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地名网>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

鲍集镇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鲍集镇行政区划

数据看鲍集

鲍集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管辖的镇,车牌皖C,长途区号0552,人口约9.42万(截至2019年),面积17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共分28个行政村(社区)

鲍集镇概况

地名:鲍集镇
隶属:怀远县
行政级别:
区号:0552
车牌:皖C
邮编:233000
区划代码:340321101000
身份证前6位:340321
面积:177平方公里
人口:9.42万人
人口密度:532人/平方公里

鲍集镇 ,隶属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地处怀远县北部,东与固镇县杨庙乡接壤,东南与魏庄镇为邻,南、西与淝河乡相邻,北与陈集乡接届。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 总面积176.7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鲍集镇户籍人口94193人。

春秋,属楚地。1992年2月,撤区设鲍集镇。2004年,高庄乡划入鲍集镇。 截至2020年6月,鲍集镇辖28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包集村。

2019年,鲍集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常坟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8个。

鲍集镇历史沿革

春秋,属楚地。

1949年,怀远恢复设县设包集区。

1958年9月,设立光明(包集)公社。

1980年1月,设包集区,辖包集、高庄、王圩、小集、火庙、陈集、君王7个乡。

1984年2月,改包集区。

1986年,鲍集乡改镇。

1992年2月,撤区设鲍集镇。

2004年,高庄乡划入鲍集镇。

鲍集镇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鲍集镇因南宋末年有客商设铺集,称广盈街,其中包姓族人有钱有势,后改称包家集,镇依集名。

民间艺术

鲍集镇有花鼓灯、泗洲戏等民间艺术。

鲍集镇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鲍集镇地处怀远县北部,东与固镇县杨庙乡接壤,东南与魏庄镇为邻,南、西与淝河乡相邻,北与陈集乡接届。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2千米, 总面积176.77平方千米。

包集村

地形地貌

鲍集镇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一般海拔17.5~21米。

气候

鲍集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旱少雨,夏雨集中,秋季凉爽,冬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5.4℃,1月平均气温1.6℃,极端最低气温-19.4℃;7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41℃。平均气温年较差29.5℃,生长期年平均240天,无霜期年平均217天,最长257天,最短13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37.3小时,年总辐射130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9天(一般为3月23日~11月21日)。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1120毫米(1991年),极端年最小雨量201毫米(2010年)。

水文

鲍集镇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清沟、北清沟、清沟、北澥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入怀洪新河,总长44.5千米。

自然灾害

鲍集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涝灾、霜冻、雷击、大雪等。涝灾平均五年一次,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发生在2011年8月27日,涉及境内张姚、潘圩、南严等村,受灾面积达45000亩。旱灾平均五年发生一次。2010年2月,造成14.5万亩小麦受灾,减产135万千克。

自然资源

2011年,鲍集镇有耕地面积14.5万亩,全部为旱地。

2011年末,鲍集镇人工开挖大沟31条、中沟329条、小沟564条,干渠3条,灌溉面积14.3万亩。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5800万立方米。

鲍集镇经济

综述

2011年,鲍集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932元。2011年,鲍集镇财政总收入2164.3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9.3万元,非税收收入19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439万元,增值税37万元,企业所得税32.3万元。

2019年,鲍集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常坟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8个。

第一产业

2011年,鲍集镇农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1%。

2011年,鲍集镇生产粮食13.5万吨,其中小麦7.2万吨,玉米6.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4500吨。

鲍集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4.4万头,年末存栏1.7万头;羊饲养量5.9万只,年末存栏1.9万只;家禽饲养量101.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6002吨,禽蛋产量1377吨。

2011年,鲍集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120台;特色农产品有高老庄黄瓜、路圩黄心乌、易圩西瓜、清河大豆、高皇花生、鲍集葡萄等。

第二产业

鲍集镇形成以工艺品、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3%。

2011年,鲍集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38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98%。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鲍集镇有商业网点1711个,职工32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贸市场7个,年成交额8亿元。2011年,出口800万美元,主要产品有服装、工艺品。

2011年末,鲍集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各项贷款余额4.9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2011年,鲍集镇邮政业务收入1200万元,其中纯收入52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600万元。

鲍集镇风景名胜

鲍集镇西楼村谷堆眼,由3个大谷堆和72个小谷堆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脉相承,连绵起伏,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据测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

鲍集镇地名其他补充介绍

  一、 基本情况

  鲍集镇地处怀远北部,距县城30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18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人口8.1万人,土地面积16.8万亩,是县北商贸重镇、安徽省重点建设乡镇、蚌埠市新农村建设试点镇。

  二、 区位交通

  鲍集镇交通便捷,206国道越境而过,合徐高速公路在镇南留有出入口,为鲍集发展道口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带动了该镇物流、运输、饮食服务、招商引资等多领域、多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该镇积极争取实施“村村通”项目,加强乡村公路建设,鲍火路、鲍高路、鲍王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相继建成,通车里程达35公里,为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人文历史

  据《鲍集区志》记载,鲍集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悠悠岁月中,鲍集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生息,建设着自己的家园。鲍集拥有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西楼村谷堆眼,这个自然庄由3个大谷堆和72个小谷堆组合而成,大小谷堆一脉相承,连绵起伏,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据测量,大谷堆最高端比地平面高出1.4米。人们曾在大谷堆农耕时,发现汉代的五株钱,铜制印章等,据此推算大谷堆历史之久远。

  四、 产业特点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村经济,建成了小麦优质生产基地,小麦产量和品质有了明显提高,小麦单产由过去的300公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450公斤左右。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蔬菜生产向品牌要效益,形成了大棚黄瓜、黄心乌、大豆青等优质蔬菜产品。其中“高老庄”牌黄瓜已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品和产地论证。黄瓜协会被授予“安徽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示范单位”。蔬菜科技示范园被县委组织部列为“党员干部双培双带示范教育基地”。镇党委、政府抓住自身的区位优势,在合徐高速公路入口处开辟面积达98公顷的工业园区,第一家入驻的企业安徽加莱姆化工有限公司,已正式投产,产销两旺。着力发展劳务经济,2008年输出劳务1.7万人,收入1.7亿元。

  五、 民风民俗

  在历史长河中,鲍集人创造着灿烂文化和朴实的民风民俗。花鼓灯、泗洲戏是扎根民间的艺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如今的花鼓灯节术锋头正键,在历届花鼓灯艺术节上屡屡获奖。2006年代表安徽省参加浙江兰溪市兰花节,荣获优秀表演奖。

  六、 工作亮点

  鲍集镇着力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2007年,该镇被授予“安徽省五个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2007年,该镇计生工作位居全县第三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着力发展体育事业,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2007年,该镇荣获“全国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鲍集高考本科达线654人,位居全市农村中学之首。

  改革开放中的鲍集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在阔步前进。

  联系电话:0552-8881009

  地区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1-11-01,如果您发现“鲍集镇”信息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鲍集镇地图

导航去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鲍集镇
也叫鲍集的地方
鲍集镇(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