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广东省>东莞市

中堂镇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中堂

中堂是广东省东莞市管辖的镇,车牌粤S,长途区号0769,人口约19.69万(截至2020年),面积60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0个行政村(社区)

中堂镇概况

地名:中堂镇
隶属:东莞市
行政级别:
区号:0769
车牌:粤S
邮编:523000
区划代码:441900128000
身份证前6位:441900
面积:60平方公里
人口:19.69万人
人口密度:3293人/平方公里

中堂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地处东莞市西北部,东接高埗镇,东南与万江街道相邻,西南邻望牛墩镇,西有麻涌镇,北临东江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隔江相望。 辖区总面积59.79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末,高埗镇常住人口19.6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57万人。

明代以前,属东莞县恩德乡第十二都管辖。1986年11月,撤区建镇,设中堂镇。 截至2021年10月,中堂镇辖5个社区、15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中堂镇新兴路98号。2021年1月,中堂镇入选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1年9月,中堂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2020年,中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5亿元。

中堂镇历史沿革

明代以前,属东莞县恩德乡第十二都管辖。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中堂巡检署于中堂圩。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划分为五属管辖,中堂司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中堂、道落、万江、麻涌、望牛墩、石碣、高步、洪梅8个镇的地域。

民国元年(1912年)以后,归属第六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至1949年9月,属第六区的永宁乡和西芦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四区管辖。

1953年3月,改属十五区管辖。

1955年9月,十五区改称中堂区。

1957年,撤区并大乡,中堂区划分为中堂、潢涌、洗沙、望牛墩四个大乡。

1958年9月,撤销大乡建制,合并成立中堂公社。

1959年9月,析分出望牛墩公社。

1961年6月,又析分出高堆公社。

1983年,撤销中堂公社,建立中堂区。

1986年11月,撤区建镇,设中堂镇。

中堂镇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中堂立村于北宋,起初称“春(chong)堂”。因方言“舂”与“中”同音,人们为书写方便,常把“舂堂”写作“中堂”,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堂。

民俗文化

中堂镇赛龙舟与游泳是当地盛大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年农历四五月间,各村群众敲锣打鼓,龙舟竞渡,乡野河道热闹非凡。

文物古迹

2011年末,中堂镇境内共有祠堂、家庙、碉楼、门楼等文物古迹74处,各种古树159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黎氏大宗祠于2004年9月被评为东莞市“文物八景”之一,景称“潢涌宋祠”。

方言

中堂镇主要使用粤语。

中堂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堂镇地处东莞市西北部,东接高埗镇,东南与万江街道相邻,西南邻望牛墩镇,西有麻涌镇,北临东江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隔江相望。 辖区总面积59.79平方千米。

中堂镇政府

地形地貌

中堂镇位于东江下游,是经过东江及其支流漫长年月的泥沙沉积逐渐形成的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咸淡水交汇的地区,地形狭长,呈卧蚕状,沿东北西南走向,从最东一端潢涌村的下塘落到最西端四乡村的洲尾直线距离约18千米。平均海拔2.5米,镇域内没有丘陵,全部是平坦的旱地与水田。

气候

中堂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夏长冬短,春秋均匀,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月、日温差变化小。春夏两季吹南到东南风,带来大量的水蒸气,造成雨水充沛;同时又处于大陆与海洋气流交换的要道,因而夏秋天气变化迅速,常有东边下雨西边晴或是又出太阳又下雨的现象。每年的4~9月是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81%。

水文

中堂镇地处东江下游,属水网平原地带。东江干流流经北面境域15千米,河面最宽处约1000米,最窄处约500米,河床坡降0.12%,另有东江水系支流总长23千米。

自然灾害

中堂镇地域降雨多,且地处东江下游,汛期长,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涝。每年4月以后河水便开始上涨,直至9月才逐渐下降。暴雨多集中在4~9月,高峰值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

中堂镇经济

综述

2020年,中堂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65亿元(第一产业2.01亿元,第二产业82.62亿元,第三产业6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8.01亿元,增长55.79%;总用电量15.34亿千瓦时,下降7.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1亿元,下降19.59%;实际利用外资3502万元,下降50.3%;外贸出口总额28.21亿元,下降19.819%;各项税收总额28.21亿元,增长4.9%;地方财政总财力54.94亿元,增长46.317%。

第一产业

中堂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番薯、木薯、小麦为次;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黄麻、花生、大豆、蔬菜;水果业以荔枝、香蕉、橙、柑橘为主,养殖业以饲养牛、生猪、鸡、鹅、鸭和塘鱼为主。2011年末,中堂镇建有现代农业生态园1个,面积3100亩,以种植花卉、苗木为主,并以园区为载体。

第二产业

2020年末,中堂镇辖区有工业企业280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6家。

第三产业

2020年末,中堂镇辖区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76家。

中堂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全镇面积为60平方公里,下辖20个村(居)委会,常住人口近7万人,外来人口5万多人。地处穗港经济走廊中间,107国道、广园东快速干线、中麻公路、北王公路和中潢公路贯穿全镇,距香港120公里,距广州46公里,距深圳100公里,距东莞市区12公里,距广深珠高速公路出入口3公里。中堂倚偎东江边,东江支流环绕四周,1000吨级船舶可在全段水域通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据陈伯陶《东莞县志》记载,中堂于北宋立村,已有近900年的悠久历史。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东莞县划分为五个司属,中堂司是其中的一个司属,管辖范围很广,相当于现在的中堂、道滘、万江、麻涌、望牛墩、石碣、高埗、洪梅等八个镇区的地域。中堂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比较早,据陈志记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莞设有学社十四所,其中一所就设在中堂凤涌村。

  在革命时期,中堂人民凭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成立武装连队,积极开展抗日救国的革命活动,于1949年10月17日这支武装连队配合东纵一支三团解放了东莞县城。优良的革命传统一直留在中堂人民的心中。

  改革开放的大潮给水乡中堂带来了巨大的创造力。短短20多年,中堂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令人瞩目。传统的农渔业长足进步,工业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快速增长,200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5.3亿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多达3000家,私营企业1200多家,民营资产总额和民间存款分别超过21亿元。外资企业130多家,涉及造纸、电子、机械、玩具、服装、建材、塑胶等行业,引进外资达4亿美元。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中堂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日中堂,已从昔日的“鱼米之乡”一跃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工业新城镇。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中堂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中堂镇相关榜单排名

2021年度东莞十强镇,中堂排第9名。

2021年全国千强镇,中堂排第54名。

东莞市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中堂以20排第21名。

2020年度广东百强镇榜单,中堂排第63名。

中堂镇地图

导航去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
也叫中堂的地方
中堂村(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