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

岩洞镇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岩洞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岩洞

岩洞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管辖的镇,车牌贵H,长途区号0855,人口约1.66万(截至2019年),面积19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0个行政村(社区)

岩洞镇概况

地名:岩洞镇
隶属:黎平县
行政级别:
区号:0855
车牌:贵H
邮编:557300
区划代码:522631106
身份证前6位:522631
面积:195平方公里
人口:1.66万人
人口密度:85人/平方公里

岩洞镇,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处黎平县西南部,东与永从乡接壤,东南与双江乡毗邻,南与口江乡相连,西与茅贡乡交界,北与德风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8千米。 总面积194.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岩洞镇户籍人口16628人。

明、清属潭溪司管辖。1999年12月,撤乡设镇。 截至2020年6月,岩洞镇辖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岩洞村。

2011年,岩洞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168元。 截至2019年末,岩洞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岩洞镇历史沿革

明、清属潭溪司管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岩寿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为岩寿联保。

1953年,设为岩洞乡。

1957年,设为岩洞片。

1958年,成立太阳升公社。

1959年,改为岩洞工区。

1970年,双江区机关驻地迁至岩洞。

1983年,双江区更名岩洞区。

1984年5月,岩洞公社改为岩洞乡。

1992年1月,撇销岩洞区,铜关乡并入岩洞乡。

1999年12月,撤乡设镇。

岩洞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岩洞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岩洞村得名。据传,住地山谷中,有一块山地的韭菜长得十分茂盛,人们择此定居,以韭菜命名,韭菜侗语称“岩”。“洞”为侗寨的通名,得名岩洞寨。

民间艺术

岩洞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侗族大歌、侗戏。举办的文化节有正月初五祭萨节、六月六斗牛文化节、七月半天地节等。

非物质文化

岩洞镇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平岩洞农民侗族大歌艺术团先后获得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金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类最高奖项“山花奖"。

岩洞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岩洞镇地处黎平县西南部,东与永从乡接壤,东南与双江乡毗邻,南与口江乡相连,西与茅贡乡交界,北与德风镇相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8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千米, 总面积19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岩洞镇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苗岭山脉向南岭山地及江南丘陵盆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地貌类型以雪峰山西南余脉组成的以前震旦系轻度变质岩侵蚀切割低、中山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坡度多为30°~40°。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间平坝极少。平均海拔757米,最高点位于东部竹坪村的凉伞坡,海拔1195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宰拱村小河出境处,海拔317米。

气候

岩洞镇多年平均气温16℃。1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9.3℃(1977年1月3日);7月平均气温25.8℃,极端最高气温37.5℃(2010年8月5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9℃。生长期年平均322天。无霜期年平均272天,最长达365天,最短为2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32小时,年总辐射89.4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2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696毫米(199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24.9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3~10月。

水文

岩洞镇境内河道属珠江水系。境内河道有支流共4条,主要支流有岩洞河、述洞河、竹坪河均流入双江河注入都柳江。岩洞河自东北流向西南,流入岑卜寨脚溪口;述洞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往燕洞、铜关、宰拱、宰边、岑仟;竹坪河自东北向南方,流经边影、摆谈、乜洞。

自然灾害

岩洞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旱灾、冰雹、泥石流、冰冻等。旱灾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2003年,旱情持续时间7月15日至8月10日,造成40%粮食作物无收获;洪涝多发生在5~7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1年5月25日,降水量达120.7毫米,涨洪期有2日之久,遭受水打砂压稻田面积4000亩,交通中断。

自然资源

2011年,岩洞镇有耕地面积9090亩。

岩洞镇经济

综述

2011年,岩洞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168元。2011年,岩洞镇财政总收入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

截至2019年末,岩洞镇有工业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农业

2011年,岩洞镇农业总产值4430万元。经济作物以薯类、油菜、豆类、棉花等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348吨。

截至2011年末,岩洞镇林地面积22.48万亩,森林面积16.7万亩,林木覆盖率74.28%,活立木蓄积量76.8万立方米。

金融

2011年末,岩洞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653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各项贷款余额3531万元,比上年增长46.5%。

岩洞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岩洞镇距黎平县城28公里,1982年设岩洞区,1992年撤区并乡为岩洞乡,1999年12月撤乡改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46万人,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以侗族为主,兼有汉、苗杂居的少数民族乡镇。全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海拔在340-800米之间,耕地总面积10058亩,人均耕地0.72亩,年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1300mm,无霜期260-280天。

  这里是一个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侗族聚居区。全镇以农为本、兼营林业及其它牧副业生产,主产水稻、薯类等粮食作物和油菜、豆类、棉花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50%。近年来,以前胡、天麻、茯苓为主的药材和独具民族特色的绿色食品----“庞桶菜”、“金针菜”逐渐成为我镇新兴的支柱产业。

  这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镇1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闭路电视覆盖率达100%,6个行政村开通程控电话、4个行政村通无绳电话,2001年开通了手机移动网络。

  这里具有优越、浓郁、古朴、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东接肇兴鼓楼群和地坪风雨桥景区,南边从江县往洞乡增冲鼓楼景点,西邻茅贡乡高近、地扪、腊洞等“侗戏之乡”,北与黎平古城、高屯天生桥风景名胜区相通。岩洞是侗族大歌的原生地,清代侗歌宗师吴朝向就出生于岩洞宰拱,在建国初期岩洞村侗族歌手吴培信曾带着侗歌走出国门,岩洞因此享有“侗族大歌走出国门第一乡”的美誉。目前,侗族大歌普及男女老少,形成老人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浓郁氛围。岩洞中学、各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开设侗族大歌、童歌课程。侗族踩堂歌、拦路歌、瑟瑟歌、流水情歌、牛腿琴歌、侗戏在全镇十分受到喜爱。浓郁、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五、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半、八月十五等节日,每逢佳节,村民们都要开展斗牛、芦笙、踩歌堂、侗族大歌、情歌对唱、侗戏等民族风情表演活动。

  为了保护开发好侗族大歌这一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多贵、邓敏文先生等人申报了<<侗族大歌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项目,并得到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资助。2002年10月,在国际福泉基金会和邓敏文先生的支持下,在岩洞中学正式挂牌建立了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抽取30至50名优秀学生组成侗族大歌培训班;对全县的侗族大歌歌师进行集中培训班;培养侗族文化传承人;同时.

  述洞独柱鼓楼

  独柱鼓楼,俗称“现星楼”、“杉树鼓楼”,在距黎平县城39公里的述洞下寨,外观与其它鼓楼一致,为七层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53.3平方米,高15.6米。相传建村之初就建有独柱……

  述洞村

  述洞村位于县城西南38公里,距镇驻地10公里,东接岩洞村、南壤铜关,西连茅贡的与侗戏之乡茅贡乡额洞村,北抵德凤甫洞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居住377户,总人口1720人,侗族人口占100%,……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岩洞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岩洞镇地图

导航去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岩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