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

双茨科镇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双茨科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双茨科

双茨科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管辖的镇,车牌甘H,长途区号0935,人口约1.22万(截至2018年),面积11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14个行政村(社区)

双茨科镇概况

地名:双茨科镇
隶属:民勤县
行政级别:
区号:0935
车牌:甘H
邮编:733000
区划代码:620621113
身份证前6位:620621
面积:117平方公里
人口:1.22万人
人口密度:104人/平方公里

双茨科镇,隶属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于民勤县东北部,东靠三渠柴湾,南连东坝镇,西邻大滩镇,北接泉山镇。距离民勤县城25千米, 区域面积116.7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双茨科镇户籍人口为12218人。

两汉时期,双茨科镇境域属武威县。西晋、北朝北魏、西魏时,属宣威县。1983年4月,改为双茨科乡。 2015年,撤乡,设双茨科镇。截至2020年6月,双茨科镇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二分村。

2018年,双茨科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双茨科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双茨科镇因境内西沙丘有高大茂盛的两株白茨科而得名。

双茨科镇建置沿革

两汉时期,双茨科镇境域属武威县。

西晋、北朝北魏、西魏时,属宣威县。

北朝北周至隋时,属姑臧县。

唐时,属明威府。

元时,属永昌路。

明时,属镇番卫。

清时,属镇番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六区双茨科联保。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分属东坝、泉山2乡。

1949年10月,设红柳墩乡(属东坝区)和双茨科乡(属泉山区)。

1953年12月,属泉山区。

1956年1月,设双茨科、红柳墩2乡。

1958年10月,双茨科、红柳墩、大滩合并为双茨科公社。

1961年12月,分为双茨科、红柳墩、大滩3公社。

1965年1月,红柳墩公社并入双茨科公社。

1983年4月,改为双茨科乡。

2015年,撤乡,设双茨科镇。

双茨科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茨科镇位于民勤县东北部,东靠三渠柴湾,南连东坝镇,西邻大滩镇,北接泉山镇, 区域面积116.78平方千米。

双茨科镇经济

综述

2018年,双茨科镇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

农业

2011年,双茨科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4万亩,人均4.9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辣椒、棉花、葵花为主。

2011年,农业总产值1.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98元,生产粮食9013吨,人均669千克,其中小麦4083吨,玉米4930吨。

双茨科镇主要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日光温室蔬菜、特色林果为主。2011年,双茨科镇棉花种植面积0.7万亩,皮棉产量760吨;油料种植面积0.6万亩,产量2359吨;温室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6060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人参果、辣椒,其中西红柿4800吨,人参果500吨,辣椒150吨。特色林果面积0.3万亩。

双茨科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鸡为主。2011年,建成标准养殖小区16个,养殖暖棚2071座,0.2万亩;生猪饲养量0.7万头,年末存栏0.3万头;羊饲养量4万只,年末存栏3万只;牛饲养量0.2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鸡年饲养最3.2万羽,年末存栏1.5万羽。

截至2011年末,双茨科镇累计造林0.4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1200亩,经济林2300亩。

工业

2011年,双茨科镇工业生产总值1901万元。工业企业6家,职工15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73万元。

商业

2011年末,双茨科镇有商业网点1个,农贸市场1个,年交易额达900万元。

金融

2011年末,双茨科镇有双茨科乡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双茨科分理处2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7亿元。

双茨科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民勤县辖乡。1956年设双茨科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11.3平方公里,人口1.4万。有双(茨科)大(滩)公路通县城。辖二分、关路、头坝、三杰、红东、上东鹰、红光、红中、红正、红星、小新、中六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黑瓜子。.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双茨科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双茨科镇地图

导航去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双茨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