洪孔放水闸门横额上。岩面长2米,高80公分,字径5厘米,全部是毛主席手写体,石工是刘巷张达佑。

旅游

太白涧景点

太白涧,在韩李水库东边,离朝阳镇人民政府只4里路,涧两侧岭峻石奇,草丰树密,崔应阶《云台山志》云:“俗传李白游海上,曾饮于此。”《云台补遗》云:“在新县南山四里,一名后沟,危崖壁立,怪石森严,最为幽僻之境。”其历史文化遗存之多更是他处难比,镇有识之士早有开发之望。2002年12月,设立太白涧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太白涧景点。到2004年底,已建“太白涧环保生态园”牌坊大门。

大笊崖景点

在张庄的东南方,过张庄大桥东行千米即是大笊崖景点。它是南云台的一条山脊,北坡高陡险峻,乱石嶙峋,山头一裸崖,若一笊篱头,人称“大笊崖”,亦有称其为“大招崖”。

黄崖景点

张庄东面,是宋代黄岩隐居处,上有黄岩洞,故此山众称黄崖山。

黄岩洞 黄岩洞是黄崖标志性景观,在张庄东山的果园中,洞门朝西,洞南北长11米,东西宽6米多,高3米左右。1999年,黄氏出资请灌云伊芦石工来此,在洞额刻“黄岩洞”三字,以示游人。字径50公分,字深2公分,整个涂以红漆,在深山中十分显眼。

艾不城景点

在朝阳镇直东山顶,史载齐王田横率五百义士由梁来隔峰山顶以求安,汉高祖刘邦得知,即派上将军艾不追赶招抚,在此筑城,史称“艾不城”。艾不城附近有“观音崖”、“天书石”诸多胜处。

兴国寺景点

在朝阳镇向阳大道(也曾叫过朝阳路)的北端,狮子山下。景点的中心部位就是1995年10月20日在原来“汉东海孝妇祠”基础上重建的“兴国寺”。兴国寺南边隔一墙就是朝阳中学,中学东面200米,就是牛旮旯水库。兴国寺正殿后100米高处即是狮子山顶,上有狮子岩。兴国寺山门前即是“娘娘庙”广场。新墟一级公路(310国道)和镇里的向阳大道在这里交汇。娘娘庙广场北边就是陇海铁路,铁路北就是烟墩山,山顶有古烟墩。

白龙潭景点

在韩李、刘巷两居民区(村)之南山坡上,除山中白龙潭这一自然景观外,其历史遗存很多,白龙潭北的大团山上的上古岩画,是少昊之东夷鸟图腾形象。游人欣赏、探测,趣味无穷。大团山顶有由吾庙址,故亦被称之为由吾峰。白龙潭之西南即是竹山,亦有称“窄山”的,更有称“弇榆山”的,乃南北朝明僧绍隐处。

西山景点

朝阳镇西部山上,除自然山水、果林外,还有汉天凤间(14年)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率部驻扎遗址,及民间传说唐相殷开山小女儿用桃花为人治病的桃花涧幽境。

朝阳街道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朝阳街道。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朝阳街道”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朝阳街道地图

导航去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
也叫朝阳的地方
朝阳村(重庆市綦江区石角镇)
朝阳村(重庆市忠县拔山镇)
朝阳村(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
朝阳街道(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
朝阳村(重庆市奉节县康乐镇)
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
朝阳村(重庆市大足区三驱镇)
朝阳镇(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
朝阳镇(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
朝阳街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
朝阳镇(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
朝阳镇(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朝阳村(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
朝阳乡(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
朝阳村(重庆市涪陵区江东街道)
朝阳村(天津市宁河区廉庄乡)
朝阳街道(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朝阳街道(湖南省益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